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智晓
【摘 要】 目的: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采用音乐护理,探析对缓解患儿血管痉挛的应用效果。方法:入组48例早产儿PICC置管中出现血管痉挛患儿,符合随机原则,选取时间2018年1月~2018年12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24例;常规护理+音乐护理)和对照组(24例;常规护理),将2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2min疼痛评分、3min疼痛评分、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前疼痛评分、血氧饱和度对比对照组患儿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采用音乐护理,可明显缩短患儿血管痉挛时间。
【关键词】 早产儿PICC置管;音乐护理;血管痉挛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8-173-01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常用,属于静脉输液通道,临床特点是可靠安全及耐高渗、可长期留置,可有效保证新生儿静脉给药、营养支持,但是,临床实践发现,置管期间,风险依然存在,最为常见的送管困难诱发原因是血管痉挛[1]。临床分析发现,给予早产儿PICC置管中出现血管痉挛患儿加强护理干预可促使患儿紧张情绪缓解,可明显改善患儿血液循环[2],可明显改善患儿心肌供氧,可促使患儿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情况明显降低,可促使患儿焦虑情绪明显改善。本组选取56例患儿且深入分析了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采用音乐护理对缓解患儿血管痉挛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自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随机选取早产儿PICC置管中出现血管痉挛患儿,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均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患儿胎龄28周至35周,中位胎龄32周,体重在900g至2000g不等,中位体重1500g,男女比18:10;对照组患儿胎龄29周至34周,中位胎龄33周,体重在1000g至1900g不等,中位体重1400g,男女比17:11。统计学分析2组患儿入组数据,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24例;常规护理):利用美国犹他公司生产的1.9F单腔PICC导管进行常规置管,给予PICC置管中出现血管痉挛患儿实施安抚奶嘴处理,给予痉挛血管上方皮肤按摩操作等。
观察组(24例;常规护理+音乐护理):其中常规护理方法同上,音乐护理措施是选择50分贝、温馨舒缓的胎教音乐来促使患儿情绪穩定,间隔播放时间是2min,至音乐播放完毕。
1.3 效果评估[3]
利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统计2组患儿疼痛评分,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办法
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率),存在统计学意义评定标准:P<0.05。
2 结果
分析发现,对比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干预后2min疼痛评分、3min疼痛评分、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明显更优且差异明显(P<0.05);2组患儿干预前疼痛评分、血氧饱和度对比结果为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音乐护理在临床上属于符合新医改要求的新型护理措施,利用有益于患儿身体健康的音乐来为患儿提供一个有利于精神、身体、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护理环境,促进患儿机体康复,临床分析发现,音乐护理机制主要集中在物理共振及神经内分泌调节方面,可反映患儿身心需求及音乐联想[4],可应用于患儿整体护理中,主要方式是背景音乐,可促使患儿交感神经系统活动明显减少并增强患儿副交感神经活动,促使患儿在手术等应激状态下呼吸平稳、血压稳定、心率稳定等,对各项操作顺利完成起到积极作用,可通过影响患儿体内内啡肽等物质释放来发挥镇静及催眠作用。对于不能顺利利用语言交流的患儿而言,通过舒缓音乐治疗可分散患儿注意力并促使患儿躁动及焦虑情绪明显减少[5],促使患儿可以提升临床疗效。
音乐护理属于身心护理手段,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患儿体内儿茶酚及内啡肽等物质释放来促使患儿情绪稳定、心情放松,可明显缓解患儿血管痉挛,可促进患儿疾病恢复并促进患儿生长发育,可最大限度发挥PICC置管疗效并促进患儿预后明显改善。
音乐护理具有诸多临床优势,投资较少、操作简单,具有客观性,没有不良反应,不存在禁忌症,属于辅助性护理措施,可促进患儿心理健康及生理健康,推广价值较高。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出现血管痉挛采用音乐护理,效果理想,可促使患儿身心健康,可促使患儿血管痉挛明显缓解。
本组研究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2min疼痛评分(2.01±0.857)分、3min疼痛评分(0.46±0.515)分、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9.56±1.101)min明显更优。
综上,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采用音乐护理,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缩短患儿血管痉挛时间,可明显改善患儿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本组研究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探析,通过实施多样本、长时间研究来促使本组研究更具有临床指导及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潘迎洁, 段秀珍, 吕俊英. 早产儿PICC置管致胸腔积液7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护理与康复, 2017, 16(2):165-167.
[2] 吴丽晓, 陈赢赢, 韩紫敏. 早产儿经PICC置管导致胸腔积液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6, 31(13):1237-1239.
[3] 盛玮青. 早产儿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上海护理, 2016, 16(8).
[4] 宋祥芳. 精细化管理护理方法在早产儿PICC置管维护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24):233-234.
[5] 吴玲, 高尚亚. 舒适护理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