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彬,龙晓奇,陈滟,荆晓娟,陈袁
(遂宁市中心医院,1.消化内镜室;2.口腔颌面外科,四川 遂宁 629000)
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域,据统计学资料[1]显示,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将近300.9/10万,死亡率为29.3/10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位。胃癌癌变的发展为一渐进性过程,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ncer,PLGC)包括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等。目前,临床对PLGC的干预重在预防[2],而对其高危因素的研究为防治的前提。本研究通过研究PLGC相关高危因素,为其干预及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消化内镜室收治的229例PLGC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PLGC组,其中男性103例,女性126例;年龄31~66岁,平均(52.4±8.3)岁;慢性萎缩性胃炎89例,不完全肠上皮化生67例,粘膜不典型增生73例。选择同期189例浅表性胃炎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88例,女性101例;年龄31~66岁,平均(53.6±8.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对象均行胃镜检查,均有相关病理诊断支持,在本地区生活10年以上,排除消化道肿瘤、消化道溃疡、消化道息肉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讨论通过,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查询国内外相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问卷涉及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行为(饮酒:每周≥100 g折合酒精量时间≥1年;吸烟:平均每天≥5支,时间≥1年)、饮食喜好(高盐、腌制食物:每周≥1次、饮食不规则、进食快、喜食油煎食物、喜食辛辣食物、喜食果蔬)、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焦虑(焦虑自评表≥50分)、抑郁(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0分)及失眠(持续时间≥1周)。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不能完成问卷调查的研究对象由调查员仔细询问后记录完成,对疑似PLGC高危因素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饮酒、喜食腌制食物、饮食不规则、喜食油煎食物、喜食辛辣食物、HP感染、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焦虑、抑郁方面比较,PLGC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高盐饮食、进食快、喜食果蔬、失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PLGC的高危因素单因素分析
对PLGC的高危因素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有:饮酒、喜食腌制食物、饮食不规则、喜食油煎食物、喜食辛辣食物、HP感染、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焦虑、抑郁。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量化方案:PLGC(y)0=无,1=有;饮酒(X1)0=无,1=有;喜食腌制食物(X2)0=无,1=有;饮食不规则(X3)0=无,1=有;喜食油煎食物(X4)0=无,1=有;喜食辛辣食物(X5)0=无,1=有;HP感染(X6)0=无,1=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X7)0=无,1=有;焦虑(X8)0=无,1=有;抑郁(X9)0=无,1=有。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饮酒、喜食腌制食物、饮食不规则、喜食油煎食物、喜食辛辣食物、HP感染、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焦虑、抑郁均为发生PLGC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PLGC的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
我国的胃癌患病率及死亡率均居世界前列[3],作为胃癌的重要发展阶段PLGC一直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4]。有研究[5]认为PLGC与多种因素相关,对癌前病变高危因素的有效干预可延缓PLGC的进程,预防胃癌的发生。本研究对PLGC的多种高危因素进行了研究,数据显示,饮酒、喜食腌制食物、饮食不规则、喜食油煎食物、喜食辛辣食物、HP感染、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焦虑、抑郁均为发生PLGC独立危险因素。酒精主要在胃部吸收,尤其啤酒可产生亚硝胺,对于谷胱甘肽转硫酶T1及M1基因型研究对象,酒精可抑制谷胱甘肽转硫酶解毒活性增加PLGC的发病率[6]。腌制食物致癌主要由于亚硝酸盐,2017年WHO公布的内源性亚硝化条件摄入的亚硝酸盐在2A类致癌清单中[7]。饮食不规则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较为常见,不规则进食、暴饮暴食、油煎及辛辣食品均增加了胃粘膜的物理、化学损伤,导致胃液分泌紊乱降低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增加了致癌的机率。HP感染为PLGC的重要致病因素[8-9]。本研究提示HP感染者发生癌前病变的机率为未感染者的5.824倍。有研究[10]指出,HP感染可导致胃粘膜上皮增殖及调控基因异常,并诱导端粒酶、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一氧化氮合酶及环氧合酶表达异常,诱发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发生。有临床研究[11]对PLGCHP感染进行干预性治疗,结果显示重度萎缩性胃炎、粘膜不典型增生均有显明显改善。食道癌、家族腺瘤性息肉发生PLGC机率均高于普通人群,但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另外,有研究[12]指出精神因素与PLGC关系密切,本研究数据显示焦虑、抑郁均为发生PLGC独立危险因素。精神压抑、焦虑均可抑制副交感神经及乙酰胆碱释放并激活交感神经及肾上腺髓质释放,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增加PLGC的发生机率[13]。PLGC高危因素的研究为阻断胃癌发展进程的前提条件,对胃癌的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胃癌的发展进程中,国外学者提出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发展模式。而HP感染被认为是胃癌的起始因子[14],根治HP感染在PLGC的干预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对HP感染阳性患者行HP根治术,对PLGC中药阻断治疗并行胃粘膜营养素支持治疗,定期对受试者行胃粘膜生物学功能状态评价。有研究[15]发现,HP的清除对PLGC的组织病理学改善有显著的效果。因此,医院应加强PLGC防治的宣传教育,阐述高危因素的危害性,根除高危人群不良的生活习性,并加强治疗后的随访工作,监测病情的发展,及时阻断胃癌的发展进程。
综上所述,PLGC的发生为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针对PLGC的高危因素做相应的阻断有利于胃癌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