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及对策

2019-11-07 02:29陆昀琪
市场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

陆昀琪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100081)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逐步的制度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为中国经济注入能量,但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明显。在由“普遍贫穷”转向“先富带动后富”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域在对外开放的浪潮中获得不同的机遇,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战略,最终导致明显的经济发展差异。一直以来,广西和广东统称“两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根基和渊源。但是随着改革开放40年以来广东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两广”拉开巨大的差距。虽然早在1984年广西北海市就列入国务院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开放城市,与大连、秦皇岛、广州、湛江等沿海城市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随着时光推移,广西北海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以至于因房地产快速膨胀至迅速下滑而呈现的泡沫经济,北海因此陷入经济发展缓慢的格局。从而说明了90年代广西经济在沿海开放战略中因掉队被淘汰出局了。

因此,文章希望通过分析广西产业结构的变迁,从经济结构演变的角度探究经济发展与产业政策的关联性,使产业政策能真正推动广西经济发展。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产业结构演进的研究

国外关于产业结构演进方面的研究理论较为丰富,如佩第-克拉克定理、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等,明确指出了产业结构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演进。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提出:根据人均GDP,将不发达的农业经济发展至发达工业经济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体现了从农业到工业、服务业的转变。杨治(1982)最先把日本篠原三代平教授提出的产业结构理论引入我国,指出产业结构就是“产业之间”的结构,这里所指的结构是指在一个国家的所有产业中的劳动力附加价值(净产值),以及投入的资本等经济指标,在各个产业中的分布状况即比例关系。后来刘伟、蔡志洲(2015)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由工业化的中后期进入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占经济产出的比重不断增加,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描述我国经济的发展变迁。综上,产业结构简单来说就是产业之间的关系,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从更广的意义上,也可以把“产业之内”的结构,即产业组织包括在内。

(二)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在对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方面,一些学者认为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经济高速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不协调问题,(高远东、张卫国、阳琴,2015),(宋凌云、王贤彬、徐现祥,2013)与(余泳、泽潘妍,2019)通过对相关数据分析计算得出,正是地方政府对于快速实现当地经济增长的目标的追逐,地方政府强行推进第三产业的政策导致了要素在产业间分配不均衡、不科学,造成了经济高速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矛盾。谭洪波、郑江淮(2012)认为造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原因是我国主要发展的服务业属于TFP增长率低的生活服务业,而具有高附加值、创造高利润的生产性服务业才应是真正推动经济发展的产业。

表1 广西三次产业增加值及比重

三、广西产业结构发展变迁

产业结构变迁过程是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流动配置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就业结构的变化,二者的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质量和就业水平的提高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文章中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一般指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第二产业一般指广义的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采矿业;第三产业一般指广义的服务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公务及其它事业。

从纵向角度来看,经过多年的调整,广西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优化和完善。文章就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变化率、三次产业城镇就业人员结构三个大方面分析广西产业结构整体发展及状况。

(一)广西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由表1可知,广西三次产业增加值状况从增加值绝对量来看,自1997年以来广西三次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随着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近年来广西产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从三大产业占比变化情况来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稳定在15%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保持在45%左右,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徘徊在35%左右,其中2002年第三产业达到最高值42%,到2011年下滑至34%,此后又呈现波浪式上升变化趋势。

利用spss对表1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得到结果表2、图2如下(部分)。由图2(三次产业对logistics模型拟合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次产业发展均在一定程度上符合logistics模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已经进入发展的后半时期(产业增加值增长速率减缓),而第三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前半阶段(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且增长速率加快)。由此也可以看出,第一二产业发展发展潜力较第三产业小。

从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图1)来看,1997年广西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2.07%、33.79%、34.14%,到2016年广西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5.27%、45.17%、39.56%,广西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比重呈现偏低趋势。与此同时,2016年全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8.6%、39.9%、51.6%。相比之下,广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67%、5.27%,服务业发展则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2.04%,相比之下广西服务业处于较大幅度滞后状态状态。由此看来,广西目前的三产结构呈现出“二、三、一”态势。从整体上看,广西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大有文章,主要是广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长期处于低水平缓慢发展的平稳状态,三产业内部增加值不高,对广西GDP的贡献疲软。

