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妈妈”来陪餐

2019-10-31 19:42吴舞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陪餐餐食保育员

吴舞

2019年4月,由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制定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规定》指出: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幼儿饮食管理关乎幼儿安全与健康,一直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园长,每日巡视,定期检查,监督保健老师制定科学的菜谱,食堂人员制作营养美味的餐食,班级教师、保育员管理好每日餐点,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确保幼儿在园吃饱吃好,是一项常规工作。《规定》出台后,我园立即行动,将原有的巡视、检查与现有的文件要求相结合,建立了我园的“陪餐制”,缩短家园距离,融洽师幼关系,推动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进一步完善升级,真正打造“舌尖上的安全与美味”。

1.谁来陪?

《规定》出台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很多人把它解读为校长、园长陪餐制。事实上,每个园区、每一餐都让校长、园长陪是不现实,也无法实现的。因此,对照文件要求的“相关负责人”,我们确定陪餐人员为园长、主管后勤的副园长、园区主任、后勤主任、保健老师。这些人员或全面负责幼儿园、园区工作,或主管幼儿伙食、食品安全、食堂工作等,他们加入陪餐有利于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同时,在家长自愿,并能提供相应健康证明的前提下,我们也定期邀请家长参与陪餐,共同监督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

2.怎么陪?

经过商讨,我们确定陪餐的主要流程为:10∶30~10∶40,食堂烧好饭菜后,陪餐人员进入食堂品餐,首先确认食品安全(主要关注是否煮熟)、营养搭配、菜品口味等,同时关注食堂卫生状况,工作人员操作是否规范,等等。在确认没有问题后,餐食开始分发到各个班级。随后,陪餐人员巡视各班分餐、用餐情况,听取班级教师、保育员、幼儿关于菜品质量与份量的意见。11∶10左右,陪餐人员进入其中一个班级和幼儿共同进餐,要求吃完一份饭菜,关注班级午餐管理情况、幼儿用餐习惯,观察当天幼儿用餐情况,听取大部分幼儿对当天伙食的意见。11∶50左右,陪餐人员再次进入食堂,关注各班的剩菜量,了解全园各班幼儿当天用餐的大致情况,结束后做好记录及评价,有问题及时反馈给保健老师和食堂工作人员。

3.陪什么?

“园长妈妈(行政老师、保健老师等)来陪餐了!”孩子们感到很新鲜,很开心,但是对于陪餐人员来说,“陪餐制”不仅仅是一起吃那么简单,还要重点关注:

(1)安全与规范。“陪餐制”的实施,是继“统一采购、定点配送”“专人验收”“阳光廚房”之后,幼儿食品安全的又一道保障,也是食品入口前的最后一道保障。作为整个流程的最后一环,它的实施意义在于能倒逼前面一系列环节的规范化。因此,园长要高度重视,要求陪餐人员对可能疏忽的“土豆发芽”“豆类不熟”“大块肉类里面不熟”等问题进行再一次排查,在安全上确保万无一失。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对食品配送、验收、储存,食物制作、留样,分餐和管理过程中的操作规范进一步进行监督。

2.营养与美味。在陪餐过程中,陪餐人员还要关注餐食的“色、形、味、营养”,色彩搭配是否能激发幼儿食欲,形状有没有太大不利于幼儿咀嚼,味道是否可口让幼儿喜欢,营养搭配是否能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可以辅助开展“家长品伙食”“我喜爱的美食推荐”“厨师技能比武”等活动,虚心听取孩子、家长、教师、保育员的意见建议,不断提高菜谱制定、餐食制作的水平。

3.习惯与修养。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是保证幼儿合理摄入营养的重要前提,更是幼儿身体、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班级幼儿的饮食习惯与班级教师、保育员的用餐管理密切相关,行政管理人员进班陪餐是对班级教师、保育员规范管理的无形督促,能有效促进班级餐食管理水平的提高。“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其实也是最好的示范,它有利于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用餐礼仪与修养的培养。如餐前洗手餐后漱口、不挑食不偏食、坐姿正确、细嚼慢咽、不高声谈论、不浪费食物、自觉整理用餐器具,等等,这些习惯对幼儿的终身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猜你喜欢
陪餐餐食保育员
漳州市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探究
幼儿园“陪餐”,怎么做才更有意义
推动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成长的有效路径探索
幼儿园“陪餐”,怎么做才更有意义
飞机餐调整,票价应联动响应
校长“择优陪餐”不宜提倡
谷城县庙滩镇南川中心小学:打造“领导陪餐”新常态
世界银行:可持续的学校餐食计划要避免“一刀切”
德国汉堡市将增加幼儿园保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