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剑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文明发展中积淀而成的精神标识和价值追求,对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都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人共同的思想价值追求。本文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
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积淀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价值追求,它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蓬勃发展的文化沃土,对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融为一体。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新时代的价值追求必然以传统的价值观念为渊源,体现本时代的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形成的新时代中国人共同的思想价值追求。
习近平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社会主义的价值特性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于一体”[1]。
通过何种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地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所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融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两者的融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如何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选取合适的内容,是实现融合的关键所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努力用中华民族的一切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和为贵”的和谐精神是一脉相承的。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来源于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平等思想、“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的法治思想等。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更是与传统文化的价值诉求深度契合。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诚信精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敬业精神;“出人相友,守望相助”的友爱精神。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应给大学生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之一,是其形成的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凝结与升华。要让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中国重新鲜活起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自觉的价值追求,并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二、通过校本课程实现融合
校本课程最早出现于英、美等国,其理念传入中国后很快成为新课改的重点。它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另一种课程开发机制,它的开设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为本位,以受教育者——学生为主体。此类课程由學校对本校的资源情况和学生需求情况进行客观地评估后自主开设,是能够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形式多样、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有效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在内容、形式比较单一等方面的不足。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构建核心不在于自编教材,而在于个性化、针对性特点。高校校本课程的设置应以深入调查研究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当地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本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为前提,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校本课程可以充分发挥其针对性、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巧妙融入其中,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益增补。
1.针对性
每个学校的发展历史、学科特点不尽相同,在开设校本课程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校及学生的特点。例如,厚重的地域历史沿革和文化积淀,多彩的社区生活,丰富的自然风物等,无一不是校本课程特色培植的辐射范围[2]。
各校都有自己的校风校训,它是学校历史的积淀、教育理念的凝练、校园文化的体现,更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许多大学的校训中都体现了传统文化,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校训之所以具有生命力,是因为它与时俱进,与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开设这类校本课程,能巧妙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此外,开设校本课程时还必须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个性化开设。理工类的学生擅长实验、观察、分析、推理,逻辑严密,喜欢以理性思考的方式探究事物,可以多开设探究类的校本课程;文科类的学生热情友善、容易相处、情感丰富,偏爱与人打交道,可以多开设调研类的校本课程。
2.多样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各高校依据教育部规定开设,教材、课时都是统一的。但校本课程由各校自己设置,在内容上必须体现多样性的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点很多,如儒家思想学派、为人处世之道、人类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高校应尽可能多样地开设校本课程。
3.灵活性
校本课程的教学形式、考核方式应该更加灵活。校本课程一般会打破学科界限,形成多学科的融合,表现在教学形式上必然是灵活多样的。更多采用探究式、情境式、研讨式、表演式等教学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增强教学效果。另外,校本课程的考核和评价方式也须创新。大部分课程注重结果评价,校本课程更应看重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及学习成果都应成为考核的主要依据。同时构建一个全新的、立体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主评价和他人评价,如老师评价、其他同学评价、社会评价等。
三、通过校园建设实现融合
校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最佳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隐形的教育力量,它与课堂教学不同,会潜移默化地熏陶、影响和塑造学生,使之不自觉地感悟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校园文化内在包含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各高校应充分依托所在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开辟实践教育基地。每一座城市都有其或深或浅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城市的财富,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通过建立实践教育基地,规范实践环节,大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体现的。应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构建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地实现两者的融合。在这个平台上,学校定期给学生推送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文章、本校学生开展学习的成果,也可以让大学生开展讨论,真理越辩越明,在思想的碰撞中提升意识、坚定信念。各高校还可以将传统文化符号运用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建筑、雕塑、宣传栏、横幅、标语都可以成为宣传的阵地。但运用时切忌生拉硬套、简单粗暴,应契合学校的整体风格、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
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节活动。或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契机,或结合重大历史事件,或以当地的历史文化为背景持续地举办校园文化节。文化节不宜过多、以避免流于形式,每学期一次最佳。举办前须充分发动,并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高质量地参与。二是丰富党团组织活动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即是高校团课、党课的主旋律,因此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将传统文化内容以恰当的形式充实进去,找准两者的契合点,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三是创新宣传教育的媒介。校园广播站在网络兴起之后就悄悄消亡了,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过于依赖网络会帶来身体、心理、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在缓解网络依赖方面,广播能够发挥作用。高校可以重建校园广播站,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段向广大师生广播,内容包括时事新闻、中国故事、古典音乐等。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所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渠道、校本课程为有益补充、校园文化建设为强力助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沈壮海.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实践[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4):10-13.
[2]庄书艳.教师与校本课程的开发[J].学周刊,2011(30):19-23.
[3]韩建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价值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9):96-97.
基金项目:本文为金陵科技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校本课程建设;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2018SJSZ117);金陵科技学院校级教育教改研究课题(JYJG2017-3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