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国农民丰收节”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分析

2019-11-07 05:42叶春兰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9年6期
关键词:农耕农产品农民

叶春兰,秦 莹

(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改革也给乡村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变革。但最终的状况距离新时代的农村发展要求与广大农村居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中间仍存在着差距。党十九大会议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核心要义在于让农业变成有希望的产业,农民变成有魅力的职业,农村变成美丽和谐的家园。

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的精神,2018年9月23日,国务院决定把每年的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以下简称为“丰收节”)。“丰收节”再次聚焦对农民的尊重、对农民的敬仰、对农业的关注,这是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重视的又一生动反映,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助力,令农民有更多的成就感、满足感。

本文以北京市12个区“丰收节”庆典活动为中心考察,对比分析北京市12个区“丰收节”不同主题的特色活动,分析“丰收节”如何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助力,如何令农民有更多的成就感、满足感,以期发掘一种乡村振兴创新路径,促使农村和农民的全面性发展。

1 北京市“丰收节”举办情况

北京市12个区以不同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表1所示,研究发现:庆“丰收节”活动主题主要涵盖乡村文化传承、农耕体验、农产品展销会、乡村旅游等,旨在营造“迎丰收、庆丰收、享丰收”节日氛围,激发农民积极性、创造性,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国家农业农村部为了能够增强“丰收节”给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力,推选五个100榜单集,表2研究分析:在五个100榜单集中,北京市乡村旅游线路在100个榜单集中占比为0%;北京鸭、平谷大桃、大兴西瓜在100个榜单集中上榜,相应的占有比例为3%;平谷区大华山镇挂甲峪村、密云区巨各庄镇蔡家洼村荣登特色村庄100个榜单集,占比为2%;乡村文化活动在100个榜单集中占比为3%;乡村美食在100个榜单集中爆肚、卤煮火烧、老北京炸酱面上榜,占比为3%。研究发现:“丰收节”活动的开展有益于传统文化宣传;通过让“老字号”农业品牌发力,让其变身为“网红”产品,有效地提升当地特色品牌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带动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有利于缩短城乡差距。

2 以“丰收节”为主题,北京市各区举办活动对比分析

2.1 以“丰收节”为主题,北京市各区举办的活动共同点

2.1.1 庆“丰收节”目标相同

都市型现代农业通常是指在地区上位于城市内部或周边的农业,整个的经济过程包含从生产与加工等,最终为城市提供农产品供应的经济活动,它是城市经济与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样也是其与乡村农业的主要区分点。“丰收节”把科技、文化、社会、创新、生态和农业“五位一体”,打造绿色、时尚、有机的都市型农业。房山区为了打造新型都市型农业,大力支持有关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使其开发高科技产品与技术,推进新型都市型农业的建设。

表1 北京市举办丰收节主题活动

表2 五个100榜单集北京市上榜名单

2.1.2 庆“丰收节”文化活动内容相似

北京市11个区庆“丰收节”的文化活动相似,主要包括农耕文化、集市文化、文艺演出、非遗民间表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活动。迎“丰收节”围绕农耕文化开展的农耕体验活动,旨在体验观、触、品、行、拍的综合感受和现代生态乡村生活;集市文化活动为农民设置摊位,展卖特色的农产品,提高当地农产品知名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非遗民间表演,比如制作扎染T恤、刺绣、吹糖人等体验活动,发扬传统文化精神。“丰收节”文化活动旨在给农业多元化赋能,发展品质旅游,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挖掘“农业+”模式,比如:“农业+旅游”的休闲农业;“农业+住宿”的休闲民宿;“农业+教育”的亲子旅游;“农业+中药”的养生旅游等。

