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推进滇桂黔边区联合协作发展的若干思考

2019-11-07 02:29周明钧黄友军
市场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省区边区协作

周明钧 黄友军

(1.广西社会科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22 2.百色学院 广西 百色 533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滇桂黔边区同属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多年来,滇桂黔边区发展环境恶劣、开发投入不足、发展基础落后、贫困点多面广程度深,是全国典型的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在新的形势下,滇桂黔边区开发发展任务重、压力大,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加强区域间联合协作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一、滇桂黔边区的定义及其特点

滇桂黔边区是指云南省的文山壮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曲靖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百色市;贵州省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省区五市州”。该区域地处珠江上游南盘江流域,也称为“珠江上游南盘江流域毗邻区”。

可见,滇桂黔边区五市州传统历史和地理环境相似,基础条件和发展现状相近,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相仿,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差异不大,基本处在同一个发展层面上,而且同属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同属于云贵高原余脉向丘陵地区过渡的资源富集区,同处于珠江上游南盘江流域生态防护屏障区,同处于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脱贫攻坚与产业开发规划区,互补性与共享性较强。滇桂黔边区跨区域联合协作发展的基础扎实,条件现实,历史悠久,愿景强烈,具有非常重要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表1 滇桂黔边区三省区五市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表2 滇桂黔边区三省区五市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二、滇桂黔边区联合协作发展的现实基础条件

在自然地理环境上,滇桂黔边区五市州属于典型的高原山区,同属于云贵高原余脉向丘陵地区过渡的喀斯特地貌地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山区和半山区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7%,平均海拔在1000—1800米之间;百色市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5.4%(石山区占30%,土山区占65.4%)。2010年,五市州的32个县(区、市)被纳入国家《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占《规划》对象的35.16%。

在自然生态环境上,滇桂黔边区五市州同处于珠江上游南盘江流域,是珠江水系的源头,各市州山高谷深,断裂、河曲发育典型,江河纵横,流域面积广阔,森林茂密,生物多样性保护良好,是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防护屏障区。

在传统历史渊源上,该区域同处于“西南夷”地区、古滇国腹心地带、夜郎国、句町古国、百越之地的西南边疆,是中华民族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194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决定将桂滇黔边的人民游击武装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1949年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命令将广西左、右江地区、靖镇区、黔西南和滇东南部分地区的游击部队,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纵队。

在自然资源禀赋上,该区域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特色旅游资源等丰富且独特,而且品位高、价值高、特色突显、开发利用率低,是西南地区“富、精、特”的资源富集区。

在民族文化传承上,该区域多民族聚居传统悠久,民族文化相近、语言相通、习俗相似,交往密切,历史上有通婚、通商、通学的传统习俗,每逢重大节庆活动及农忙季节,当地群众自发组织,串村走寨,同吃同住,互帮互助,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在兴边富民行动上,滇桂黔边区五市州的红河、文山、百色三个州市,均拥有与越南的陆地边境线,长达1646.5公里,共有边境口岸10个,边民互市点39个。三州市背靠祖国大西南腹地,共同守护着同一条边境线、携手战斗在同一条战壕里,共同联手合作建设家园、戍边御敌。

在协作发展基础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滇桂黔边区五地州就成立“边境贸易协调促进会”,出台“关于联合起来发展边境贸易的若干意见。”进入二十一世纪,滇桂黔边区“三省区五市州”建立“跨省区区域性经贸协作协调机制”,商定每两年召开一次经济贸易协作联席会,分别由各市州轮流主办,奠定了滇桂黔边区经济技术交流与协作的基础。

三、滇桂黔边区联合协作发展的内容及其模式

(一)特色资源联合开发协作

首先,借助新时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平台,深入挖掘“三省区五市州”的特色资源内涵,跨区域联合开发特色优势资源,共同打造滇桂黔边区特色资源开发圈。重点围绕“三省区五市州”的特色资源、骨干产业为磁场,鼓励吸引相关市州县区以土地、产能、项目、技术、市场信息等作为介入因子参与联合开发,对应连接成为开发圈的上、下游产业链或中间产品供应基地或后续供给车间,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联合开发、携手协作。

