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领航 逐梦前行
——鄂托克前旗红色旅游创新发展之路的探索与实践

2019-10-31 02:30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鄂托克前旗培训基地红色旅游

地处祖国北疆,鸡鸣三省之地,无定河静静诉说着萨拉乌苏古老文明,明长城战火的硝烟还未散尽,红色革命的故事源远流长。这就是美丽的鄂托克前旗。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开辟的第一个根据地,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民族理论、民族自治政策的试验田,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摇篮。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以“建设内蒙古西部红色旅游集散中心、打造全国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为目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品牌、教育、旅游和经济价值,走出一条红色教育与红色旅游融合共生、红色资源与市场配置多元互补、红色产业与乡村振兴互利共享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科学布局 构筑西北地区红色矩阵

红色—是这片土地最美的颜色。鄂托克前旗把红色资源化为红色优势,把红色教育培训作为红色旅游发展的新引擎,着力建设全国一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按照研学、实训、拓展、体验的标准化要求,建成以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为中心,以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阳早寒春三边牧场陈列馆、城川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站陈列馆、王震井纪念园、马良诚顾寿山烈士纪念陵园、滴哨沟战场纪念园为补充的“1+6”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全速推进的城川红色教育集训中心、国防教育展览馆、青少年研学基地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人防应急疏散综合训练基地,正在成为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的重要依托。规划建设百年民族理论与政策展览馆和民族团结纪念馆,倾力打造全国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课件、必修课程,构建以城川为核心、辐射周边的红色研学、红色旅游发展格局。红色教育培训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列入全区十大红色旅游线路之一。

2017年7月,城川民族干部学院恢复建立;2018年11月,鄂托克前旗红色教育培训中心成立。如今,这片饱经革命烽火洗礼的土地上,遍地都是红色课堂,处处传递着党的声音,一个集点、线、面于一体的红色矩阵正在祖国西北大地崛起。

智慧引领 夯实红色旅游产业基础

加强红色旅游产业基础建设,是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支撑。鄂托克前旗积极完善红色旅游线上线下服务体系,优化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红色旅游的吸附力、带动力和辐射力。

线上,全区首个旗县级大数据中心落地建成,整合全旗红色产业数据资源,建设“i前旗”智慧移动平台,涵盖红色研学、红色旅游等8大模块70多项综合性服务,构建起红色文化旅游线上服务体系,实现基地建设可视化、红色教育数字化、旅游服务精准化。

线下,按照全国特色小镇的标准,全面改造城川红色小镇,加速推进民族文化博览园、城川寨子民俗村和红色影视基地等旅游景区建设,大沙头、上海庙欢乐大草原、水洞沟(北区)等现有景区品质不断提升,城川红色文化旅游区成功申报国家4A级景区,3条红色旅游公路全线贯通,敖镇通用机场通航,为红色旅游开辟空中跑道。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大幅提升了红色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寓教于思 打造共同团结奋斗的红色课堂

红色旅游具有不可比拟的教育宣传功能,担负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在这片红色热土上,100多名红色讲解员正在生动讲述着红色故事。

鄂托克前旗创新实物、实景、实例、实事载体,打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实践教学点,构筑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实践教学“四段式”培训体系,寓教于思、寓教于悟、寓教于行、寓教于乐,真正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从历史中、展陈里、书本上请到现实中来,让政策理论、理想信念、民族团结教育贯穿教育培训全过程,形成研学、培训、考评、发证等系统性流程,红色教育课堂更加科学、规范、专业。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先后被确定为3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和15个省级培训基地,2019年4月,列入中组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

一个干部群众“补钙充电”的新阵地,一张红色信仰的“新名片”,从这里走向全国。2018年以来,基地累计承接来自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9个省、110多个地市的干部教育培训班826期,研学团队7000多个,培训学员45万余人次,学员满意度达97%以上。

产业融合 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

红色旅游的立足点是全民共建共享。鄂托克前旗积极寻找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与产业富民的最佳契合点,探索形成“研学+旅游+商贸”的链条式产业格局,打造文化展示、产品制作、旅游休闲娱乐等业态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配套发展吃、住、游、购、娱和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圣火文化节”“马兰花节”“自驾车文化旅游节”,已经成为享誉周边的品牌节庆活动。红色文化与蒙元民俗文化体验、农畜产品生产销售、工矿企业参观调研互融、互动、互进,构建出红色旅游“热”起来、红色产品“火”起来、老区人民“富”起来的产业集群。2018年,接待游客突破110万人次,实现教育培训和红色旅游收入36亿元。

当地农牧民被紧紧吸附在红色产业链上,以农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红色文化产品为主的“城川寨子”旅游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配送,实现地方特色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同时,带动起导游讲解、物业管理、园林绿化、安全保卫等工作岗位20多类,衍生出实践教学点、红色研学户58家,红军餐、大锅饭、农耕体验120多户,80多家大中企业投入到红色产业中来。2018年以来注册小微企业500多户,带动1000多户合作社、农牧户和5000多农牧民就业创业,人均增收突破1万元。

红色的旗帜高高飘扬,红色的信仰凝聚力量。鄂托克前旗在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路上,一步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乘风破浪,不断突破新高度,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鄂托克前旗培训基地红色旅游
国外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认证实践的特点与启示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对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的启示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红色旅游
鄂托克前旗“德治”创新引领社会治理
蒙古族祭火仪式的传承与发展
内蒙古牧区草牧场“三权分置”改革试点调查报告:以鄂托克前旗为例
内蒙古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