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连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更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能够更深层次的理解知识点。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为学生进行充分的深入教学,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参与度,提升教学有效性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不仅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更是对其他学科进行学习的基础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的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及文学修养进行授课,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及感性思維的发展。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科,相对小学而言知识更加深刻,教学结构也较为不同,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应通过自身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及文学理解能力的运用,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1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重要性分析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充分掌握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更要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改善其学习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更加着重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导致长时间内,学生对语文学科形成了较差的学科印象,认为语文学科其本质便是刻板、枯燥且需要大量知识记忆的,在这样的认知当中进行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难以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改进教学方式,通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有效的为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及理解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教学产生的刻板印象,引导学生在自身兴趣的督导下,积极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教学,更应通过引导学生透过知识表面,对其隐藏的内容及本质进行探索,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快乐,促使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 注重为学生传授思维方法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便应引导学生通过掌握提升思维的方式,积极进行训练,逐步完成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对思维方式渗透的过程中,应着重于实际思维能力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式便是观察法及联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观察法的应用价值,充分的观察细节,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所在,并通过自身思维能力的运用逐步解决问题。在现阶段教材中,部分教学内容便是通过作者对生活中发现的事物进行充分的观察所得,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法的应用,对文章内容及写作方式等进行学习,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在教学中,联想法的应用也十分重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感知到的事物进行联想,还能够通过学生自身想象力的发挥,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充分的场景代入。
例如,在对《三峡》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文章内容的描写,引导学生进行内容的联想和情境的代入,在想象中感受三峡壮观的景象,感受作者对大坝的观察和描写方式,并通过对文章的深入解析,逐步理解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思想和感情,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细致的解析,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通过自身脑海中构建的景象,在课堂中进行语言上的表达,帮助学生细化场景的同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充分的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强化。
3 发挥课堂的作用
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便是课堂中教师的讲解,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拓展思维能力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为学生构建良好教学氛围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还可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及组合,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法或在课堂中融入游戏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明朗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知识的掌握。学生在优秀的教学情境中不仅能够进行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还能通过良好的互动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进而或单人或小组对问题进行充分的探索,逐步寻找问题的解决方式。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不仅能够对自身思维能力进行充分的提升,还能够通过思维发散性的强化,构建良好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对《背影》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在教学导人多元化的环节,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创作时的文化背景及年代,引导学生代入到当时的年代背景中进行文章的阅读和学习。教师还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索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对知识的好奇和兴趣的驱使,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学氛围相对轻松且极为自然。此时,教师便可通过引入作者背景的方式逐步带领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解析,通过对其生平的简单介绍代入到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阅读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探讨,进行文章内容的交流和探讨,并对作者的表达方式及思想感情进行充分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通过讨论强化自身学习效果,更能够在讨论过程中,通过与他人思想产生碰撞的方式,逐步丰富自身思维,为学生构建能够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4 教师日常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4.1 明确好教学目标以及思维训练计划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教学目的是什么,并通过教学目标的指引展开教学活动。教师的主要教学目的之一便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实际教学内容及学生现阶段的发展和学习进度,规划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及教学内容设计。首先,教师应将教材作为基础教学大纲,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内容的拓展和延伸,针对学生现阶段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方式等进行教学内容的改进。其次,教师应明确教学方向,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解析,明确学生的优势及弱项进行正确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全面发展。再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进行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4.2 教师要发挥好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地,更是教师为学生构建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应着重于教材中知识的讲授,更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进度进行充分的了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合理的方式,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多种思维能力的运用,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解析,逐步进行解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思维能力能够进一步得到提升,并通过对知识的运用提升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在对《桃花源记》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便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其中的位置进行猜想,并对引发这一猜想的句子进行标注和表达。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对自身思维能力进行充分的运用,更能够为学生进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5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语文学科不仅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学科,更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应用的重点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多元化教学的灵活组合,针对实际教学内容及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促进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提升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何琴清,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8).226.
[2]付立站,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学周刊,2017,(18).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