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中小学知识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在初中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数学素养不仅会影响高中数学的学习,还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好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温故知新,循序渐进,注重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高中输送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成绩;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9-006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9.057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因此,教师必须要创新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一、要解决好“衔接”与“入门”的问题
中小学的数学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小学知识是中学学习的基础,要想学好中学数学,就要注重中小学知识之间的衔接问题。中学数学教师要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入手,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如果小学的时候学生对数学学习很感兴趣,数学成绩也不错,那么升入初中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上数学。中小学知识的衔接问题迎刃而解,顺理成章,教师就不必过于担心。如果有的学生在小学时就不喜欢学习数学,成绩一般,那教师就要从小学数学的重点知识开始,补齐学生的短板,只有这样才能整体提高学生的成绩,培养学生的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多开“小灶”,抓住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和期望,从而转变学习观念,弥补自身不足,迎头赶上,取得好的成绩。
另外,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开始阶段,要解决好入门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学的内容比小学多,学生的思维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这样的过渡阶段,学生的心里会产生好奇感和畏惧感。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利用信息技术等教学媒体手段,化难为易,帮助学生消除畏惧感,让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的传递,参与学习活动,增加学习的信心,克服产生的心理障碍。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现在的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教不是目的,不教才是目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三维目标”的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方法和过程,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主要是“授之以渔”,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课前安排预习时,根据知识结构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使所有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解决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有位教育专家指出:“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讲给别人听。”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教学,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然后在小组内轮换讲解,共同讨论,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在课后,教师要根据课堂学习情况,分层安排一定的课后巩固性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巩固提高,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高一级的深造打下基础。
三、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动力。兴趣会引发学生自觉求知、主动探索、创新思维等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寻找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闪光点,及时鼓励,激发兴趣,巩固动力,达到克服自身学习中的障碍的目的。再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如在讲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可这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你一把带有厘米刻度的小尺子,你能站在地面上得知一根电线杆的高度吗?如果你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利用手中的小刻度尺就能轻而易举地计算出电线杆的高度。又如,教圆半径、弦及弦心距的有关计算时,可这样举例:一个残缺的圆铁轮,怎样按原来尺寸重新制一个整圆铁轮呢?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出半径、弦、弦心距等新概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随着学生认识问题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要注意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如教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要指导学生善于找等量关系,以便最后用等量关系建立方程;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画线、画图、列表等方法来帮助分析问题。对几何证明题需要进行认真分析,总结规律,分析方法。如凡是求证四条线段两两乘积相等的,大都是把乘积相等的式子转化为四条线段成比例的式子,然后在图中找出相似三角形。
五、要教会学生一些解题技巧
进入初中阶段,随着数学知识的增加,解题方法也更加多样化。找到解题技巧,可以提高解题的能力和速度。有些技巧,教师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指导。主要给学生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坚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能力,一定会使学生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石永生等.新版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孙维刚.孙维刚初中数学(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 李爱莉]
作者简介:陈想来(1985.5— ),男,汉族,甘肃漳县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