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峰岩 张玲菲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目标、原则和任务进行了深入阐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性发展的人才。文章以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于人的整体性成长方面作为出发点,提出“整体人”的观念,对当今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教育立场和创新的可行路径进行了探索与梳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内在动力系统的整体发展,革新教育理念、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改善思政培养措施,才可以在实际层面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综合成长的社会主义建造人员及领航人。
关键词 整体人 马克思主义人学 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行动指南,为新时代中国教育指明了新的工作目标、新的工作思路,准确回答了新时期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五大方面实践路径中提到“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因此改变重智轻德、片面发展个体的顽疾至关重要。将劳动教育纳入整体教育方针之中,基于促进人的整体发展根本任务,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勇于担当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整体人”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中央国务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中曾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而若想保证思政培养高效的成长,就需要依照人的本质,遵循人自身的成长规则。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人学以人为主体,在人的本质层面对人进行了系统地、较为详细的阐述,将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政培养进行探讨并相互联合其存在的自身本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必然性。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念探索更为正确、深入的解释,掌控其相应的本质含义,对促进院校思政培养方式的革新具有相当关键的实际意义。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关怀,不仅停留在道德的伤感与义愤的层面,也是建立在实践关怀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便是立足于实践,对人的本质进行探讨说明。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实质,仅可以依照人实际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掌握,既考察人的实质、理解人时需要以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出发点,来考察人的实质,归根到底“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人的实质存于无限开放空间维度之中,是一个虚无缥缈又实际存在的事物;人的发展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人在时间活动中来实现并展现人所具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征。
由此,“整体人”的概念便是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具体与抽象等多种二元对立状态的统一,同时也是理性和感性、物质性和精神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整体人”意味着人的本性的全面实现与回归,是人的本性的不断改变和发展。对“整体人”概念的构建,不仅能简单的理解为是一种逻辑推导,而且是对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的肯定与终极关怀,同时也是实现“教育本真”的重要根基。
2“整体人”观念视野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立场
2.1促进人内在整体性发展的教育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育德,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由此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提出了明确要求,既包含多维度的人才培养关照又有学生整体性的发展要求。高校思政教育所面对的人,哲学上对人的定义是能够自主纪录并自觉重演精神物的生命个体,其存在的范畴不单单是有着自我封闭特性的生命个体,而是存在于现实、活动的,有着自我需求和认知、具有内在整体性的生命个体。学生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情绪发展、道德发展、审美发展、社会发展、精神发展、动机发展、知识技能发展等是联系在一起的、存在于现实的、是活动的,任何割裂的发展都不能促进学生内在的整体发展。
由此,高校思政教育应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来“引导”和“激发”人自身的潜在动力来成长,关照学生个体发展各个维度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内在整体性的发展,启发人内在的实质、提升人的本质意义、推动人学识进一步的完善,最终实现以人的内在和谐统一的目标。
2.2坚持探索的教育立场
马克思主义人学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科学的、完整的人学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包括人的本质、人的发展、人的自由、人的价值、人的信仰等等,我国“以人为本”思想中对“人”有明确的具体的概念,即“人民”,“以人为本”即民生思想的体现,这与马克思人学思想体系有着深入的联系;2012年胡锦涛同志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次重要会议和講话中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字亦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当代典型应用。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与当下中国高校思政教育具体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化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变革,是中国独有的、中国特色人学理论的创新探索。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发展的最高等生物,人的成长为一个纷繁复杂的高等生命体系的运转以及完善的过程。所以,人的个体差异和不确定性因素使得我们无法有效的预判某一实践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这就令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了冒险性和不可控制性,施教者在进行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无法很好的引导正确方向,对于施教的效果是无法判断的,可能会产生难于预计的施教效果。为了能够正确的把握方向,在施教中需要拥有坚持探索的勇气来面对偶发情况的发生,站稳积极探索的教育立场,使用正确的决断处理不可控因素产生的情况,这些才是把握教育工作正确方向的必要元素。