2.1.3 庆“丰收节”载体相同

平谷大桃;朝阳南瓜、玉米、土豆;怀柔板栗;丰台郭庄子“老嚼谷儿”;昌平西峰山小枣;房山贡米、红酒;延庆葡萄、菊花;门头沟京白梨;顺义葡萄酒、花茶;密云区李子、秋梨膏;海淀区京西稻等在“丰收节”农产品推介中运用电商平台均取得不错成效。以昌平区举办枣文化节系列活动为例,当天游客1 000多人,销售5 000斤枣。构建“丰收节+农产品产销对接”全程保障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电商精准扶贫的一大亮点。

2.2 以“丰收节”为主题,北京市各区举办的活动差异性

由于经济、文化存在差异性,各区发展速度参差不齐,庆“丰收节”活动均根据亮点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旨在展现不同风貌,根据自身资源条件精准定位,加快各区发展速度。延庆区借助“丰收节”同时抓住世博园机会,大力发展园艺产业,打造北方“园艺之都”,推动“园艺+旅游”发展;海淀区以“丰收节”为契机,聚焦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深挖农耕文化包涵的人文精神、思想观念,建设现代生态文明乡村;朝阳区围绕“农耕文化”通过农耕文化记忆整理、绘画创作、教材编写等不同形式全面推进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社区文化和朝阳农艺园建设;房山区在“丰收节”活动中借助电商平台对农产品进行推介,利用互联网技术充分体现现代农业特色;平谷区是首都重要的“果盘子”、“菜篮子”,“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平谷一张独特的名片;怀柔展示了绿色创新的高科技文化的独特名片;丰台曾经是传统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借以“丰收节”利用电商平台使农副产品实现产销对接;通州区在“丰收节”活动中展示都市科技园,创立新家庭园艺品牌;“丰收节”推动昌平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提升乡村旅游质量,将“大美昌平”“美丽流村”这一崭新名片展现给全国人民;门头沟区生态旅游发展蓬勃兴旺,在“丰收节”活动中结合马栏村各类资源,扩大马栏山特色文化旅游影响力;顺义是承古扬新文化、科技交汇集聚、宜居宜业的品质魅力生活区;密云区结合“丰收节”和中秋佳节,突出“城乡共享”理念,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3 北京“丰收节”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丰收节”是弘扬农耕文化的节日,同时也是广大农民建设美好乡村生活的主要表现形式。立足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目标,分别从产业、生态、文化、社会治理、美好生活等方面探讨乡村振兴的实施战略。

3.1 “丰收节”推动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建设

一方面,自然风景已不能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都市生活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市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日益激增,生态民俗旅游应运而生且成为了“网红产业”。以“丰收节”为媒,北京推出精品旅游路线,利用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将节庆活动下沉到农村、农业、农民,搭乘“丰收节”便车,迎合市民多元化需求,北京乡村旅游将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时尚,一方面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使其秉承“绿色、可持续、生态”观念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乡村资源、建设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3.2 “丰收节”推动产业振兴发展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乡村产业振兴蕴含着品牌树立、产销对接、产业扶贫的发展理念。北京举办“丰收节”活动与这些发展理念相融合,提高各区经济效益,振兴各区产业发展。

3.2.1 “丰收节”扩大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北京借助“丰收节”平台,挖掘、塑造和创新自己的品牌,引进竞争机制,增强农产品品牌意识,打造特色农产品与优势产业。在“丰收节”助力下,相关农产品北京鸭、大兴西瓜、平谷大桃入选农业农村部推选的100个农产品品牌,品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大。“丰收节”借助自媒体快速提高了品牌效益,比如怀柔开展“抖音”系列活动,设计拍摄与怀柔板栗为元素的抖音视频并在网络上发布,吸引了大量浏览量,扩大怀柔板栗品牌影响力,提高农民收益。

