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欣,郭杨志,杜霄壤,吴孟晋,朱 云,冯兴中
中药在我国被广泛应用,几千年以来,中药是中华民族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段之一。通常认为中药是天然的,安全有效,但临床上也发现中药诱导的肝损伤(herb-induced liver injury,HILI)病例并不少见。HILI也属于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范畴[1]。由于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志物,临床上诊断HILI较为困难。我们总结分析了收治的75例HILI患者的临床特征,现报道如下。
1.1 病例资料 2015年1月~12月我科收治的HILI患者75例,男性27例,女性48例;年龄为5~65岁,平均年龄为(42.23±1.92)岁。根据2014年美国胃肠病学会推荐的DILI诊断标准[2],即根据详细的询问用药病史、血液生化检验、肝胆影像学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因果关系评分(Roussel U-claf causality assessment method,RUCAM)标准等进行排除性诊断,RUCAM量表分析:超过8分,高度可能;6~8 分,可能性大;3~5 分,可能;1~2 分,不太可能;等于或小于0分,除外。纳入患者有明确的中药应用史,RUCAM评分>3分。临床分型标准[2]:59例肝细胞损伤型:R【(发病时ALT/正常值上限)/(发病时ALP/正常值上限)】 ≥5;11例胆汁淤积型:R<2;5 例混合型:2≤R<5。慢性化诊断标准[2]:肝功能异常时间持续6个月以上。排除标准:住院时间少于1周;RUCAM评分<3分,用药史不明确或应用西药或中西药联合应用或应用保健品者,排除其他导致肝损伤的原因,如遗传、代谢、病毒、酒精、自身免疫等。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患者一般情况、用药史、临床表现、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凝血功能指标、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总数(PLT)等、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等肝功能指标和尿素(BUN)、肌酐(Cr)、影像学检查结果和RUCAM因果关系评分。进行RUCAM评分时,在“药物肝毒性已知情况”方面,中药方剂中含有《中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的“有毒”并有肝毒性相关报道的中草药类似于“在说明书中已注明肝毒性”,计2分;含有《中国药典》(2010年版)未记载“有毒”,但有相关肝毒性报道的中草药,类似于“曾有肝毒性报道,但未在说明书中注明”,计1分。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One-Way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LSD)法,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P25,P75)表示,采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基础疾病情况 本组纳入的75例HILI患者基础疾病见表1。
表1 75例患者基础疾病情况(%)
2.2 导致HILI的可疑中药成分 75例HILI患者中有36例患者有服用不明成分中药史,在能提供中药成分的39例患者中,健胃消食片和口炎清颗粒导致HILI各1例,以上两种药物未见HILI报道,其余按服中药中所含可疑致病成分总结如表2,其中何首乌致HILI是最多的。
表2 75例患者应用可疑中药成分情况(%)
2.3 急性和慢性表现情况 在75例患者中,63例(84.0%)为急性起病,12例(16.0%)为慢性起病,各组急慢性表现见表3。
表3 急慢性HILI患者临床分型情况(%)
2.4 临床症状和体征情况 各组临床表现、查体和肝脏影像学结果见表4。HILI中最为常见的症状依次为黄疸、乏力、纳差、恶心、瘙痒、腹水,无症状者仅有3例,出现肝硬化者极少,仅见1例,虽各组中黄疸、乏力、纳差常见,但相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瘙痒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5 各组血常规、血生化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5。
表4 临床症状和体征情况(%)
表5 各组血常规、血生化和凝血功能指标(±s)比较
表5 各组血常规、血生化和凝血功能指标(±s)比较
与其他两组比,①P<0.05
胆汁淤积型(n=11)WBC(×109/L) 6.0±2.8 6.5±3.1 6.5±4.0 N(%) 54.5±11.4 60.9±13.5 52.4±12.8 E(%) 1.8±1.7 3.9±2.2① 1.7±1.1 RBC(×1012/L) 4.5±0.6 3.7±0.7 4.3±0.7 HGB(g/L) 135.3±19.1 116.4±17.6① 125.7±21.9 PLT(×109/L) 229.8±63.2 279.6±153.7 210.9±70.3 ALB(g/L) 36.5±4.4 36.8±4.1 35.3±6.4 TBIL(μmol/L) 148.0±127.0 150.8±102.6 128.8±76.2 INR 1.1±0.2 0.9±0.1 1.0±0.1 ALT(U/L) 623.4±450.2 84.4±57.4① 179.5±75.5 AST(U/L) 438.1±359.8 78.8±43.7① 357±349.3 ALP(U/L) 178.6±95.7 286.2±101.9① 189.9±67.9 GGT(U/L) 181.1±154.7 227±359.2① 173.5±134.9 TBA(μmol/L) 124.7±99.0 104.2±95.3① 142.9±109.4肝细胞损伤型(n=59)混合型(n=5)
2.6 预后情况 经停用可疑致病药物和常规护肝治疗后,74例治愈出院,仅有1例转为肝硬化。无1例患者发生肝衰竭或死亡。
