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相华
(大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大丰 224100)
大丰地处苏北沿海地区,该地区主要的种植模式为稻麦轮作,小麦是极其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在当地普遍推广种植的品种较为单一,不利于应对极端自然灾害,为解决这一状况,特选择已通过审定的扬辐麦5号在当地进行示范种植,以期通过对该品种的相关农艺性状、生育期、产量性状等的考察,判断其是否为适合在当地推广种植的品种,以期使小麦品种类型多样化。
试验田安排在大丰区刘庄镇民主村基地进行,供试地为粘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1.2g/kg,全N含量为1.23g/kg,有效磷含量为10.8mg/kg,速效钾含量为181.0mg/kg,pH7.5。
表1 参试品种的审定编号
1.3.1 田间种植示意图
图1 田间种植示意图
每个品种展示面积2001m2,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品种间留走道1米。
前茬水稻,产量每亩523kg。10月31日耕田,11月1日施基肥磷酸一铵(N∶11,P2O5∶44)20kg/亩、尿素15kg/亩,11月6日播种,播量为20斤/亩。基肥∶壮孽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1∶1∶2。
病虫草害防治:12月8日每亩用炔草酯(15%)4 0 m l 化学除草;3 月2 5 日每亩用井冈·戊唑醇(15%)40g防治纹枯病;4月8日每亩用嘧菌酯(80%)10g+戊唑醇15g+烯啶虫胺(10%)20ml防治白粉病、蚜虫;4月15日,4月21日两次分别每亩用多·酮·福美双(40%)100g防治赤霉病。
本年度小麦生育期间的气候条件,总体表现为播种出苗期土壤墒情好,出苗较整齐;越冬期间,温度较往年略高,墒情较好,利于分蘖;返青期,低温日数少,极端值中等偏低,冻害轻;拔节至抽穗期间,降水较往年少,有效茎蘖略减;灌浆结实期,干旱少雨,赤霉病发生轻,田间蚜虫发生普遍,但及时防治,没有构成危害;成熟期,雨少利于成熟收获。
扬辐麦5号:平均亩产470.3kg,较对照增产9.09%,居第1位。该品种春性,全生育期204天,熟期早,较相邻对照早2天。幼苗直立,苗期叶色中等,分蘖性较强。株高85.5cm,株型较紧凑。纺缍型穗,长芒,白壳,红粒,半硬质。平均每亩成穗数30.26万穗。每穗实粒数43.8粒,千粒重42.5g。抗倒性较强,赤霉病较轻。
扬麦20(ck):平均亩产431.1kg,该品种春性,全生育期206天,幼苗直立,苗期叶色中等,分蘖性较强。株高87.0cm,株型较松散。纺缍型穗,长芒,白壳,红粒,半硬质。平均每亩成穗数26.67万穗。每穗实粒数44.3粒,千粒重40.6g。抗倒性较强,赤霉病较轻。
综上所述,本年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扬辐麦5号可在当地种植。为进一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还需要来年进一步的试验。
表2 品种生育期表
表3 品种苗期性状表
表4 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表
表5 品种籽粒性状表
表6 品种产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