其次,依托国家“兴边富民”行动,充分发挥红河、文山、百色三个州市拥有与越南1646.5公里陆地边境线,10个边境口岸,39个边贸互市点的优势,合力打造“西南边疆沿边经济贸易合作区”。“三省区五市州”集中优势资源,借船出海,借口岸出境,共享共用边境贸易优惠政策,协作建设“三来一补”、就地加工、“点对点”贸易等前沿加工基地,构建“前店后厂、前厂后场”式的混合型对外经贸走廊,提升滇桂黔边区联合对外开放水平。

再次,围绕“三省区五市州”生态环境良好、民族风情浓郁等特点,重点围绕南盘江万峰湖、百色大石围天坑、兴义马岭沟、文山普者黑、曲靖珠江源、红河州阿庐古洞等特色景区景点,联合策划跨区域的野外垂钓、写生创作、科考探险、休闲娱乐、农耕体验、民族风情等特色主题区,配合少数民族风情习俗展示活动,共同串连旅游线路、共享旅游产品、共用旅游品牌,旅游团队落地互通互行,联合打造成为西南地区令人向往的知名旅游胜地和区域性特色旅游目的地。

(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协作

首先,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将整个珠江上游南盘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开发治理整合作为一个推进整体,实行跨区域统一联合协作,联合上报国家,上升为国家战略,由国家作为指挥调控主体,像重视长江上游、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一样,统一规划,统一投入,统一建设,克服各市州之间各自为战,重复建设,互相掣肘,以邻为壑的弊端。

其次,围绕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扶贫开发和生态治理行动,整个区域联合制定开发与治理相辅相助的总体策略和实施机制,重点实行以山、水、林、田、路、湖、草为整体同步规划,以小流域为片区同步治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同步推进,以建设美好家园为目标,同步实施,整体推进,避免单纯生态治理而忽视扶贫开发、乡村治理的“单打一”现象。

再次,强化执行“谁受益、谁补偿”的生态治理原则,强制推行跨区域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逆向补偿机制,在珠江中下游特别是下游发达地区开征“生态保护建设维护税”,配套出台相应量化政策措施,从源头上强化珠江上游南盘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最后,将整个珠江上游南盘江流域生态防护屏障区全部纳入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范围,分片区、分种类设立若干个不同层次的生态自然保护区,实施跨区域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强化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推广以沼气、电气代替生活燃料的生态家园建设模式,全面改善珠江上游南盘江流域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三)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协作

首先,三省区五市州联合策划创建跨区域的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展示长廊,采集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历史、传统民居、民俗、语言、技艺、遗物等,开发挖掘其内涵和价值,汇集创作成为对外宣传传播展示的载体,联合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文体娱乐活动,融入到跨区域的“民族文化正能量讲堂”、“关爱留守人员行动”以及各种民族节庆活动之中。

其次,探索建立三省区五市州跨区域民族团结联谊机制,定期召集跨省区民族联谊、联席会议,召开民族团结互助先进表彰会、互帮互学现场观摩会等,轮流举办民族团结健身运动会、民族特色产品美食产品展销会等活动,共同打造滇桂黔边区民族团结和睦示范区。

再次,三省区五市州共同协作挖掘各民族红色文化基因,互相配合、广泛普查、追根溯源,深入探究不同时期各民族文化的红色基因,收集流传于民间的革命故事、民谣、文物、遗迹等,作为传承弘扬各民族文化正能量的蓝本,共同打造滇桂黔边区红色文化基因库。

