摘 要:研究显示,初中阶段是学生德育养成的关键时期。其中,为了防止学生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有必要加强对初中生德育素质的培养。就此,文章针对当前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的教育实践,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研讨。
关键词: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1-0014-01
一、有关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简要概述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学校教师尽量以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学生的观察视角来展开教学活动,即以学生所熟悉、所深知的环境和事物来开展的教学。其中,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例如,首先是呈现法,即教学内容的实际案例呈现。其次是游戏法,即借助课堂游戏活动,引领学生进入课堂。最后,还有实物法,即教学实际物体的展示等许多方式方法[1]。此外,生活化教学是当前比较高效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为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性,将德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崇高的理想信念。
二、德育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目前许多学校都在竞相开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学校教师教学进程的展开,以及学生的学习进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的德育课堂上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件出发,可以加深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德育观念。另外,此教学模式的展开,理论与实际经验的结合,也可以改变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活跃性。除此以外,德育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也将会促进教师教学活动进一步有效实施,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授课教师获得一定的满足感与欣慰感,从而更积极地投入教学科研活动中,将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继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全面提高。
三、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1.增加德育课堂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情趣性
众所周知,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是一个引导与启发的过程。由于初中阶段的德育课本大都是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并且其中内容比较抽象。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很难有积极性,许多知识只能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解得知,然而教师的讲解也具有片面性,所以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践行德育课堂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形象性,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快乐,从而更加积极地学习[2]。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增加一定的活动游戏,进而使得学生通过大家共同参加的教学活动游戏,领会德育知识。
2.重视德育课堂生活化的教学素材
德育课堂生活化教学,也体现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因为素材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关键,有趣的素材能够引领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德育课堂中,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继而让学生能够积极探讨新知识。教师通过准备教学素材,可以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3.树立德育课堂生活化教学目标的政治性
初中德育课程的内容丰富多样,其中也含有国家政治内容,意为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所以,教师在德育课堂的开展过程中,要加入些许时政热点话题。另外,学校开展德育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避免学生以后犯政治性错误,因此在德育课堂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德育课堂生活化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和生活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德育课堂中理论与实践的双向结合,也将会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总而言之,德育课堂生活化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具备长远的发展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尚荣,吴忍.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7(18):104-106.
[2]邓文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6(10):78-79.
作者简介:周敏(1969—),女,浙江文成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