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丽萍
内容摘要: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只能通过实践训练才能获得。语言知识的传授不能代替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和为交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将掌握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和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影响学生成绩 原因 解决办法
外语课堂教学既是一个掌握外语认识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激励情意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伴随着传递情意的活动,学习外语和交流情意相互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组成一个整体。因此,我认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掌握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能力目标的完成,又要重视情意目标的实现,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只能通过实践训练才能获得。语言知识的传授不能代替聽、说、读、写技能训练和为交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将掌握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和为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要重视基础。
基础知识就是学习中基本的知识,包括常识、简单实用的、容易记忆的。其实只要你在学习中足够重视基础知识,学习效果和成绩一定不会差。因为学习成绩除了你的理解能力和勤奋努力,其实都是用基础知识搭建起来的,而你对基础知识学习的好坏,也会反应你的理解能力的好坏。基础知识是这些重难点知识延伸的基础,所以想要学好英语学科,那么就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只有学好了基础知识,那么同学们才能够在这一门学科上取得一个好成绩。对于一门考试来说,基础知识在整个试卷中所占据的分数比例是比较大的,所以想要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那么同学们还是要在考核的基础知识上面下工夫,只有基础知识这一部分得到的分数比较高,你考试才可能取得较高的分数。相信很多学生都认为,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很容易吧,殊不知,课本上的内容是考试命题和进行复习的依托,不管考试的试题如何灵活多变,也无论试题难度究竟多大,其考查内容都来自课本。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把每一课都导演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时而朗读,时而重述,时而提问题,创造语言情境,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让学生在比较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然地达到训练目的,从而提高学生课堂语言学习的效率。平时教学要重视教学的结果,更要重视教学的过程,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上,要善于设计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习惯,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并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将课内英语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鼓励学生把课内学到的英语用到他们的学校、家庭生活中去,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与英语有关的实践活动。
三.改变教学方法.
为了适应新课程,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学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高中英语与初中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针对学生差异,教学要不断探究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灵活采取教学方法,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重视启发,细心引导,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课堂中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知识点由浅人深,循序渐进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通过变式练习以达到灵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四.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英语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英语一定要讲究“活”,要能达到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首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做好课前预习,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精选典型题目练习,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把向别人或其他方式获得的知识消化变成自已的知识,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复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