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学生对课程成绩考核方式的看法调研数据分析

2019-10-31 02:18樊慧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3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问卷调查

樊慧君

摘 要 成绩考核在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合理的成绩考核方式能激励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效果。高校转型成为应用型大学,教学目标发生改变,课程设置必然向实践性倾斜,因此原本的理论性课程考核模式已不能适应应用型大学的发展需求,本人对几所应用型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学生为本调查目前应用型大学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及看法。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成绩考核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526.5文献标识码:A

1调研总体情况说明

1.1调研对象说明

本次调研以上海杉达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应用型大学学生为主要对象。这几所高校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将这几所高校学生作为应用型大学学生对课程成绩考核方式的调研分析的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另外由于应用型大学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满足企业一线生产需求的大学生,因此实践性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本次问卷调查重点在实践性课程上。

1.2调查问卷情况说明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22份,经整理筛选有效391份,有效回收率为92.65%。调研者为大一和大二学生居多,人数分别为151人和156人,占调查人数总数的77.52%,其中男生188人,占48.08%;女生203人,占51.92%。

在有效问卷的被调查者中,所在学科为文科(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的有37人,占9.46%;工学113人,占28.90%;理学28人,占7.16%;管理学34人,占8.70%;经济学54人,占13.81%;艺术学76人,占19.44%;医学49人,占12.53%。

2调查问卷具体分析

2.1学生目前课程评定成绩组成形式(多种相结合)

对该校学生目前课程成绩内容组成形式进行调研,数据表明,目前课程评定成绩的主要组成方式为平时作业363人,占92.84%;考勤情況348人,占89%;期末考试346人,占88.49%;课堂讨论、发言等课堂表现、实验操作、期中考试或其他段考、期末考试、其他形式分别占70.59%、45.27%、70.08%、88.49%、8.44%。该项调查说明目前课程还是以传统的以平时作业、考勤情况、期末考试等方式来进行成绩评定。(资料来源:根据调查问卷整理得来)

2.2课程的成绩考核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认为有促进作用的325人,占83.12%;认为无促进作用的18人,占4.6%;认为不确定是否有促进作用的有48人,占12.28%。(资料来源:根据调查问卷整理得来)

2.3实践类课程的主要缺陷

调查数据显示,前三项学生认为实践类课程的主要缺陷分别是:认为教师上课方式与理论性课程无差别、老师和学生缺乏互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实践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与专业内容挂钩不紧密,占比分别为26.09%、34.78%、33.25%。具体情况见下表1.1:实践类课程的主要缺陷。

2.4实践性课程与学生期末成绩和期末考试的关系

(1)就实践性课程是否有必要提高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考核比重,调查数据表明,表示应该提高289人,占73.91%;表示没有必要提高44人,占11.25%;表示无所谓58人,占14.83%。(资料来源:根据调查问卷整理得来)

(2)就实践类课程是否有期末理论考试的必要,调查数据表明,认为有必要188人,没必要152人,无所谓51人,分别占比48.08%、38.87%和13.04%。(资料来源:根据调查问卷整理得来)

2.5实践类课程成绩给定需要加强的方面

对于实践类课程成绩给定,学生认为需要加强的方面主要为动手能力和操作的规范性,这反映了作为应用型大学,学生对动手能力和操作的规范性极为重视,希望实践类课程加强应用性、更具有实用性。

2.6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建议

对于实践类课程考核方式,学生认为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技能熟练程度考核与职业素养考核相结合是较为希望的考核方式,分别有248人和243人。

3问卷调查相关结论

(1)学生对成绩重视程度高,教师应利用好这把双刃剑促进学生习得知识。在课程的成绩考核对学生学习是否有促进作用的调查中,有83.12%的同学认为成绩考核对其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学生对成绩的重视就是一把双刃剑,益处是可以通过成绩的考核激励学生学习,可能出现的弊端就是学生过于重视成绩的高低而忽略技能的习得或者通过非常规手段获取。作为老师应好好利用这把双刃剑,通过成绩的给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正确渠道获取高分,并且掌握课程要义以及实践技能。

(2)目前课程考核方式相对单一,在目前课程的成绩评定是由哪些内容组成的调查中,92.84%的同学选择平时作业,88.49%的同学选择期末考试,可见调查学校的课程成绩考核方式较为单一,未能与应用型大学的课程设置和定位紧密结合,依旧采用传统课堂的课程考核方式,缺少过程性考核、学生自我考核以及团队考核等新颖的课程考核模式。

(3)实践类的课程考核方式和考核构成需改革。在实践类课程成绩的给定需要在哪些方面的调查中,80.05%的同学认为应该强调动手能力和操作的规范性,在对实践类课程方式的建议调查中,63.43%的学生认为应该将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说明目前已有的考核方式较为注重结果性考核,看重最后的期末分数,这种评分百分比的侧重,就未将过程性考核完全贯穿课程学习,一门课程学习的每个环节都是关键的,要想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应该增强过程性评价,在学习的每个关键节点都给予学生考核,将考试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 李曦雯.应用型大学物理实验学生成绩评定方法的改革[J].大学物理实验,2017(02).

[2] 徐英俊.对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系统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01).

[3] 荣瑞芬.技术应用型实践课程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1(14).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问卷调查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应用型大学开设新生研讨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