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裕花
摘 要:积极心理学侧重通过激发人们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并实现美好生活,以与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高度一致。在生物教学中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避免隐性的习得性无助,树立教育朝向美好的信念,注重优秀的品行示范,增加愉快的情绪体验,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生物教学;教学变革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4-0090-02
教育是不提倡用变革的,更倾向于用改良。教育是慢的艺术,要多一点农业的精耕细作,少一点工业的批量复制。积极心理学的出现,相比于传统心理学对教育的影响,无疑可以称为一场革命。在教学中遵循积极心理学的规律,从人的角度来关注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快乐的情绪体验,发展学生潜能,让学习成为幸福的事。
一、重在纠错:传统教育导致习得性无助
受传统的20世纪工业化管理模式的影响,不少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产生了偏差。将培养整齐划一、固定标准的学生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过度聚集于问题,忽略了积极的因素。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尤其是在实验教学环节,为了节省教学时间,确保无安全隐患,无论是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探究实验,教师很少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和积极探索,学生只是机械地依葫芦画瓢,“不敢越雷池一步”。学生对背后隐藏的科学原理、科学思想难以领会,缺少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功感。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缺少兴趣和情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根据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系列实验表明,很多人无助,并不是意味着他们真的无助,而是某些情境导致他们主观上的不努力。这种无助感会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学习。
生物学源于生活,反哺于生活。如果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只是为了学生通过学业水平考试,而不注重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不注重促使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发生,本来应该生动有趣的课堂将会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体验到的只有无价值和被动感。如果教师有意无意的行为,让学生体验到了无助感,那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不快乐的学习经历,教师也难以实现生物课程标准中的“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教学目标。
二、关注长善:积极心理切合现代教育理念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习固然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但不只是努力地找错、纠错、规范化、统一化,人为地创设一个空想的“无菌室”、机器工厂。长善与救失至少是并列的,甚至长善是更重要的。那么,我们要增加的“善”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就是积极心理,代表喜悦、希望、负责、谦逊、宽容、仁慈、慷慨等人类固有的美好、向善的美德和力量,体现的是一种主动的生活态度,反映的是一个人的胸襟、魄力。拥有积极心理的人能够乐观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自信地面对未来。
积极心理源于世界各种文化传统普遍接受、认可和推崇的核心美德。比如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DNA,就包括了“仁慈、卓越、正义、节制”等积极心理要素。而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导向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宏观上可以理解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品质(人的社会化),微观上可以理解为学生内在的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人的自主发展)。而这种内在的精神和追求可以认为是人固有的一种积极天性,与积极心理的内涵也是一致的。同样,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涵盖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要求学生“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等,都可以看成是积极心理在生物学科教学中,与价值观、品行以及关键能力达成统一的具体表现。
三、朝向美好:积极心理学下的教学变革
(一)避免隐性的习得性无助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毕淑敏在写回忆录时,谈到小学时一位音乐老师的一句“你只能张嘴不能发声”,造成她40年的“唱歌恐惧”和“发言恐惧”。除了言语之外,更要关注教学行为的影响。有一次李吉林上公开课,一位学生因为紧张,突然出现了短暂的思维短路。李老师并没有因为他的停顿而发怒,也没有转而问其他学生,而是耐心地启发、引导他正确地回答出了相关问题。因此,教师要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花开有先后,花香各不同”,有耐心地等待学生成长,有智慧地引领学生成长。
