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近五年全国卷Ⅰ小说文本阅读试题,浅谈小说文本阅读的备考策略

2019-11-07 09:57福建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9年5期
关键词:设题主观题祥林嫂

福建

小说是近几年全国卷Ⅰ文学类文本阅读板块的重点考查内容,能够让考生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这不仅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引导学生在作答过程中,关注文本本身,提升写作能力。因此笔者对近五年高考全国卷Ⅰ的小说文本阅读试题进行分析及研究,深入思考教学方案,以便让学生在高考中突破自我、稳定发挥,进一步提升阅读及作答能力。

一、2015—2019年全国卷Ⅰ小说阅读试题分析

年份题目体裁题型考点分析2015年李德霞《马兰花》中国当代传统小说选择题(五选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主观题一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主观题二鉴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主观题三对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探究2016年李锐《锄》中国当代传统小说选择题(五选二)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主观题一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主观题二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主观题三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017年赵长天《天嚣》中国当代传统小说选择题(四选一)分析鉴赏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主观题一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主观题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2018年阿成《赵一曼女士》中国当代传记小说选择题(四选一)分析鉴赏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主观题一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欣赏作品的形象主观题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2019年鲁迅《理水(节选)》中国现代神话小说选择题(四选一)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主观题一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主观题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

二、2015—2019年全国卷Ⅰ小说命题特点分析

(一)选材特点分析

文学类文本体裁具有稳定性,2011年以来,全国卷Ⅰ所选的文本均为小说,并且以中国现当代传统小说为主,传记小说、神话小说为辅;其中微型小说是重点,以现当代的中外名篇或名家之作为主;篇幅在1 300字左右,一般直接选用原作或对原作进行删改,或从长篇作品中抽取片段;内容上丰富多样,一般是反映当代社会的精神风貌,可以看出试题牢牢把握“一个突出”:体现“立德树人”的导向,突出高考的育人功能和建设核心价值观的使命,体现语文在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方面的基础性地位,彰显语文在高考中所独具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功能。

(二)题型特点分析

从题型来看,近五年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形式不外乎两种,一是选择题,二是主观题。2015年和2016年高考小说文本阅读都是有1道选择题、3道主观题,选择题要求考生从5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两项。2017年以来,则改为1道选择题与2道主观题,选择题要求考生从4个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笔者认为,后一种配置较为合适。1道选择题有利于提高试题的区分度,2道主观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考生个性化阅读的优势,同时也可以检测考生语言表达是否简明、连贯、准确等。

(三)考点及内容特点分析

近五年来,小说文本阅读考点设置有两个特点:①设置求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中所列的考点均有考查。从内容看,较多考查“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两个方面。从近五年的试题来看,主要涉及对小说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与鉴赏,情节处理的分析与鉴赏,语言、动作、神情等细微处写人艺术的分析与鉴赏,描写方式的分析与鉴赏,小说思想主题的理解与概括的考查。

②从考查能力上看,各能力层次都有所涉及。考查的能力有四个层次,分别是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从近五年的考查内容来看,主要考查“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以及“探究”。具体分析如下:

1.考查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因此,对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成了考查的重点内容。如2015年全国卷Ⅰ的第(3)题“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这道题主要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再如2016年全国卷Ⅰ的第(4)题“‘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而2018年全国卷Ⅰ第5题“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考生通过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来探究人物的性格特征的能力,是对多层次能力的综合考查。显然这类题目的难度比一般的人物性格分析题要高。

2.考查小说的情节手法

“情节手法”是指能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而运用的艺术技巧,具体包含情节叙述手法和情节结构手法。情节叙述手法指作者叙述故事的技巧,包含叙述方式和叙述人称;情节结构手法是指作者在安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过程中运用的线索串联、悬念设置、伏笔照应等技巧。如2015年全国卷Ⅰ的第(2)题“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而2019年全国卷Ⅰ的第9题“《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的能力,因此《理水》的基本特征应该从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三个方面去答题,显然此题的综合性更强,难度也高一些。

3.考查小说的表现技巧

小说的表现技巧往往不局限于艺术的某一方面,而是针对小说艺术的整体构思和布局,它涉及小说艺术的方方面面,如情节线索、表现手法、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主题及其象征意蕴等。如2015年全国卷Ⅰ第(4)题“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这道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把握人物细节描写的能力。