(四)基础设施建设联通协作

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为契机,重点针对区域内交通道路“断头路”多、通达能力差、通行标准低、联通网络弱等现状,联合规划设计新的建设线路图,力争滇桂黔边区“三省区五市州”之间互通高速铁路,重点规划建设百色-兴义-曲靖-昆明,昆明-红河(开远)-文山(砚山)-百色的高等级铁路网;区域内州际间、县际间互联互通高速公路,全部消灭州际间、县际间“断头路”;边境一类口岸通达高速公路,二类口岸通达二级公路,边贸互市点通达水泥路,沿边各口岸之间互联互通二级公路;改造提升南盘江至红水河、红水河至西江、右江至西江的货运船闸通航能力;区域内地方电网并入国家大电网,互通互用,互相调节;同步配套建设地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设施、城乡互联网通讯设施、宽带信息网络设施等,提升该区域在国家战略地位中的优势。

(五)脱贫攻坚跨区域互助协作

三省区五市州共同探讨互鉴共享脱贫攻坚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以打赢脱贫攻坚战“八个一批”为标准,开展脱贫攻坚跨区域互助协作,在区域内民族区域自治的框架下,以民族民间互联互助为纽带,以当地建档立卡档案为基底,共享共用国家优惠扶持政策,探索开展跨区域产业脱贫一批、转移就业扶持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教育扶智帮助一批、医疗救助解困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边贸政策扶助一批的互助协作项目,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统一建档立卡管理、统一脱贫验收标准,实行跨区域互助协作脱贫,助推整个区域整体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四、务实推进滇桂黔边区联合协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舆论引导,营造滇桂黔边区联合协作发展的社会氛围

紧紧围绕“滇桂黔边区联合协作发展”的主题,借助国内外各种新闻舆论交流平台,通过多种途径多条渠道,巡回举办滇桂黔边区联合协作发展主题项目介绍会、边区特色产品推介会以及民族风土人情展示会,广泛宣传传播,大张旗鼓地传播传导“滇桂黔边区联合协作发展”的基础、优势、可能性、可行性、意义、作用等,上升为国家战略,吸引引导滇桂黔三省区以及周边各省区市共同参与建设、共享协作利益,形成全社会“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的氛围。

(二)加强顶层设计,谋划滇桂黔边区联合协作发展的线路图

从国家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的高度出发,广泛调查研究,尊重历史现状,坚持规划先行,比对周边区域发展现状和前景,紧扣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定位,全面设计滇桂黔边区联合协作发展的总体规划、项目布局、建设框架、愿景效益及其实施方案,与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配套出台对应的鼓励支持政策,高起点打包,多维度论证,统一纳入新一轮全国开放发展的总体盘子和国家“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三)创新体制机制,构建联合协作发展的制度环境

参照国家推动跨区域协作发展的规格的做法,设立高规格的“促进滇桂黔边区联合协作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滇桂黔边区联合协作发展,统筹调控各方资源运作;建立滇桂黔边区五市州跨区域政府间合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各方政府及职能部门的沟通联席会议,商讨审定招商引资、投融资方案、项目布局、合作方式等重大事项,统一对外经贸行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四)创新合作模式,拓展联合协作发展的投融资渠道

借助国家“丝路基金”、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投融资平台,创新投融资方式,探索采取BOT、BT、PPP以及独资、合资、合作等模式,规划设计共同出资、资产置换、利益分享方案,吸引国内外多元投资主体、国际资本、民间资本、社会游资等参与建设,鼓励配带资金、项目、专利等捆绑参与投资开发,切实解决联合协作发展资金来源问题。

(五)加强对外沟通联系,建立广泛的联合协作发展网络平台

在滇桂黔边区联合协作发展的框架下,广泛征集、跟踪捕捉跨区域参照对象的信息资源和成功案例,建立并拓展与之相对应的接触沟通渠道和共享网络平台,充实联合协作发展资料库和项目库,探索跨区域设立友好城市、联谊商会、伙伴企业以及特色产品展示中心、人才交流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经贸咨询联络处、物流中转站等,推动双边双向定点互动交流。

猜你喜欢
省区边区协作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开年第一会,11省区打响“当头炮”
真抓实干,为这26省区点赞!
协作
省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分析与协调发展对策
中国行政区域之最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