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羊卓雍措

2019-11-05 02:30撰文汪璐
西藏人文地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鸟岛湖水

撰文 汪璐

西藏有三大圣湖,羊卓雍措是其中最具神秘气质的湖。在藏语里,“羊”是上面,“卓”是牧场,“雍”是碧玉,“措”是湖,连起来就是“上面牧场的碧玉之湖”。羊卓雍措水质剔透、晶莹如玉,狭长的形状嵌在连绵的大山与小岛之间,仿若玲珑有致的耳饰,人们也把它比喻为“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

2019年初夏,我们走访山南环线,不仅让我再次见到羊卓雍措,而且有幸环湖,领略了丰富多彩的羊卓雍措。

两代人记忆里的羊卓雍措

听说我将要去羊卓雍措环湖,八十几岁的父亲很是激动,他在微信里对我说:我从羊卓雍措边上路过了几十次,都没有好好了解它,这次你写完我也想看看。

1961年11月底,父亲从工作了一年多的拉萨中学调到江孜中学任教,当时没有客车,父亲和同伴搭了一辆大卡车前往,就在路途上,父亲第一次见到了羊卓雍措。他惊讶于世界上居然有如此干净的水,情不自禁走到湖边,蹲下身用手触摸冰凉透彻的湖水,还清晰看到了湖中的水草。

我第一次跟随父亲从遥远的故乡去往西藏江孜还不到六岁。当大客车在翻越岗巴拉满是砂砾的土路时,我晕车很厉害,及至听到有人为羊卓雍措的出现欢呼时,我只是抬起沉沉的眼皮瞅了眼那湾深蓝就昏昏睡去。从六岁到十六岁,我无数次路过羊卓雍措,那会儿它是我心里一个美丽的坐标。

1987年夏天,是我最后一次路过羊卓雍措。此后时光荏苒,转眼三十多年没见到它了。羊卓雍措,你好吗?

再见羊卓雍措

去羊卓雍措有几条路可以选择,但我们还是选择了翻越岗巴拉山这条最传统的路。沿着拉萨河谷向西,直至河水汇入雅鲁藏布江。很快,我们就到了位于山南市浪卡子县和贡嘎县之间的岗巴拉山,因为它南临羊卓雍措,所以海接近五千米的山顶很早就修建了观景台。

我们到时,已有很多人在那里拍照,大风鼓荡着五彩经幡猎猎作响。我们一行人迎风而立,遥望远处。深蓝的天空上点缀着大小不一的灰色、白色云朵,狭长的湖水倒影着天空的面貌向着两端蜿蜒、纵深……这依然是我记忆中的羊卓雍措,但又有了些许说不清的陌生。

下山,一路向着县城前行,湖水也相随着一路变幻。远处似有雨飘落,氤氲了山头,近处蓝波轻荡,阳光透过云层在水面撒下点点金光。

到达浪卡子县,我们就在县旅游局负责人强巴雷谢的带领下开车去转湖。

强巴雷谢二十九岁,拉萨达孜区人。关于羊卓雍措,他给我们提供了如下几组数字:羊卓雍措湖面海拔四千四百多米;湖水面积六百三十多平方公里;湖岸线长二百五十多公里;湖水深度三十至四十米;最深处在湖的东部及湖中帕多岛的南部一带,近六十米。

我请他描述一下他心中的羊卓雍措,他写了段诗一样的句子:在不同时刻的阳光照射下,它会显现出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站在湖泊、雪峰与蓝天融为一体的画面中,可以体会安静祥和的蓝,璀璨绚丽的绿……我最喜欢冬季的羊卓雍措,那时万里冰封、下雪后山上全是白色,湖面也全部结冰,整个环境好似梦幻一般。

在强巴雷谢的介绍下,我第一次了解到羊卓雍措有内转和外转之分。他说在西藏,虔诚的佛教信徒们每年都要徒步转湖,外转一圈需要一个月左右。

其实,转山转湖都起源于西藏最原始的宗教苯教。苯教认为山有山神,湖有湖神,绕着它们转是朝圣的行为。后来佛教吸收了这种苯教仪轨,只是把逆时针方向改成了顺时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选择了外转。大概是考虑到让我们在天黑之前尽可能多看景点,强巴雷谢并没有带我们按顺时针转,而是逆时针体验了一回原始苯教的转湖路程。