4.考查小说的文本探究

《考试大纲》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层级的考点如下: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探究的对象是主旨、标题、形象、手法。如2016年全国卷Ⅰ的第(4)题,既考查考生探究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的能力,也考查考生探究小说主旨的能力;而2016年全国卷Ⅰ第(2)题“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标题寓意的能力,考生既要分析标题的表层寓意,也要分析其深层寓意,难度不小。

三、备考建议

(一)授之以渔,带着问题,读懂文本

阅读文本也好,高考命题也好,其实就是扣住“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三个问题而展开的,可见了解这三个问题的内容是读懂文本的一把钥匙。

1.“写了什么”就是明确小说所写的内容,主要有三点:

①把握小说情节:划分层次,概括层意,明确小说各段落之间的关系,能帮助我们找准、找全每道题的答题区间;

②了解人物形象:通过情节的发展及人物自身的言行、心理描写,初步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生活的具体环境,他(她)有哪些言行和想法,他(她)与其他人有着怎样的关系;

③分析环境描写:明确小说所写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了解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注意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发掘其深刻的思想意义。

2.“怎样写的”就是把握技巧,分析效果,鉴赏特色,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小说的叙事技巧:主要指情节安排方面的技巧(如铺垫、悬念、倒叙、插叙、详略)和叙述视角(叙述人称)的选择、叙述方式的变化;

②小说的描写艺术:一是指环境描写技巧(如想象、联想、对比、衬托、抑扬、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二是指人物描写技巧(如细节描写、白描等);

③小说的语言艺术:一是从修辞手法、词语锤炼、句式特点等方面入手分析其效果;二是从语言风格(如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蕴藉、清新明快等)方面赏析其特色。

3.“为什么这样写”就是分析文字表述的真实意图所在,即分析作者的意图、文本表达的中心(主旨)、文字的意蕴(情感倾向、思想内涵)等。分析时一定要先揣摩后提炼,不可直接引用。

(二)依托教材,夯实基础,规范训练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对教材“例子”的地位给予肯定,也是对教材“例子”的作用给予肯定;二是最大化发掘教材“例子”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或者复习中,有不少师生却看不到这个“例子”的价值,过于依赖教辅资料,舍近求远。笔者认为这是非常不妥的。其实课本的练习题都是经典题目,通过规范训练,可以强基固本。只有训练规范了,才能做到驾轻就熟地解题。

如《祝福》“研讨与练习”第一题:有人说,祥林嫂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有人说,祥林嫂是被鲁四老爷之类极端冷酷的人“杀”死的;也有人说是柳妈的一席话葬送了祥林嫂。全班或分组讨论: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典型意义的理解,这是一道探究题,即《考试大纲》中要求的“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题干举三种不同的理解,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来加深理解,达成共识。其实,题干中的三种理解都是片面的,因为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性,不逃离那个黑暗腐朽的旧社会,像祥林嫂这样的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还会再次上演,正如丁玲说的:“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地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附:回扣教材《祝福》示例

1.请梳理《祝福》一文的故事情节。(从情节概括角度设题)

2.《祝福》一文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有什么好处?(从叙述手法角度设题)

3.根据《祝福》一文中鲁迅对祥林嫂的刻画,总结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从人物形象的概括角度设题)

4.小说《祝福》中的“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次要人物角度设题)

5.《祝福》一文开头两段是如何描写鲁镇的祝福景象的?(从环境描写角度设题)

6.小说三次写到祥林嫂的外貌。这三次描写可以说代表了她人生的三个阶段。试找出来,仔细品味,谈谈它们各表现了祥林嫂怎样的生存状态,其中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设题)

7.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或清新明快,或幽默讽刺,或沉郁悲哀,试结合《祝福》课文第一段,分析作者的语言风格。(从赏析语言角度设题)

8.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形象揭示了怎样的主旨?(从探究文本主旨角度设题)

9.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从探究标题作用的角度设题)

(三)合理安排,设置考场,在“模拟”中提升能力

造成学生在考场中失分的原因也许有很多,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学生缺乏在“模拟”情境下的答题训练。不少教师常常不是精讲多练,而是充分利用学校给定的复习时间进行“满堂灌”,所有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这样的结果是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而照搬“参考答案”。长此以往,教师就难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成绩。因此,教师一定要科学安排教学与作业的时间,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答题。这样,学生既有答题时间的限制,也有答题情境的真实体验,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猜你喜欢
设题主观题祥林嫂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浅谈高中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高考政治主观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揭秘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在哪儿设题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初中物理实验的有效使用策略
例析诗歌鉴赏主观题解答五忌
《祝福》中祥林嫂的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