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亚龙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医院 放射科,青海 海东 810800)
结肠癌属于消化科常见恶性疾病,且发病率持续增长,仅次于胃癌与食管癌[1]。因该疾病早期临床症状难以察觉,当出现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时已经恶化为中晚期,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相关研究[2]指出,8 %~25 %的患者中,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现阶段,临床普遍采用X 线腹部平片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疾病,然而漏诊现象较多,使得患者失去了最佳治疗的时期。随着CT 诊断技术的日益成熟,其广泛运用于临床疾病诊断中。本研究尝试采用CT 诊断方法,并选取特定对象对比验证其临床价值,现总结如下。
随机从我院治疗的结肠癌致肠梗阻病案中抽取120 例,均为2018 年患者,同意参与研究,并将存在脏器严重疾病、精神疾病者予以排除。其中男女比例为68:52,平均年龄为(50.5±1.5)岁。对于本研究所选取的病例,以双盲筛选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以统计学分析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对比不明显,不会干扰本次研究数据的统计结果。
对照组接受X 线检查,选取功能齐全的DR 机,对腹部进行立卧位扫描检查;研究组接受CT 检查,选取日本西门子公司生存的SOMATOM Spirit 螺旋CT,层厚10 mm、层距10 mm,对患者的腹腔、盆腔进行平扫。必要情况下可进行1.5 mm 薄层重建增强扫描。选取患者手肘静脉注射碘海醇注射液,注射速度保持在2.3~3.5 mL/s 范围间。扫描过程中,当发现疑似肠梗阻的情况,应对病变位置、病灶大小及形态进行细致观察,并如实记录。
对两组患者诊断情况(诊断准确情况、漏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对于本次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均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以%表示研究要求观察的各项指标,并通过χ2予以有效检验,P<0.05 说明了两者之间差异较大。
据统计得知,两组诊断情况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诊断情况对比(n,%)
据统计得知,研究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显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CT与X线平片征象对比[n(%)]
新经济常态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肠癌发病增长趋势明显,且肠梗阻是该疾病典型并发症之一[3]。对于结肠癌致肠梗阻疾病,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前准确地诊断可确保手术顺利开展,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术后不良症状的出现,预防死亡情况,具有不可忽视的临床价值。虽然现阶段针对结肠癌患者而言,结肠镜是诊断准确率最高的检查方式,然而针对肠梗阻急性发作的患者,因病情十分危急,没有充足时间来开展结肠镜检查,所以,CT、X 线、超声便成为了该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目前,影像学诊断技术日益多样化,超声价格相对较低,操作更为简单,普遍运用于临床。然而,对于结肠癌致肠梗阻疾病,超声诊断过程中肠管中气体影响较大,难以对结肠癌病灶位置予以准确确定,所以临床漏诊情况较多。腹部X 线诊断可诊断出患者是否出现肠梗阻的情况,然而无法探寻到病因,疾病征象较为模糊[4-5]。然而,CT 具有显著的软组织分辨率,对腹盆部进行全方位扫描,辐射量较低,且能够获取清晰的图像,漏检率较低,可迅速诊断。CT 检查也能够清楚地呈现出肠梗阻周围组织现状、梗阻形态、位置及大小,获取立体图,临床医生诊断时可随意调节病变位置切面,从而清楚地了解病灶情况。同时,CT 检查能够清楚地显示肠管扩张情况、肠管远端情况及狭窄位置,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6-7]。基于诊断的需求,CT 还能够利用“冠状面重建”的方法弥补X 线诊断中诊断结果不准、组织重叠等缺陷。值得注意的是,结肠癌致肠梗阻接受CT 诊断时,有可能会误诊为机械性肠梗阻或小肠梗阻,因此临床检查过程中应细致地观察各种结构形态,确定病灶位置及程度。同时,操作人员应反复操作,细致观察,以此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8-9]。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诊断准确率、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显示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论同李娜研究结果[10]相一致,这充分证实了CT 诊断方法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综上所述,对于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而言,应首选CT,其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然而,因本研究选取的样本量较小,为了验证CT 的疾病诊断价值,还需开展大样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