生物教学大多采取探究学习的形式。但如果任务不明确或者教师的组织不到位,表面上看似乎课堂很活跃,学生很活泼,但深入观察,却发现秩序混乱,学习处于低层次学习状态。有些学生浑水摸鱼,有些学生孤单地在旁边无所事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激发,集体的归属感遭到弱化。因此,教师应创设一个和谐温暖的学习氛围,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明确学习目标,优化教学组织,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笔者在上“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复习课时,通过展示美丽校园的绿意盎然、优美环境,以大家熟悉的校园为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及其对自身、人类乃至整个生物圈的影响。这样既有专业知识的学习,又有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的“生态保护”理念的渗透,知识与人文、学习与生活得以有效融合。
(二)树立朝向美好的成长方向
现代教育关注将学科知识、科学思维与人文关怀相融合,既教人怎样做人,又教人怎样做事。正如朱永新说的:“教育朝向美好,青春吐露芬芳。”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跳出传统的“书本、课堂、实验室”三点一线的靜态、僵化的模式,将教学拓展到大自然中、现实生活中,与人口、粮食生产、自然资源、环境污染、健康等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要关注、寻找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要把生物学科和其他学科,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等理科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培养学生跨界思维。如在“人的生殖和发育”中,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父母;在“人体的呼吸”中,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在“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妥善处理好人体排出的废物,保持自然环境的稳定。
(三)注重优秀的品行示范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认为,教育靠训诫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偶尔的强制命令可能有效,但不能长久坚持下去。只有榜样的力量作用才是巨大的,且会持续更长时间。“4分钟跑完1英里”的故事更是有效地证明了榜样的强大作用。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一是要注重教师的率先垂范。“教,上所施,下所效”,作为一名生物教师,需要时时在学生面前展现出呵护自然、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和行为,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二是要注重学习共同体建设。有机地将“共生”这一生物界现象带入师生的共同成长之中。用“平行教育”的理念,通过集体的力量带动个人的成长,通过个人的成长促使集体的凝聚;用“和而不同”的理念,引导学生沿着符合自己的轨迹自主化成长。三是要注重学生的希望引领。用“前景教育”的理念,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明确成长的长期目标;在同学中选择一个学习、赶超的对象,作为奋斗的现实导向,促使学生时时保持旺盛的生机。如在“生态环境”一课中,引入最新的电影《流浪地球》。除了引导学生感受电影情节对情感的熏陶、价值的引领外,还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从现在、从小事、从身边做起,力所能及地美化教室、校园和自己的家;同时小组合作,设计长大后从事何种职业、采取何种方案和措施来爱护绿植、净化空气、保护地球、美化世界,有机地促使学生把科学的亲近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勇敢追梦的理想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四)增加愉快的学习情绪体验
笔者在与许多同事交流驾校学习经历时,都认为思想紧张(就怕出错)、目标单一(只为通过考核,拿到证书)、方法呆板(只会“认点”,不会应用)、情绪低落(操作枯燥,经常挨批),就会学得累,没有成就感。而最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表明,人在智力活动时,会自动对这些活动进行体验评价,而且总是优先于大脑皮层的智力活动。人只有在生存反应感到安全、情绪体验感到愉快的时候,大脑才能较好地发挥认知学习功能。因此,在生物教学中,除了知识的传授,更要通过“寓教于乐”的兴趣培养、“做学合一”的生活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幸福感、获得感。如在“认识酵母菌”一课中,借助视频“美食的诞生——面包是如何制作的呢?”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组织学生使用自己课前准备的食材,添加老师提供的“神秘配方”,体验一回当面包师的感觉。待面包发酵时,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神秘配方”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相关材料、数码显微镜观察及分析、小组讨论和展示等活动,完成对“神秘配方”——酵母菌的知识内化。课堂接近尾声,美食也随之出炉。在做、学、教合一的教学中,学生同时享受了知识和美食的双重大餐,实现了教学生活化和生活化教学的完美融合。
“理解教育的关键在于理解人,而理解人的关键又在于理解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让我们在积极心理学的引领下,更加积极地投入生物教学变革中,播种幸福,陪伴成长,完成与学生的生命同构。
参考文献:
[1]任 俊.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姚小燕.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杨海艳.积极心理學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旬刊),2017(2):234.
[4]田洪浩.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教育[J].中学生物教学,2015(24):37-38.
[5]谭永平.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外延与整体性[J].课程·教材·教法,2018(8):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