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娟
摘 要 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体验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有效运用自己已学习到的知识并应用到学习当中,进而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这样便能够更加有效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通过文字所想表达出的思想,进而有效掌握新知识,因此阅读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得到了重视。
关键词 “阅读体验式”;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109-01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包括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几方面的综合阅读能力,同时要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陶冶他们的情操。
一、有效培养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悟能力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在阅读文章后自己产生的感悟和观点给予尊重和鼓励。语文在我国教育事业中是极为基础的学科之一,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来说极为重要,而阅读体验式教学法是由教师给学生们创设特殊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更好地进行阅读,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直接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并且阅读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还能够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仅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需求,同时还创新了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验式阅读教学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想要提高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体交还给学生,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探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而教师则需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适当的点评,充分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
三、通过品读赏析来增强感悟体验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需要学生对文章中的语言进行品味,然后获得感悟。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然后应用在实际问题中。教材中的语言文字都是处于静止状态的,但是学生在品读赏析的过程中,却依旧能够体会到其中语言的精妙之处,感悟作者传递的思想情感,接受其中美的熏陶,最终形成个性化的感悟体验。这就意味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这一品读赏析的方法来获得相应的感悟体验。
四、通过设置问题来加强感悟体验
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使其带着问题走进阅读情境之中,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促使其发散思维,展开有效的想象活动,在自主想象与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展开自主阅读。
五、通过生活实践来铭记感悟体验
教师应该要重视为学生提供生活体验的实践机会,这主要是因为生活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感情,增强学生的体验性感悟。比如,在教学《爱之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课文字里行间的温情,如“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给他一点帮助吧”“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帮你”等等句子中,充分体现了人间的真情,也反映了真情一定会得到回报的道理。在这样的文本情感渲染之下,学生能够充分领悟“应该无私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一道理,让学生充满爱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记住这一道理,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制作爱心卡,每次无私帮助他人之后,就送出去,希望他也可以一样做到无私帮助人,让爱心不断地传递下去。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情感,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效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这是无法避免的,学生在性格以及思维上的差异,使得学生对于同一篇课文会有不同的解读,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能对学生一味地进行反驳,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或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进行文章解读,然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七、适用多种方式进行体验式教学
在体验式阅读教学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他教学方式与其进行结合,比如说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探讨或合作交流,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这些方式与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结合,都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八、結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采用体验式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情境中、参与中以及活动中充分体验到课文的思想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运用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方式除了能够促进学生在语言方面的能力之外,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所讲述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思想启迪,进而使学生能够产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但是,对学生进行体验式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能够快速养成,需要教师长期进行培养。所以,教师应充分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加强建构有效的措施,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雪梅.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及其建构[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