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眼科手术患者康复及护理质量提升的作用

2019-11-07 08:43冯雪莲熊小伟王艳孙秋萍李文静宋文燕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眼科专科精细化

冯雪莲,熊小伟,王艳,孙秋萍,李文静,宋文燕

(1.新疆军区总医院眼科;2.新疆军区总医院干部病房老年病科;3.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眼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精细化护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管理模式,它是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深化,突出以精细化理念、精细化操作、精细化服务为特征的全过程护理,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1]。国外精细化护理管理主要体现在人文精神培育、就医流程设计、安全与品质管理、医患和谐相处、信息化建设等方面[2]。Jagadeesan等[3]利用标准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研究眼科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强调在护理品质监控中突出患者自我评价对护理质量的要求。随着医疗模式的发展与完善,精细化护理模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护理工作单元,护理人员在关注患者疾病本身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影响疾病康复的住院环境、心理状态、操作技术、健康宣教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4],管理制度的执行与流程控制是精细化护理的突出体现[5]。眼科是个精细学科,亚专科种类繁多,专科性强。依据眼科的护理特征,研究精细化护理模式在眼科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很有必要。本研究主要从术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专科操作并发症、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等进行分析比较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眼科术后患者康复及护理质量的影响[6]。旨在为眼科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新疆军区总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4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2例,女性60 例;年龄20~85岁,平均(58.29±7.34)岁;白内障52例,青光眼26例,斜视28例,翼状胬肉20例,眼睑外伤16例。142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71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等进行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均为第一次住院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精神正常且无严重的重要脏器功能损伤;无药物过敏史和手术史。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者,合并有心脏、肝脏、肾脏等疾病者。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专科疾病护理、药物指导、康复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精细化护理模式,主要包括:(1)精细化理念渗透:及时进行岗前培训,把精细化护理理念渗透到每位责任护士,对精心管理和精细化服务进行理论授课,树立较强爱伤观念,操作精细,体贴关怀,让患者感受到“温馨感”、“家庭感”、“亲情感”的优质服务[7]。(2)做好环节质控:构建好安全的护理组织架构,做到事事有人管,质量管理落实到每个细节,薄弱环节均由专人指导,对每一次检查不足之处加以修改和补充[8-9]。每月定期召开护理安全分析讨论制度、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护理缺陷、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建立完善专科应急预案,做好缺陷分析、整改。将疾病护理流程、专科疾病并发症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处理流程等制成便携式手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安全认知。(3)心理护理:由于眼部疾病导致视觉异常、视力障碍使大部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而致生活质量下降,患者多会出现焦虑、忧郁、恐惧、暴躁,表现为食欲降低、失眠、抑郁等,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的不良情绪及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本研究采用多模式健康教育法来减轻患者的焦虑,消除不良情绪。(4)精细化病房管理:以“患者为中心”针对患者疾病需求在术前、术后发放健康宣教处方[10]。规范病房床头“左绿右红”醒目标识,手术患者当日由晨间护士、主管医生双人核对后在术眼处盖红色印章,防止左右眼混淆。(5)疼痛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音乐疗法并摆放舒适体位,分散患者注意力。(6)行为护理:将巡视病房时间由每小时一次缩短为每半小时一次,对术后双眼或单眼包扎的高危、高龄患者建立防跌倒、坠床、烫伤表单,及时给予动态评估。(7)饮食指导:由分病种饮食指导模式改进为分病种个体化饮食指导模式。(8)并发症预防:对实验组成员每周组织专科业务学习、教学查房、多媒体授课,每月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分析,建立专科技术的操作准入制度。

1.2.2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分别在手术后24 h、48 h、72 h的疼痛评分指数。指导患者使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作为评估工具,对照疼痛标尺,根据自己的感受描记出准确的疼痛分值:0表示无痛,10表示无法耐受的高强度疼痛。(2) 观察并比较两组住院天数、术眼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满意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3)满意度调查。评价表自行设计,项目包括入院健康宣教、标本留取、护理巡视、专科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基础护理、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 10个项目(每项10分共 100分):0~59分为不满意;60~79分为一般;70~80分为比较满意;91~100分为非常满意。(4)记录并统计两组所实施的护理模式下发生不良事件如烫伤、跌倒、坠床、点药眼别错误、专科操作并发症发生的例数。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出院满意度结果比较

与常规组(84.50%)比较,实验组患者出院满意度(95.77%)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出院满意度进行对比[n(%)]

2.2 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2.81%)低于常规组(1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n(%)]

2.3 患者疼痛自评评分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24、48、72 h的疼痛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疼痛自评评分比较分)

2.4 患者专科操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4%)低于常规组(2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专科操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n(%)]

3 讨论

眼睛是人类感观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中约80%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所获得,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由于眼部结构精细,专科检查、专科操作项目多,手术复杂,感控要求高,术后对患者体位要求严(侧卧位、俯卧位、平卧位等),术眼包扎导致视觉障碍,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内容多,对宣教效果要求高,故眼科护理相对于其他专科护理更加细致,专科性要求更高,更加需要做好全方位精细化护理[11]。眼科手术严谨而精细,术后视力恢复状况直接影响患者心理情绪,加之术后常会发生疼痛、出血、高眼压、角膜水肿等并发症, 严重影响康复效果,因此,需要不断提升专科操作水平及专业知识,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12-13],从而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加快术后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通过实施精细化护理,在入院介绍、环境卫生状况、巡视病房时间、操作技能、服务态度、治疗检查、基础护理、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方面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常规组。实验组不良事件在烫伤、跌倒、坠床、点药眼别错误、液体外渗等方面例数明显降低。两组NRS疼痛评分在术后各时间段均呈下降趋势,24、48、72 h实验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实验组有效减少患者结膜下、半球后损伤出血、角膜损伤、泪小点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提示精细化护理模式,能多角度细化护理和管理工作,从而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本研究主要从精细化理念灌输、环节质控、人文护理、精细化病房管理、疼痛、行为护理、饮食指导、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精细化理念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了职业素养,提升了工作中的严谨自律性,激发了对患者的爱心、暖心、细心。精细化护理管理通过完善护理制度和细化工作程序,动态进行护理风险评估,量化考核指标,利用品管圈模式及时解决护理问题,每周进行专科理论及技能培训,在高仿真模拟眼球模型上进行演示训练,规范了专科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准确评估侵入性操作的风险,明确工作职责,严格按岗位等级实施专科操作准入制度,降低了专科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病区环境的舒适度与人文关怀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可以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精细化护理通过针对不同个体的个性化健康宣教,构建良好的沟通模式,实施有效的健康宣教,防范患者发生不良事件。通过适时的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焦虑、 抑郁等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建立乐观向上的心态,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14]。

综上,全面综合的精细化护理模式有益于眼科手术患者的康复及护理质量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眼科专科精细化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