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元功 谭军 晏美俊 夏冬冬
作者单位:1 青海省格尔木市人民医院骨科,青海 格尔木 816099; 2 同 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骨科,上海 200120;3 宁波市 第一医院骨科,浙江 宁波315000
腰椎管狭窄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之一,其中腰椎间孔狭窄在疾病的演变与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椎间孔的退行性改变会静态或动态地致压其内容的神经根和血管,从而引起相应的根性症状[1-2]。手术是解决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干预措施,目的就是松解受压的神经结构,从而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融合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能够恢复椎间高度并重建腰椎的稳定状态[3-4]。目前常用的融合术包括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ateral fusion,PLF),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和微创TLIF(mis-TLIF)。对于TLIF和mis-TLIF而言,由于直接凿除了关节突关节,从而实现了对椎间孔的直接减压。而其他术式中,对椎间孔的减压主要是归功于椎间隙高度恢复后的间接减压[5-7]。目前对于椎间孔间接减压后的解剖结构性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旨在通过术前术后影像学分析,来比较椎间融合术和非椎间融合术对椎间孔间接减压的疗效。
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科收治符合选择标准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37例纳入研究,均为单节段(L4/5)病变伴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症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A组采用PLF,共19例,男性10例,女性9例,年龄43~70岁,平均(53.4±4.3)岁;B组采用TLIF,共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41~72岁,平均(54.8±5.3)岁;C组采用mis-TLIF,共10例,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38~65岁,平均(50.3±4.9)岁。三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A组行PLF术,患者行全麻完成后取仰卧位,在C 臂X 线透视下确认病变腰椎位置,在病变腰椎节段后正中位置做一皮肤切口,切口深度到达棘突,沿棘突向两侧剥离到达双侧小关节突关节,再次透视下确认病变节段,用开口器于置钉点开口,锥子钻孔,球探探查钉道无误后依次置入双侧螺钉。切除腰椎棘突、椎板及黄韧带至显露硬膜囊。同时切除双侧下关节突内缘及部分上关节突内缘,扩大椎管,根据个体受压情况减压,尽量保留关节突关节,安装预弯生理弯曲的钛棒以恢复生理曲线,行椎弓根外侧、横突间植骨。常规清理术野后放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B组行TLIF术,切口显露方法以及内固定的置入均与A组相同。完成置钉后,咬除手术侧下关节突及部分上关节突,切除部分黄韧带,牵拉保护神经根及硬膜囊,显露纤维环。切开后外方纤维环,咬除髓核,刮除软骨终板,冲洗椎间隙,试模确定椎间融合器大小,将减压所得自体骨颗粒放入椎间前1/3,置入大小合适并填充好碎骨的椎间融合器。透视确定椎间融合器位置满意。适度纵向加压以恢复生理性前凸后锁紧钉尾螺帽。将对侧小关节突关节面及椎板去皮质化,并自体植骨。冲洗术野后放置负压引流管2根,逐层缝合。C组行mis-TLIF,病变侧手术方法同开放TLIF,不同之处在于对侧行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完成螺钉及椎间融合器置入后常规引流并缝合。
分析术前及术后6个月腰椎侧位平片,测量L4/5椎间隙前高(anterior disc height,ADH)和椎间隙后高(posterior disc height,PDH),以及椎间孔面积(foraminal area,FA),椎间孔高度(foraminal height,FH)。
表1 三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 个月椎间孔及椎间隙影像测量结果比较(
表1 三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 个月椎间孔及椎间隙影像测量结果比较(
组别 FH(mm) FA(mm2) ADH(mm) PDH(mm)A 组 术前 20.68±2.59 171.00±48.07 13.45±2.77 8.65 ±1.56术后 20.46±2.70 169.90±55.68 14.50±2.77 8.55 ±1.71 t 值 0.43 0.16 40.30 0.64 P 值 0.68 0.87 < 0.01 0.53 B 组 术前 16.09±3.51 101.60±39.21 12.13±1.85 7.80±1.09术后 18.39±2.83 139.40±57.53 15.96±1.48 10.26±0.99 t 值 4.30 4.09 17.24 21.85 P 值 < 0.01 < 0.01 < 0.01 < 0.01 C 组 术前 17.27±2.40 123.80±33.24 11.22±2.19 8.92±1.24 术后 19.59±2.41 150.90±36.63 15.51±1.84 11.38±1.28 t 值 3.65 4.97 21.26 45.33 P 值 < 0.01 < 0.01 < 0.01 < 0.01
表2 三组患者椎间隙高度术后变化值组间比较结果( ,mm)
表2 三组患者椎间隙高度术后变化值组间比较结果( ,mm)
组别 椎间隙前高变化值 椎间隙后高变化值A 组 1.05±0.11 -0.10±0.69 B 组 3.83±0.63 2.46±0.32 C 组 4.29±0.64 2.46±0.17 t(A 组比B 组) 19.05 9.97 P(A 组比B 组) <0.01 <0.01 t(A 组比C 组) 21.81 11.46 P(A 组比C 组) <0.01 <0.01 t(B 组比C 组) 1.53 0.00 P(B 组比C 组) 0.15 1.00
定义椎间高度差值比(disc height difference ratio,DHDR),为术后椎间隙前高变化值除以术后椎间隙后高变化值,所得比值用以评价椎间隙高度变化对椎间孔的影响。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者比较采用非配对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B组和C组术后均能增加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椎间隙前高和后高,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01)。A组中仅有椎间隙前高在术后有显著性增加(P <0.01),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术后A组的椎间高度差值比(17.02±10.32)均明显高于B组(1.60±0.43)和C组(1.75±0.25),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A组比B组 (t=4.18,P <0.01),A组比C组 (t=4.64,P<0.01)。B组和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t=0.93,P=0.37)。
A组的椎间隙前高及椎间隙后高术后变化值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05),B组和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椎间隙高度术后变化值组间比较结果见表2。
目前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方法以减压术和融合术为主。现已有较多研究对比不同融合术间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差异,预后转归等[8-10]。但是,较少的研究是关于融合术后椎间孔参数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主要表现就是椎间隙高度的丢失,这样会造成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向前、向上处于一个半脱位的状态。相应的椎间孔面积也会随之降低,直接导致机械压迫作用于出口根上而产生相应的根性症状[11-12]。
本研究中根据手术不同分为3组,PLF组、TLIF组和mis-TLIF组。通过比较术前术后站立位腰椎侧位片,分析不同融合术对椎间孔相关参数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TLIF和mis-TLIF能有效地恢复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椎间隙前高和后高,这意味着对非病变侧椎间孔有良好的间接减压作用。同时,TLIF及mis-TLIF对病变侧的关节突关节有相应的切除,达到直接减压的作用。然而,在PLF组中对比分析发现,仅有椎间隙前高有较明显的恢复,其余参数如椎间孔高度、面积等均较术前没有明显改变。这说明PLF对椎间孔的间接减压作用要弱于TLIF和mis-TLIF。
本研究中定义了椎间高度差值比,为术后椎间隙前高变化值除以术后椎间隙后高变化值。该比值不同于以往的节段角度,它不仅能说明节段曲度的恢复情况,同时还能反映椎间隙前高和后高的恢复均等性。椎间高度差值比大于1,则腰椎前凸角增大,且数值越大恢复角度越大,节段曲度的恢复需以椎间隙后高增加为前提。是椎间融合术优于后外侧融合术的一个关键点。
综上所述,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对椎间孔的间接减压作用要弱于椎体间融合术。腰椎节段曲度恢复的前提应增大椎间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