打隆镇里的打隆寺

从县城出来右拐,我们就到了打隆镇。羊卓雍措在我们左手边,时而出现时而隐藏。

打隆,是藏语“虎乡”之意,曾名达隆、达隆宗、打隆宗等,地处羊卓雍措西南岸,是距离拉萨最近的边境乡镇,历史悠久的打隆边贸物资文化交流会就在这里举行。打隆镇左侧山顶有一些寺院废墟,当地人称那里为打隆上寺,山脚的则称为打隆下寺,打隆下寺现在对外就叫打隆寺。

介绍打隆寺的资料不多,相传它是萨迦“祖拉康”镇肢寺之一,县志记载该寺是达仓译师所建,具体的建寺时间未列入史料,据传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达隆噶举派的寺院,弘传噶举教法。寺庙主供有塔林能言度母、能言法号,传说其由父亲岗坚果钠河与母亲羊卓雍措所生。

打隆寺规模不大。院里有一块石碑上刻着“塔林曲地寺”。带我们参观的住持法名贡嘎热杰,四十二岁。他介绍说这里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与县志有很大出入。不过,寺里保存了好几面墙的古老壁画,说明着时间的久远。

在贡嘎热杰住持的带领下,我们观摩了古老壁画,触摸了寺内供奉的“桑节恩”脚印自然显像的黑色石头,欣赏了雕刻精细的古旧檀香木佛台;看到了不少挂在柱上、墙上、年代久远的羌姆舞面具……。几个附近村里的老人、孩子在寺院自在地进进出出。

白雪点缀的羊卓雍措别有情调。(钱贤/摄)

马蹄岛与色多村的鸟岛

一路围绕羊卓雍措向南前行,约莫五十分钟后,我们左侧茫茫的湖面上出现了一座醒目的孤岛,强巴雷谢说那叫马蹄岛。马蹄岛在湖水的包围下显得很渺小,我们无意上岛,看了一会儿就离开了。因为强巴雷谢说羊卓雍措岛屿众多,湖中有三十余个小岛,各自独立水面,最大的湖岛面积达八平方公里,最小的也有三千平方米。

鸟岛是羊卓雍措的一大特色,最出名的当属工布学乡色多村的色多鸟岛。色多鸟岛位于距浪卡子县工布学乡十公里处,距县城一百二十公里,是我们计划中一定要探访的地方。

到达色多鸟岛,天空忽然卷起乌云,两只铁皮船在岸边停靠着,船主是位四十出头的中年汉子,也是色多村村民。待我们上船,他便走到船尾拉拽发动机,大约过了半个小时,船行至一座圆形的岛屿前,船主说这就是鸟岛了。但他说不可以登岛,原因是岛上有很多鸟蛋,一不小心会踩到。

于是,我们坐在船上,围着鸟岛来回转了两圈。只见岛上布满不规则的石块,也许是常年被鸟粪沾染的缘故,看上去白花花一片。岛上除了沙鸥,我还认得金黄鸭,它们在石缝间好奇地探头张望,伸缩脖颈的模样很萌。“下个月这里将会迎来成千上万的鸟儿繁殖后代,届时还会有黑颈鹤、斑头雁等水鸟。”强巴雷谢说。

鸟岛背后,就是色多村,也有“村岛”之说。岛上有二十余户村民。在碧水涟漪中,色多村同样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湖边的羊群与嘎玛林草场

在多却乡附近,我们遇到此行数量最大的一群羊,大概有两三百只。一位帽檐压得很低的牧羊女穿着厚实的黑氆氇藏装,牧羊女的左胳膊上缠着些羊毛,右手拎着纺锤把羊毛捻成了线,肩上搭着一条赶羊的“沃尔多”,跟在羊群后面很是悠闲地走着。清澈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恰如当地一首民歌描述的场景:天上的仙镜,难比人间的草坪,湖畔的牛羊,好像那天上的繁星。

