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交往主题是交往式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质量的交往主题能够引起思考,促进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教师交往主题的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学情,充分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问题。
关键词:交往主题;有效问题;反复锤炼
中图分類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0-008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0.073
交往式教学的核心是通过实施交往式教学,构建生态课堂。郭思乐教授《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认为生本的课堂就是生态的课堂,其生本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在教育中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充分地让儿童依照自己的学习天性来学习,依靠学生的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如果教师主宰课堂、话语霸权,出现“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失去了学生根据交往主题引发“生生”交往的沃土,那么课堂会变成“干巴巴”的课堂。因此交往教学中如何确定交往主题至关重要。交往主题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有效的交往主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维持学生的注意力,高质量的交往主题能够引起思考,促进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教师课上组织教学离不开提问,但是问什么,如何问,却可以反映出教师对学情了解、对知识点的把握是否到位。
一、凝练交往主题,解决问什么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问得巧、问得妙、问得有质量、有深度,是课堂学习成功的关键。浅层次低水平的交往主题,或者是学生不假思索的交往,不会对思维产生什么作用,如果教师在课前没有进行科学的设计交往主题而是即兴提问,往往会偏离教学的重点。教师交往主题的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学情,充分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精心设计问题。在古诗类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交往主题:“通过诵读古诗,你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样的交往主题既有对整首古诗情感的总体把握“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又能拓展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利用“思考—讨论—交流”的交往方法,能够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在探讨质疑中加深对诗的理解。
按照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水平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因此凝练交往主题,解决问什么,还需要从学情出发设计提问。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提问可以检查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够搭建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的有效衔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语文教材的编排,每个单元都有同一的主题,学生在前一课掌握了通过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手法刻画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在之后类似题材课文的教学中,可以直奔主题,抓住文章的写作方法设计交往主题,这样的问题简单明了,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指向性更强。
二、规避无效交往主题,设计问题要有深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反复锤炼的问题,往往可以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国学者张广君认为,“教学与交往同一,教学本身也只能是交往,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教学是专门组织的以特定文化价值体系为中介,以人的文化建构为核心,以完成预定任务为目的的师生交往活动”。有效的交往主题是为了完成预定任务的前提,因此如果教师设计的交往主题过于浅显,容易造成学生交往形式化,缺少深度和思辨,学生在交往中就会重视讨论交流的形式,随意性增强,并不能增进相互间的交流和理解。如果教师设计的交往主题过于笼统,或者太过“专业”化,问的学生一头雾水,这样的交往主题就是无效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容易打破教师前期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
教师设计交往主题应致力于实现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的自然过渡,让学生产生主动交往的愿望,让学生参与交往成为乐而忘返的活动,才能使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从而产生活跃的、共生或共振式的学习和教育生态,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都会感到更加精神振奋,更加自由开放,更能够接受他人,更乐于倾听新的思想。只有高效有深度的交往主题,才能让学生通过交往学会合作,共享资源,共享思想,在相互的思维碰撞中学习知识,才能让学生对课堂活动始终保持兴趣,且愿意继续下去,寓教于乐,慢慢体会到课堂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学生真正深入交往了,我们的课堂会体现出生命的活力,课堂会是灵动的、妙趣横生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课堂充满了师生的机智和意趣,甚至会出现教师预设外的生成,“灵光闪现、妙趣横生”课堂会成为自然。
东京大学教育学博士佐藤学教授提出了“润泽的课堂”,这是一种师生“共度愉快时光”的课堂,是适合于学习型共同体发展的课堂。而交往课堂也是这种充满活力的、体现自由的、积极向上的、和谐发展的课堂。要实现这样的理想课堂,需要我们在充分理解分析课文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反复斟酌、推敲,提出有价值的交往主题,能引发学生思考的交往主题,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充满活力的、体现自由的、积极向上的、和谐发展的课堂,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追求的理想课堂。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张广君.教学的交往本体观论要[J].教育评论,1998(6).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翟建军(1977.7— ),男,汉族,山东淄博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