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榕榕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自古以来,土地被誉为农民的命根子。而在社会飞快发展、城镇化大潮席卷的今天,我国众多的农村却出现了大面积的土地闲置。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调查数据显示,闲置土地的“重灾区”为有大量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等地。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山区农村大量的土地闲置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加剧了人地矛盾,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不利于土地集约化发展。因此,探究少数民族山区农村土地闲置的解决策略,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对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动新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缓解经济地域发展不平衡,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龙山村位于来宾、贵港、桂平三市交汇之处,属于来宾市武宣县桐岭镇,由古尖村、平茶村、大文来村、鲁班村等共11个自然村组成。境内山高沟深,草木茂盛,气候湿润,适宜农作物生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庄,以种植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活动,然而近年来农村土地闲置现象十分严重,值得引起重视。
龙山村境内多山,沟壑纵横,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历来贫瘠,产出率较低,与其入不敷出,加之劳动力老龄化,不如放弃耕种。根据表1龙山村闲置土地与在耕土地对比可知,龙山村土地闲置受地形地势、水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山区农业作为一个抗御风险能力较差的产业,极其容易受自然灾害如水涝、干旱、冰雹、霜冻、风灾等的影响,致使山区农业的生产得不到保障,农民只能 “靠天种地”“靠天吃饭”。受季风等因素的影响,龙山村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洪灾、旱灾和风灾。农民在土地上投入的资金和劳力,因自然灾害导致少收乃至绝收,其劳动成果被无情的自然灾害夺去。
社会因素包括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人口结构变化以及对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把握准确度等。随着劳动人口中第二、三产业的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年轻村民选择外出谋生,加入二、三产业的劳动人口大军。而一些村民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后,开始在县城或地级市区购房置业,不再回到农村生活居住,他们的土地随之闲置。人口层面的结构变化可以体现为,年纪较大村民数量开始攀升,大部分年轻人员都开始外出工作,致使农业从业者老龄化现象严重,农业发展后续乏力,再加上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关注度降低,故很多位置不佳的土地都没有得到高效运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党中央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然而在信息闭塞的龙山村,对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把握不准确及对时代背景缺乏准确的认识,新农村建设难以找到突破口和切入点。同时,对农村的不科学规划,这些都直接限制了村庄的发展,大量土地闲置也是必然。
经济因素可以理解为,人们开展生产活动时,出现了增加相关投资、减少相关收益的现象,并且发生了农民不乐于开展生产劳动的行为。另外,对于工业生产的产品以及农业生产的产品来说,其产品售价的差异很大,而且农产品的价格处于下降状态,并且需要投入的生产资料更多,这都不利于农民积极开展相关农业生产活动,也出现了大量土地不能有效运用的现状[1]。
综上所述,导致土地闲置的主要因素有人口迁出、外出务工、农业收入低、自然环境灾害等。在龙山村土地闲置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收入偏低与外出务工。
表1 龙山村闲置土地与在耕土地对比表
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和农林特色产业资源禀赋,龙山村可大力发展特色新型农业、产业集约化农业的“基塘农业”生产模式,这样将促进土地利用集约化、合理科学化,从而充分发挥土地应有的效益。基塘农业是指一种典型的农业生态工程模式,随着农业生产部门的多样化和商品农业的发展,基塘农业的“基”和“塘”都有了新的含义,其中“基”指种植作物多样化,“塘”指鱼类养殖科学化[2]。按照龙山村的真实情况来开发相关资源,本地需要建设出“丘上有鱼塘,处处种植稻谷、果树”的农业体系和结构模式。龙山村可进一步通过租赁的方式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按照本地区的真实情况来开发相关资源,经过调整土地运用结构、生产结构,能够改变原有的生产模式,不再只关注粮食生产活动,需要关注到其它农作物以及果树的种植情况,体现出本地的生产优势和特点。对于农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来说,需要关注如下内容:种植用材林(阔叶林、混合针叶林等)、经济类树林——果、茶籽油园等,以及烟草地—农田—鱼塘。如去年底,龙山村东部山沟的闲置农田均流转承包给有经济能力者发展基塘农业,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当然,在龙山村推广此类农业体系时也会存在某些缺点,比如:居民居住地点不够集中,不能开展多层次生产活动,并且不能有效开展机械化生产作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等。
由于城市内部找不到休闲的自然环境,而且社会大众工作压力很大,大部分居住在此类地区的人们都期望到自然风光较好的地区开展旅游活动,感受不同的生活环境,更加亲近乡村自然环境,体验到更多旅游乐趣。对于本村来说,劳动人员年纪较大,并且不能高效开展相关生产活动,以致多数土地处于荒废状态。借助龙山村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以及逐渐发展起来的基塘农业基础设施,可精心打造本市的首个按照“基塘农家乐园”理念,“劳动、娱乐、收获、快乐”为原则的旅游体系,让更多人都能体验到不同的生活感受,也更乐于到本村开展旅游活动。游客到农家乐园内可观赏花卉,也可选择种植蔬菜、采摘水果、鱼塘捕鱼等自己喜欢的农家劳作项目。可见,运用此方式,能够帮助有效处理本村劳动力不足问题,提升土地运用效率,体现本地资源经济价值,逐步提升村民的收入水平[3]。
现如今,审美和求知等精神需要是旅行者出行的主要目的,并且很多游客不但乐于欣赏各地美景,也非常关注不同地区的文化内涵,期望加入到更多文化层面的活动当中。龙山村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此外,这里还具有壮族的奇特风俗和传统风情,完全可以将第一产业与三产业融合起来发展,打造具有参与性强的壮族民俗休闲旅游产业。将文化旅游与自然景观旅游相互结合,按照旅游行业未来发展情况,依据壮族的文化内涵有效运用相关资源,基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劳动文化,创建别具一格的文化旅游平台。把马来河、达开水库沿岸风景线、传统式压榨茶籽油体验园区等相结合,能够构建出有效开展旅游活动、感受不同文化内涵的旅游平台。比如旅游人员能够在水库上游览,在岛上开展烧烤活动、室外露营活动、钓鱼活动、骑行活动等。另外,还可以经常举办能够体现出不同文化风情的活动,例如抛绣球、舞蹈、织壮锦等,或者进行山歌对唱、捕鱼,体验不同的风味小吃等。此外,还应该组织了解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居住情况,体会到不一样的旅游感受。这将有助于旅游人员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也能观赏到不同的风景,感受到少数民族的特有文化内涵,帮助本地社会经济得到更快发展,确保本地文化受到保护和继承[4]。可见,本地区需要关注乡村旅游问题,逐步高效运用相关资源,提高土地带来的价值,促进相关产业得到发展,从而助力本地社会经济更快发展。
少数民族山区农村的发展一方面受限于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和落后的农村经济条件,另一方面又得益于美丽独特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富有特色的民族风俗文化。因此在规划建设中应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自然生态资源及民族风俗文化资源等,积极调整农业生产模式,促进三大产业同时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创建我国少数民族山区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