图1 广西三次产业占GDP走势图

表2 拟合结果表

图中数据也表明,近年来,特别是在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后,广西的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第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基础产业(如电力、制糖业、原油加工、汽车制造业等)对工业的支撑能力显著提高;但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现代第三产业相对滞后,经济发展仍以商业和生活服务等传统第三产业为主。但是从侧面看出,2006年以后,广西的第二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增幅大幅提高,主要是与广西实施了北部湾发展战略、打造工业基地等产业调整密切相关。

图2 广西1997-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及全国GDP增长率

(二)广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情况

如图2所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呈现先出上升趋势。增长率在6%-16%这一范围内波动。1998-2006年增长率发展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自2010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减缓。结合图1可以发现,2011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走势发生变化,第二产业由上升态势转变为稳中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

受2007年次贷危机波及,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保持上升的增长率约下降了2%,但是进入2008年虽然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而广西的地区生产总值却反弹上涨1%。分析与国家在规划环北部湾经济区政策相关,再加上每年的东盟峰会及其博览会的召开。2008年12月29日颁布实施《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若干政策规定》共8个部分35条,包括产业支持、财税支持、土地使用支持、金融支持、外经贸发展、人力资源和科技开发、优化投资环境等优惠政策,它标志着广西落实国家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政策措施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近几年,主要在于生物燃料(也就是利用广西的木薯制作燃油)方面;以及生物工程与制药工业(生物工程产品、生物医药产品、生物肥料)得到一些政策扶持。规划建设南宁东盟医药博览城、医药产业孵化园等项目。同时,由于国家发展大方向在考虑到去杠杆防风险、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和保持房价稳定等,政府不会出台大力度的刺激性政策,且房地产投资也可能会进一步趋缓,广西自2010年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也逐步下降,但是略高于国家水平。

表3 广西壮族自治区1995-2016年从业人员统计

(三)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

鉴于官方数据统计情况,在1997-2016年数据中,2011年以前仅有1995、2000、2005年度数据,与后期不具备可比性,故而本次重点在于分析2011-2016年就业人员变动情况。

由表2可知,2000年来广西的从业人员总额一直处于绝对增长的状态。自2015年起保持就业人口在2800万以上。2016年从业人员总数甚至超过城镇居民户口总数。从三次就业人口比重来看,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虽然比重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50%,过半数就业人口从事农业活动。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有所增加,但是变化的幅度小,且第二产业从业人口远低于第一、三产业就业人口。

在下图3中,我们选取2010-2016年就业人口数据比较发现,2010-2014年,三次就业人口的各自比重变化并不明显,几乎为持平状态。自2014年后,第一、二产业从业者比重开始略微下降,第三产业从业者比重明显上升,几乎吸收了从第一、二产业中释放的全部劳动人口。

图3 广西三次就业人口比重

与整体就业偏向第一产业不同,城镇就业人口大多集中于第三产业,其次为第二产业,并在最近几年从事于第三产业的人口还略微增加。

图4 2012-2016年城镇就业人员变化及三次产业比重变化

与产业结构相比,广西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幅下降。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解放,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逐步上升。广西第一产业的就业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基于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虽呈下降趋势,2013年为15.85%,但其吸纳的就业率却高达53.13%,说明农村滞留大量剩余劳动力,由此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2002年以来广西第二产业快速发展,2011年比重达到48.42%,但其就业率却是最低的,2011年仅为19.14%,说明其吸纳劳动力能力严重不足;第三产业发展虽然缓慢,2002年以来呈现负增长状态,但吸纳超过30%的就业率。总体而言,经济发展进程中,广西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未能顺利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而第二产业对劳动的吸纳能力显然严重不足;第三产业虽然发展缓慢,但吸纳能力较强。

综上所述,在广西快速发展进程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异常突出的矛盾,成为阻拦广西经济健康持久发展的绊脚石。