HILI也属于药物性肝损伤[1,2]。药物性肝损伤与多数类型急性和慢性肝损伤类似。由于缺乏客观和可靠的确诊检验,对药物性肝损伤发病机制未能充分认识[3]。本研究通过对75例临床HILI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希望有助于增加对HILI的认识。HILI是排除性诊断[2],常需要除外病毒性、自身免疫性和代谢性等相关病因。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评分标准中存在肝组织学检查[4],因此本研究收集的患者均是经肝穿刺检查诊断的,且除外其他病因导致的肝功能异常者。
肝脏在药物代谢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理论上,多数药物都能诱导药物性肝损伤。由于有36例患者未能提供相关中药成分,本研究根据相关肝毒性报道的中草药,对39例患者中导致HILI的可疑中药成分分析发现,何首乌所致肝损伤者比例最高。中医认为何首乌能补精益血,固精益肾,健筋骨,乌发,为滋补良药,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乌发和保健。因此,本研究发现以上三类病变居于中药治疗的基础疾病的前五位之中。
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是HILI损伤的主要靶细胞[1]。基于受损靶细胞类型,HILI主要分为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2,6]。本研究结果发现HILI以肝细胞损伤型最为多见,混合型最少见,临床上多以急性起病,极少出现慢性化,表明中药导致的是肝细胞损伤。
对肝脏的损伤,不管是急性或慢性,最终会导致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7,8]。肝细胞损伤型血清ALT和AST均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以上,与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组比,存在统计学差异。但转氨酶绝对值不能预测肝病的严重程度[9],转氨酶明显升高者(大于参考值上限10倍)表明为急性肝损伤[7]。
BA在肝脏中合成,是胆汁的主要成分。肝细胞可分泌胆汁,随后经过胆管上皮细胞将胆汁运送至十二指肠[10]。胆汁流减少可导致胆汁淤积,其特征是肝脏和血清BA水平升高[11]。已公认循环血TBAs是检测肝损伤的临床标志物,能反映肝脏正常排泄功能紊乱[12]。TBAs改变常是肝细胞损伤和/或肝胆损伤的指标[12]。药物可损伤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导致胆汁淤积发生。因此,药物性肝损伤也属于胆汁淤积性肝病[13]。本研究中三组TBA均大于正常上限10倍以上,表明肝细胞和/或胆管上皮细胞受药物损伤后形成了明显的肝内胆汁淤积。
血清ALP和GGT升高是胆汁淤积最具有特征性的早期表现[14]。在胆汁淤积时,血清ALP活性升高主要原因是由于肝脏合成增加,以及随后释放肝脏ALP至肝窦血流中所致[15]。血清ALP主要有三个来源:肝、骨和肠道[15]。在临床实践中,区分ALP升高的来源是通过联合其他酶检测来完成的。临床常使用GGT证实ALP水平升高是肝源性的[16]。GGT是一种肝酶,位于多数细胞和器官组织的细胞膜上,但最常位于肝细胞上,临床实践中常规用于以辅助表明肝损伤[17]。血清GGT是存在胆管或肝脏损伤的一个敏感指标[16]。可是,由于GGT缺乏特异性而使用受限,因为许多非肝脏疾病可导致其升高,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肾衰竭[16]。本研究中三组ALP和GGT均出现明显升高,表明均是肝源性损伤。
胆红素是网状内皮系统内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胆红素的形成主要在肝脏和脾脏的网状内皮细胞中[16]。因此,总胆红素是肝脏代谢能力的检验指标。胆红素升高不是胆汁淤积的标志,其在肝细胞性肝损伤时也升高,不能用于区分这两种损伤类型[9]。高胆红素血症是肝细胞性损伤和胆汁淤积性损伤的结果[8]。肝脏排泄功能丧失50%以上时,血液中结合性胆红素水平才升高。因此,胆红素水平是一个肝病严重性的标志,是几乎所有肝病预测评分的组成,包括Child-Pugh-Turcotte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9]。DILI严重性指标中也将胆红素列入其中[6]。本研究三组中由于胆红素水平无统计学意义,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在临床表现方面也出现类似的表现,如黄疸、乏力、纳差,除1人出现肝硬化外,肝功能均恢复正常。
肝脏是白蛋白和多数凝血因子合成的唯一器官。因此,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是肝脏合成功能的真实标志物[8]。由于血清白蛋白的半衰期长,约21天,血清白蛋白水平在急性肝病中并未受累,而凝血因子半衰期要比白蛋白短,PT/INR是急性病变时检测肝脏合成功能的最佳的敏感指标[8]。三组中都以急性病变为主,但白蛋白和INR均正常,表明肝脏合成功能未受影响。在肝细胞损伤时,可在无病原菌情况下出现炎症反应,这种药物诱导的肝损伤属于一种无菌性炎症[18,19]。由于是无菌性炎症,因此三组在血常规指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临床症状方面,混合型组中瘙痒与其他两组比显著多发,其症状类似于胆道梗阻,提示在临床上,患者瘙痒症状明显时,要考虑到混合型胆汁淤积的可能。
总之,我们通过对75例中药诱导的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表明,肝细胞损伤型占多数,多数呈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黄疸、乏力、纳差,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升高,各组中肝脏合成功能正常,病情严重程度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