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姗
【摘 要】 目的:分析静疗小组在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提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68例静脉留置针患者均为本病区2018年5月-2018年7月接收,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n=34)未采取静疗小组,研究组(n=34)则于静疗小组指导下实施静脉留置针,统计各组留置针固定不规范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在未注明置管信息、未以穿刺点为中心、小标贴未在隔离塞尾端、穿刺点遮挡和肝素帽未高于导管头端不规范发生率及满意度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静疗小组有助于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及使用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静疗小组;不规范事件
【中图分类号】R84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8-227-01
静脉留置针适用人群以长时间输液的成年人及婴幼儿为主,通过静脉留置针有助于穿刺次数降低,避免多次穿刺增加患者心理及生理压力,例如老年患者,由于患者自身血管韧性较弱,再加之多次穿刺致使穿刺部位红肿出血,所以,通常情况下采取静脉留置针[1]。静脉留置针对技术要求比较高,若护理人员未合理操作、未准确编制置管时间或者敷料出现卷边问题等,均会对固定效果造成影响,导致非计划性拔管,最终延误正常静脉输液工作的实施。所以,需进一步管理静脉留置针,明确具体固定规范,促进静脉留置针应用质量的提高[2]。基于此,本课题针对静疗小组在提高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以下是具体报告。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随机划分2018年5月-2018年7月本病区接收的68例静脉留置针患者,每组34例,对照组中,19例男患,15例女患;年龄18岁-65岁,均值(40.53±10.23)岁;研究组中,18例男患,16例女患;年龄20岁-64岁,均值(41.12±10.18)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静疗小组干预,由护理人员以自身医学知识及工作经验为依据,对穿刺位置进行明确,并对静脉留置针进行选择,采用常规消毒方式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将留置针肝素帽拧紧,并将保护套取下,紧握软座管及针座,进针角度大约是15°-30°,流入血液后将输液开关打开,通过无菌贴腹膜将穿刺位置覆盖好,并用透气胶布进行固定,与输液官腔内部注入3-5mL生理盐水,缓慢推注,于2-3mL时拔除针头,一直到封管液填充满官腔内部,采用小夹子加紧,将针头取出完成。
研究组则于静疗小组指导下开展,采取静脉留置针,由具备丰富经验及高学历护理人员组建静脉输液治疗小组,由其共同制定护理手册,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静脉留置针技术、理论知识等。详细操作如下:首先,穿刺前准确评估:主动与患者交流,对其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以输液时间、药物性质等为依据,对穿刺位置进行有效选择,一般情况下,避免桡侧穿刺;其次,围绕穿刺点进行离心式消毒,清洁范围为8cm*10cm,进行两次消毒,待彻底干燥后开展穿刺;再次,完成穿刺后,密封敷贴穿刺部位并固定,准确填写穿刺时间、日期等,落实各项操作并封管;最后,输液期间,对穿刺位置皮肤情况及导管是否通畅进行评估,如果穿刺位置产生堵塞、红肿或者管道位移状况,应立即采取有效处理对策。
1.3 观察指标
统计各组留置针固定不规范发生状况及满意度,留置针固定不规范事件包括未注明置管信息、未以穿刺点为中心、小标贴未在隔离塞尾端、穿刺点遮挡和肝素帽未高于导管头端。满意度判定:分值总计100分;分值处于80分-100分表示非常满意;分值处于60分-79分表示满意;分值处于6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滿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的分析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检验值为x2,若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留置针固定不规范发生状况
两组留置针固定不规范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满意度
在满意度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如下表2:
3 讨论
静疗小组指的是指导和管理静脉输液治疗的队伍,该团队组成成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较高的学历水平,明确每一项静脉操作步骤、技术及理论知识,且热爱自身工作岗位,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自愿学习新技术、知识等,能够主动参与至静脉穿刺留置针管理中。干预过程中,合理划分小组成员职责,并予以相应的模块[3]s:首先,由小组成员制定静脉留置针固定质量检查方案,对实际工作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如下:滴注速度、输液顺序、用药注意事项、管道通畅等;其次,调查目前留置针具体使用状况,调查内容如下:敷贴固定效果、穿刺位置、留置针使用次数、导管内回血等;最后,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并为患者讲解洗漱及活动期间需注意的问题,确保留置针使用质量。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在未注明置管信息、未以穿刺点为中心、小标贴未在隔离塞尾端、穿刺点遮挡和肝素帽未高于导管头端不规范发生率及满意度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静疗小组有助于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提高,确保良好的使用质量。
参考文献
[1] 毛杰云, 高芳. 持续质量改进干预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的效果[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11):171-171.
[2] 高艺桑. 影响住院患者留置静脉针依从性的质性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8(23):151-154.
[3] 韦秋芳. 静脉治疗连续护理小组在规范感染科静脉留置针应用中的作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 3(11):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