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 梁平红
药房的质量管理工作成效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以及医院的整体经营效益。在现代化社会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医院内部的门诊、住院部以及各个科室都开展了精细化管理。药房的管理工作人员也需要充分地认识到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精细化管理方法是一种将深入管理工作纳入到常规管理体系中的一种新型管理工作模式,此种方法在具体的落实中,能够实现个性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本文主要目的是对精细化管理模式在药房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期望可以为医疗卫生领域,尤其是药房质量管理领域关注者提供一些参考,具体如下。
研究从我院门诊药房发放药物的患者中,随机选择了2018年1月—2019年1月,236例进行研究,2018年7月之前,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中的病患为对照组,2018年7月后,精细化管理模式下病患为观察组,提供不同的管理方法。观察组118例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56例。年龄18~75岁,平均(52.17±0.14)岁。对照组118例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57例。年龄19~74岁,平均(52.25±0.22)岁。此次研究工作开展之初,将患者的病历资料提交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进行审核,确保研究对象符合此次研究工作的要求和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章程之后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均在知情情况下,自愿参与到研究工作中,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对照组落实常规药房质量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全面观察落实精细化管理模式,具体包括:(1)药品采购精细化管理。在药品采购的环节中纳入精细化管理工作模式,对新购入的药品进行统计记录,完成编目工作[1]。(2)药品分类精细化管理。在新购入的药品完成了初步编目之后,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对药品的编码以及存放位置进行录入。在完成了该项工作后,药剂师就可以根据药品的编码查询并快速找到药物所在的位置,防止出现错拿、漏拿或者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及时和安全[2]。(3)对于拆零使用的药品,要在使用后的第一时间及时归位[3]。(4)对于每一种药品的类型、适用证和使用期限等都要进行详细地统计和准确地记录,确保每一种药品在使用期间都没有超过有效期。
(1)采用患者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患者对于药房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药品发放的及时性等方面进行评分,各项评分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药房管理水平越高。(2)调查两组患者在接受药房服务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主要包括药品错发、药品漏发、药品盘点差错等方面。
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在药房管理期间,出现了1例药品药品错发、2例药品漏发、6例药品盘点差错、总计9例,所占比重为7.6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10%,明显高于观察组。见表2。
观察组在药房管理期间,出现了1例药品药品错发、2例药品漏发、6例药品盘点差错、总计9例,所占比重为7.63%。这一结果与同领域的学者田丑恒[4](2018)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有一致性。在今后的药房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结合医院药房日常工作的实际情况和药房管理的具体需要,对管理方法进行调整,确保精细化管理工作模式可以更好地被应用到药房质量管理工作中[5-6]。比如,对药品的布局进行优化,此种方式可以极大地缩短药品调配的时间,提高配送的效率,避免患者长时间等候情况发生[7-8]。将传统的以药品中心管理模式转变成为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增强了患者在接受服务过程中的满意度[9-10]。除此之外,对于药品的包装进行规范,纳入药品调配和管理复核工作环节。复核工作环节可以有效地促进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实现。严格地遵照落实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和管理标准,重点关注到药品的仓储和保管,加强药品的效期管理,防止变质过期药品流入临床等[11-12]。
表 1 两组管理水平对照表( ,分)
表 1 两组管理水平对照表( ,分)
组别 例数 服务态度 工作效率 药品发放及时性观察组 118 95.04±0.27 92.64±0.74 93.07±1.55对照组 118 81.17±0.58 84.58±0.87 74.58±1.69 t 值 - 8.574 7.084 10.265 P 值 - <0.05 <0.05 <0.05
表 2 两组不良事件对照表[n(%)]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模式在药房质量管理中应用后,所体现出的效果十分显著,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概率更低,患者的满意度也能得到极大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