3.2.2 “丰收节+电商”推进产销对接

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越多,所带来的相关流通与交易成本也就越高,因此给农民所造成的利益损失就越大。“丰收节”活动期间,京东集团推出“指尖与世界相连,电子商务庆祝收获”全民购物节系列活动,宣布将原有的“农产品滞销帮助中心”升级为“农产品产销对接中心”与当地政府合作,为农民提供信息、生产等方面的指导,促进产销对接。“丰收节+电商”实现生产端和销售端直接对接,缩减中间环节;建立农场直达顾客家庭的物流配送体系,有助于把信息流、资金流引向农村,缩短城乡差距。

3.2.3 “丰收节”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实施

“丰收节”文化活动有助于文明城市的创建,营造科技兴农、文化扶贫的良好氛围。树立各区的品牌,通过品牌效应的引领推广技术,壮大产业。推动各区特色产业变成了富民产业,把特色产业打造成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活力产业。“丰收节+电商”解决了农产品上行难、滞销的问题,发挥京东、淘宝等龙头企业作用,实现了一个平台带领多村的网店模式,扩大产品销路,带动当地贫困户的就业增收。大力建立扶贫产业、扶贫项目、农业培训就业基地,提振脱贫精气神,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提高扶贫精准率。

3.3 “丰收节”为乡村文化振兴奠定了文化底蕴

3.3.1 凝聚乡村文化振兴合力,重塑乡村文化生长空间

从历史角度,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人类代际之间的文化传承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种基本形态。前喻文化主要是指在农业文明时代,文化和知识经验是由长辈向晚辈一代一代传授下去的,“既延续了生命也维系了文化”。到了互联网时代,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祖辈们掌握的传统技巧慢慢被现代科技所替代,传统民俗文化渐渐地失去原味。“平等交流”“文化反哺”为基本特征的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成为主导文化交流的基本方式。代际相传的乡村文化也面临着消亡的态势。“丰收节”在当下无疑是个鲜明的文化特征,也是对中华农耕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为乡村文化的振兴汇聚力量。“丰收节”关注农民日益增长多元化文化需求,以传统的优秀农耕文化所饱含乡土文化资源、文化遗存与现代科技、现代文明所形成的合力,作用于乡村文化重塑。以“丰收节”为契机,展示了剪纸、陶艺拉坯、面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多样农耕文化体验活动,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进步,借助现代文化表达、传播、体验等方式,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3.3.2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塑造乡村文化新风貌

利用农民熟悉的艺术表达形式,开展农民艺术节活动(如表3所示),凸显北京传统乡土特色,展现北京新农村的新风貌,描述了乡村文化环境的全景,表达了农民享丰收、晒丰收的喜悦,营造文明和谐的乡风。农民艺术节凭借大运河、永定河、长城“三个文化带”着力宣扬迎合时代、饱含京韵的“农味”乡村文化。鼓励并挖掘文体人才主动组织参与文化活动、承担各村文化宣传责任,展示了乡村文明的新气象。在“丰收节”期间重点开展的“乡村大舞台”群众文艺节目展演、乡风文明创作培训、“诗画北京美丽乡村”创作展示等三大系列共10项主题活动,为城乡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盛宴,提高农民文化修养,有效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展现农村新风貌。

3.3.3 探索乡村文化振兴新模式,构建通畅文化表达机制

振兴乡村文化首先要完善乡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乡村文化为核心,建设乡村特色文化讲堂,文化馆和文化广场等项目,再通过现代化手段(自媒体、新闻客服端等)实时向大众展示乡村特色文化,为文化多样性地表达和传播提供多元化的平台,构建通畅的文化表达机制。北京“丰收节”以农民参与为主体,以农耕文化为表现形式,开展语言、音乐、舞蹈、手工艺等活动,为农民提供文艺表演平台,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推动乡村文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以昌平上口村为例建立“美丽乡村大德上口”微信公众号,实时分享村内活动,发布及时讯息,使微信公众号成为对外宣传的窗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农民接受新鲜理念和文化的信息平台,凸显农民的主体地位,探索了“互联网+”文化振兴模式。

表3 北京市第二十九届农民艺术节具体活动

猜你喜欢
农耕农产品农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