四、广西的产业结构变化原因

第一产业增加值不断提升可能在于:第一,广西地少人多,特别是桂西北地区以山区为主,耕地面积少,更需注重发展集约型农业。目前广西形成具有特色的优势农村产业和产品:桂北以优化布局发展玉米、马铃薯和水稻“三大主粮”,桂西以芒果、龙眼、原料蔗为主体的经济作物,桂东南以荔枝、龙眼、香蕉、粮油、木薯和沙田柚为主打产品的特色农业,北部湾经济带以金花茶和海产品加工等优势产品为主体的特色农业。第二,大量的农民工(农业人口)到珠三角地区寻找劳作资源、务工务农活动。

第二产业奋勇提升则在于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后,使广西的有色金属资源得到开发,以及一批特色汽车产业的发展,例如柳州的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柳州五菱汽车集团)、玉柴集团等,专用设备制造业、水利、电业等。在提出北部湾经济圈后,打造北部湾工业基地,转口贸易,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便利。

第三产业服务业成为拉动广西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创下历年来最高值。再者,以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行业发展势头迅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不断提升。其中新登记的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增长较快。此外,对外贸易(特别是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进出口形势明显好于全国其它地方。据统计,2015年,在全国外贸进出口出现双降的背景下,广西外贸逆势上扬,进出口总额较上年增长15%。其中,边境小额贸易、加工贸易呈两位数增长。

为此,广西应更进一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争取走在民族地区前沿。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广西地区GDP增长已经处于现阶段发展后期,若不进行产业结构改革,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源头,其经济增长会逐渐放缓。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近几年内将保持“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但第三产业备受重视的情况下,其在GDP中占比赶超第二产业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已经进入发展的后半时期(产业增加值增长速率减缓),而第三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前半阶段(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且增长速率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因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应该加大对第三产业的重视,逐渐从现在“二、三、一”的结构,转变为第三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为辅、第一产业保持发展基石的“三、二、一”结构。

(二)建议

由此对广西产业结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 落实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引导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作为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关键性因素,产业集聚和优势主导产业一旦形成,区域由此获得了政策、资源优势,各种生产要素资源因此集聚于该区域。通常在没有外界干扰的前提下,该格局往往会一直延续下来,形成“路径依赖”,产业分布的地理格局因此而被“锁定”。诚然,产业结构、产业配置的不合理性除了政策因素,也包含了市场力量中价格机制的自动资源配置因素。

因此,政府应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对新能源生产进行补贴,落实新旧动能转换。对于能带动经济长期发展的第三产业,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可予以更加优惠的税收和信贷政策。

2.提升传统产业优势,加快现代制造业发展,推进新兴产业落户

长期以来,食品、有色金属、石化、冶金、电力、造纸与木材加工、纺织服装与皮革加工等行业为广西传统优势产业,但目前受市场环境和经济因素影响,行业贡献度在逐渐下滑。为此,提升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延伸产业链,推动制糖业、机械、铝业、冶金等行业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带动经济发展;此外,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加快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高技术船舶、机器人和高端数控机床等先进制造业在广西落地生根。

2. 发挥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振兴广西经济。

按照“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不同的产业集聚群。依托北部湾经济区打造修船造船、沿海石化、冶金、有色金属、电子科技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基地;依托珠江——西江经济带,加快建设西江经济带承接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食品、机械、建材、家具、钢材等优势产业沿江、沿线的优化布局;依托桂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化工、建材、制糖、农林产业加工、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振兴老区产业经济。

3. 以城市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逐步减少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提高劳动生产率。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拉动就业的巨大推动力。一方面,城镇化推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城,拉动地方经济水平的稳健提升,带动消费需求的大幅增长。从统计数据来看,2011年广西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12848元,是农村居民4211元消费水平的3倍,按此计算,一个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每年将增加8000多元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推进城镇化进程可以带来更大更多的投资需求。有关研究表明,“十二五”我国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至少可带动1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参照这一水平,广西城镇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带动投资需求近500亿元。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