我们惊叹羊群的庞大,还学着羊儿“咩咩”地叫,引起羊群此起彼伏的回应,霎时整个岛上热闹非凡。

告别羊群,继续前行一小段,我们的越野车朝着一座小山坡奋力冲上去,山顶有个不错的观景点。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湖水被一道横伸的岛屿分割,不再完整如镜。类似的观湖点此后我们遇到好几个,据说都是牧民放牧时找出来的。

既然是牧区,总少不了知名的草原。比如嘎玛林草场、巴纠草塘。

路遇嘎玛林草场是在下午五时许。它在县城东面,位于浪卡子县工布学乡与章达乡之间,是一个纯天然的大牧场,面积五万八千五百亩。

浪卡子的五月,显然还不到草长莺飞的季节,嘎玛林的色调青黄相间。蹲下身细看,枯黄中,暗藏的嫩绿草芽已经蓄势待发,牛羊过处,留下新鲜的褐色粪便。一群牦牛如移动的黑点正在远处觅食。山脚处隐约有一些白色的房子,大约是一个村庄。

强巴雷谢介绍说,在浪卡子县旅游开发规划中,已将嘎玛林草场列入生态旅游开发。“再过一段时间,这里会开出各种颜色的小花,牛羊也比现在多。”他有点遗憾我们来早了,但依然不忘将美好的画面继续向我们呈现:“草丰水美时,这里还有牧民现场挤奶、让外地客人品尝我们的特色食品,有兴趣还可以体验挤奶、提炼酥油等古老的牧区劳作方式。”

为了佐证这里最适合牧草生长,强巴雷谢讲了这样一个段子:晚上牧人把碗放在草地上,第二天早上醒来,草把碗都顶翻了。

扎玉村的“甲必”山口

浪卡子县城到章达乡的道路正在改扩建。“以后,整个羊湖将成为一个大的景区。”强巴雷谢说。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的车子爬到一座海拔五千米的山顶停了下来,道路在此戛然而止,看得出正修建的是观景台及商铺的雏形。这里属于章达乡扎玉村所在地界,正在施工的工程为羊卓雍措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一旁蓝色的公示牌上看,工程将在今年9月完工。

我绕过工地行至山边,才发现这里的羊卓雍措,与我往常所见到的面貌皆不相同。

湖内岛屿丛生,切割着碧玉般的湖水,各种形态的水域在其间懒洋洋地随意呈现,或连接或分开。至此我才明白,为何有人称它为“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为何有人说它像千岛湖。

在没有飞机航拍的年代,估计他们也是爬到了我们所在的高度和方位才有此感的吧?

强巴雷谢介绍说,这座山的藏语名字叫“甲必”,意思是“寺庙的屋檐”。山脚的扎玉村现有村民一百八十五户、一千零六十五人,村长达瓦罗布说因为当地既不适合放牧、又不适合种植,所以村人都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山顶这个观景点,就是县里实施的旅游产业扶贫项目。

“有了这个观景台,村民以后也可以吃上旅游饭,再不用出去打工了。”

暮色中的扎玛龙村

尽管一路飞驰,到达白地乡扎玛龙村时,也到了傍晚八时许,之所以说是傍晚,实在是天光还大亮着。整座村子与羊卓雍措毗邻,海拔四千四百多米。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道上行,我们来到了事先约好的村民拉巴次仁家。走进拉巴次仁家的院子,一股浓郁的奶香味扑鼻而来。他把我们带进二楼的客厅,里面是典型的藏式布置,各种家电一应俱全。在拉巴次仁与我们闲聊之时,他的妻子拉巴已经给我们盛满了热腾腾的酥油茶,摆上了各种藏家食品。

五十九岁的拉巴次仁是扎玛龙村村主任,家里四口人,一个孩子在浪卡子县工作,一个在林芝市工作。妻子拉巴今年五十岁,是从附近的曲色村嫁过来的。拉巴不爱说话,只是一个劲地把装满干肉、奶渣的竹框递到我们面前,然后就是间隔着把我们的酥油茶碗添满。其余时间,她都笑盈盈地退到一边,靠着屋子中间的柱子站着。

