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患者堵管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

2019-10-30 18:49刘月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8期

刘月

【摘 要】 目的: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患者堵管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2月的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患者,对10例患者PICC导管堵塞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有10例患者PICC导管出现堵塞,经过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预防和护理,有8例患者再通,2例患者拔出PICC导管。结论: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置管,提高穿刺的水平和技巧,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进而不断降低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堵管;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8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8-171-0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肿瘤、慢性病等患者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并且这种治疗方式也是唯一可以由护士进行操作的。虽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临床上的效果比较显著,但是长时期进行导管,会使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比如: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感染,严重威胁了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严重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其中,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導管堵塞,为了更好的提高护理效果,本次研究对在PICC置管中出现导管堵塞的1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提出应对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目标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患者。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在19-9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2.9)岁;穿刺部位:贵腰静脉有25例(50.0%),正中静脉10例(20.0%),头静脉15例(30.0%)。主要采用的导管是巴德三向瓣膜,规格为4Fr。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研究内容阅读之后,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监督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经研究发现,导致PICC导管出现堵塞的主要原因有:穿刺、置管技术操作不够娴熟、插管不到位、冲封管技术没有合理适应、导管体外端扭曲、打折等。经过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第一、成立PICC护理小组,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进行培训和指导。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使每位护理人员均可以掌握置管的各项流程,提高技术的专业水平[2]。在穿刺时,一定要放慢穿刺动作,对穿刺的角度和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另外,还要对送管和退针的时机进行严格的把控,使穿刺可以一次成功,减轻患者的痛苦。第二、选择正确的血管穿刺,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的管腔都比较粗、直,但是贵要静脉的静脉瓣比较少,而肘正中静脉比较大;头静脉前粗后细,高低不一样,在送管时相对比较困难。第三、正确掌握的冲封管方法。一脉冲式正压封管技术为主,输液前和输液后都要用20mL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之后再用125 U/mL的肝素液10mL将封管正压,为了确保导管内全部为肝素液,其封管推液的速度一定要大于拔针的速度[3]。在冲管过程中,以脉冲式冲管法为主,每个1s推注0.2 m L,直至冲管完成,这种方法由于在血液中可以形成一个漩涡,所以可以将残留的药液全部清洗干净,避免处于封闭状态。第四,对导管妥善固定。导管一旦扭曲打折,其阻塞部位一般为导管的体外,所以及时解除打折或者是调节患者的体位可以消除导管堵塞的情况[4]。

1.2.1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导管堵塞的情况,将其分为两个标准:① 部分堵塞:可以将其输入液体,但是不能抽出回血,表现为流速减慢、局部出现疼痛,在冲洗的过程中会存在阻力,甚至出现渗出的现象;②完全堵塞: 不仅不能输入液体,而且也无法抽出回血。

2 结果

共发生堵管10例,占20.0% 。其中贵腰静脉置管有6例,正中静脉置管3例,头静脉置管1例。有8例患者及时处理之后,2例患者拔出PICC导管,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对于恶病质患者来讲,需要用静脉的形式给予化疗药物进行化疗,在临床上一般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痛苦,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依从性[5]。但是长时期的置管会使导管出现堵塞,增加患者的负面情绪,无法保障治疗的效果。因此,本文通过对导管堵塞的10例患者患者分析可知,其主要影响因素就是穿刺、置管技术操作不够娴熟、插管不到位等,根据其原因制定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就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可以熟练掌握置管的所有流程,提高其维护技术的水平;技巧及维护技术提高其以此来更好的预防异常情况的发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正确选择血管穿刺,减少送管困难现象的发生等,可以有效预防各种异常的发生,降低导管发生堵塞的概率。有相关数据显示该护理对策起到实质性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董丁.肿瘤患者治疗期PICC堵管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饮食保健,2018,5(13):13-14.

[2] 魏琴,王晶,周贵香, 等.运用"1+3管理模式"预防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堵管的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6):810-812.

[3] 张春晓,赵世娣,任国琴, 等.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期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37(3):505-509.

[4] 周来凤,花艳红,王海燕.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堵管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4):3744-3746.

[5] 王莉莉.1例PICC药物堵管原因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