2.3充分考虑情境性的教育立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包括社会经济情境、社会文化情境、个体精神情境、主体内在情境、人际互动情境等等,这些情境因素可大体分为外部情境和内部情境。首先,外部情景因素考虑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意为从现实生活情境中去理解“人”,人不是孤立的个体,个人的成长无法脱离社会生活和社会流动的情境,因此教育的情境具有唯一性,具有不可重复性和不可替代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须针准确把握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对象思想活动呈现出的新的特点,及时总结发展变化规律导向引入歧情境教育开展教育活动;第二,内部情境因素考虑人是自然的产物,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表现出各个维度的差异性,人同时也是社会的产物,在社会中具有不同的角色,由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须充分尊重个体差异,个性化定制,根据特殊情境或有意创设教育情境,优化教育效果。
2.4“实践的人”的教育立场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重点,马克思非常重视人的实践产生,他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感性的、能动的活动,人源于自然又超越于自然,马克思主义人学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把握和理解人。张曙光教授把人的生命分為肉体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既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实践的人”观念的延伸,也再次确定了人与社会的深刻联系。
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是实现人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人的精神实践活动。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有着丰富情感的、有生命尊严的生命体,每一个生命体的本质在改造和创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体现,其置身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不断丰富重构自我。教育者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彼此人生生命中共同享有的情感体验,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才能得到更好培育和发展,由此,高校思政教育既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社会实践活动,又是有着系统性、极具针对性的教育实践。
2.5“对话”、“交互”的教育立场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培育人才、塑造人才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在人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教者的内在发展需要施教者的激励和促进,人是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成长的,人与人之间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不断的认清个人所具备的本质,思政教育活动何尝不是一种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交往与对话。“对话”是师生关系具有的独特特点,“对话”不仅是言语上的交谈,更是建立在互信、互尊、对等基础上的心灵深处的相互理解,这是一种双向的关系,而非施教者的“独白”,施教者对受教者的“对话”、“交互”教育立场不仅仅蕴含着深刻的人学价值,也是实现教育民主化、平等化的重要条件,更是把尊重学生主体,引起学生内在认可和共鸣的基础。
3“整体人”观念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可行路径
3.1“大德育”培育模式
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点,结合自身的理解对人的教育进行了更深入的认识。学生是现实的人、实践的人与发展的人,要重视学生的劳动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所谓“大德育”培育模式是指以将高校德育从课堂中延伸到课堂之外为前提,进而将教育模式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理论延伸到实践,从科学研究延伸到情感体验,从道德说教延伸到道德行为改变,最终推行社会调查、志愿活动、道德修养学分制等教育实践,从根本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
杜威觉得,对人的道德素质培养需注重行为方面的培养,运用探讨,协商以及探寻的方式替换强制类的培养措施,来提升学生主体的道德思维能力。具体实现的主要途径包括团队辅导、谈心谈话、志愿服务等等。只有致力于构建“大德育”培育模式,才能更有效的培养出知、情、行“三位一体”的全面且高素质的大学生。
3.2学生工作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高校学生工作室是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思政教育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传播媒介、社会条件、体制环境的深刻变化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我们一方面要直面挑战来认真分析产生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勇于开拓创新、全面提升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
具体措施可表现为:指定分层、分类教育思想路线,针对不同年级段学生的特点指定对应层次的教育方式与思政教育目标;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开辟网络思政教育新阵地,促进思政教育、辅导、事务性服务等目标的实现。
实现学生工作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既要革新教育理念又要创新教育形式,既要夯实传统媒体又要占据先锋媒介,既要精细化管理又要精细化服务,既要推动显性教育又强化隐性培养,最终做好新时代的思政教育。
利用当今便捷的网络来推进德育教育的进程。网络提高了高校德育的广泛性和实效性,借助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发生的各方面大事,利用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及时的特点对大学生传播健康、科学、正确的信息,达到高校思政教育足不出户、多元化、现代化的教育方式目标,通过分析学生在网络上的动态来较为准确地把握住学生的思想特点,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模式
马克思主义人学注重的是如何正确把握人与社会联系的整体性成长方向,人需要破除单一社会联系的成长方式,改变并完善人与社会的多样联系,才可以在更广的范畴里获取更多丰富、有利的资源,来支撑人自身的综合性成长。高校学生的校园生活从本质的层面进行分析,其就是一种具有明显社区特征的群体性行为。高校社区作为学生生活的的环境,不仅仅是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娱乐、交往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主要场所,也是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实践场所,每所高校的社区环境都应努力打造成为一个公正、守纪、相互关爱的人文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