拉巴次仁介绍说,扎玛龙村原来是日喀则、江孜等地到拉萨这条交通要道上的中转站,类似于“茶马古道”的作用,有很多商人、路人频繁过往于此,当时就有很多客栈。所以村子名字含有“迎接客源”的意思。

拉巴次仁家祖辈就在村里居住,他说这里的原始户有十几户,现在有三十多户。这些年,村民的主要收入是在附近的旅游景点卖一些纪念品或者拉着牦牛让游人照相,还有些在开民宿、客栈一类的,也算是吃上了“旅游饭”。但他们也没有完全放弃牧业,拉巴次仁家里还有十几头牦牛,没有羊。

“现在全村牛羊不多,按照牲畜多少集体轮流放牧。”他说。

告别扎玛龙村,已是夜里九时许,但依稀还能看清一些事物,拉巴次仁指着不远处湖边的一栋藏式楼房:“那是乡里新建的宾馆,专门接待游客的。”

羊卓雍措的传说

羊卓雍措的形成用了上亿年,我们惊鸿一瞥之下很难概括其全貌。

曾经徒步转完羊卓雍措的朋友老范告诉我,最有感觉的线路还是羊卓雍措内转线,对摄影师来说,那里很出片子。他认为羊卓雍措有三座岛最值得去。一是日多岛,岛上有村子,还有一座萨迦派的寺庙,现在已经有桥可以通过;还有一座色多岛比较大,也需要坐船出入,那里有村子,村里有些古遗址,运气好时可以在岛上捡到古代藏币;还有一座拥布多岛,岛上偶尔能遇到马鹿,是徒步的人觉得比较有趣的。

关于羊卓雍措的形成,比较科学的解释是这样的:羊卓雍措原为外流湖,与雅鲁藏布江相通。大约一百万年以前,巨大的泥石流在白地以西二十公里处的羊舍附近堵塞了墨曲河上游河谷,于是该湖退缩成为内流湖,并分为若干小湖,其湖面高度相差不过六米五。

但这些自然现象,在羊卓雍措的各种传说版本里就显得生动多了。至今,这些传说都在民间生动流传。

其一:远古时期,天上升起巨大的火球,地上很多动植物被活活烧死,湖水也蒸发了一半。看到如此情景,空行母益西措杰把教徒供奉的七两黄金抛向空中,并祈愿诵咒,把所有小湖连为一体,形成“羊卓雍错”。

可是连成一体的羊湖形似一只大毒蝎;为了镇住这只毒蝎,于是公元十六世纪中叶,一个宁玛派高僧在这只大毒蝎的心脏建立了拥布多寺。寺的附近有莲花生大师的手印,湖西南有座桑丁寺,是西藏唯一的女活佛多吉帕姆的驻锡地,据说她是空行母在人世间的化身。

色多鸟岛上的石块常年被鸟粪沾染,看上去白花花一片。岛上除了沙鸥,还有金黄鸭。(格桑嘉措/摄)

其二:很久以前,羊卓地带原是一个神气十足的泉眼。附近住着一户富人,富人有个叫达娃的佣人。一天,达娃在泉边救了条小金鱼,小金鱼变成一位美丽的姑娘,并送给他一件宝贝。富人发现后,让达娃带他到泉边找小金鱼。找了半天,小金鱼始终没找到,富人一气之下就将达娃推进泉眼淹死了。这时小金鱼出现了,变成无边的浪花向富人袭去,富人得到了恶报。从此,这里便形成了一个碧蓝清澈、妖娆无比的湖泊,即羊卓雍措。

我想,这些传说,更多地表达着人们对羊卓雍措的喜爱。祖祖辈辈生活在羊卓雍措边上的朴实村民,他们听着湖泊的传说长大,伴随着湖水的色彩放牧,见证着羊卓雍措恒久的魅力。

雅鲁藏布江贡嘎一线,江北侧布满了金黄的沙丘,形成一道别样的风景。(格桑嘉措/摄)

猜你喜欢
鸟岛湖水
湖水
日本政府计划试采南鸟岛近海稀土资源
鄱湖水文之歌
鸟岛
涟漪湖水
我们生活的鸟岛
翠湖水乡
西北第二大鸟岛
翠湖水乡
鸟岛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