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洲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英语教学也在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完善,英语教师不断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来进行课堂教学的完善,核心素养就是顺应英语课堂教學需求而产生的新式教育理念。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初中英语教师基于英语核心素养进行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学习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和道德品质。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的平台,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本文主要浅析初中英语教师如何在核心素养下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
1.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学主体不明确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学生已经成为教学的主体,但是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改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把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忽视了对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影响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1.2教学目标不合理
目前,我国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教学改革的要求来进行合理设计,而是根据教学任务来设计完美化的教学目标,导致设计出的教学目标偏离了实际的教学情况,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不能准确地对学生传授英语知识,降低了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英语成绩。
1.3教学方式不科学
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学标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英语课堂上运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降低,进而降低了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对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导致学生出现只会做题不会交流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2. 基于核心素养下进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措施
2.1教学主体的转换
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认识到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改变以自己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主体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课堂的活跃度,不断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课堂的学习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还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
2.2教学方式的创新
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把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使学生不仅可以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还可以在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英语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熟悉的环境设计学习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学生会自主运用自己知道的英语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到各个国家之间文化的不同之处。例如,教师在讲解“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视频为学生展示世界各个国家的风景及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初中英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教学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难点教学时,可以把难点做成微课课件,运用微课去带领学生进行直观的英语知识点学习,不断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发展。
初中英语教师还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技巧,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英语教材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分工,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可以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如果不能解决教师再为学生进行解惑,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了初中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还提高了初中英语的教学效率。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与教学方式进行有机融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1]国帅.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34.
[2]郑珠.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形式[J].华夏教师,2018(35):70-71.
[3]邵志平.在核心素养要求下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8(21):31-32.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竞技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