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9-10-30 18:49曹欢欢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8期
关键词:康复效果脑梗死

曹欢欢

【摘 要】 目的:分析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分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行为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将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情况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对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促进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对护理满意度更高。

【关键词】 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8-157-01

脑梗死主要是因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异常或是血流病变进而引起脑部供血不足的神经性病变。当前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脑梗死患者存活率得到提高,大部份脑梗死患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运动功能受限,影响其生活质量[1]。此次研究采用行为护理措施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分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2.89±7.14) 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0-81岁, 平均年龄 (61.33±8.75) 岁。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予以对比,组间差异性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一定可比性。此次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及家属均知晓主要研究措施,都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都符合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相关临床诊断标准,通过头颅CT或MRI进行检测确诊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发病时间<24h。

排除标准:无法正常沟通,精神异常,无法全程参与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从病房环境、护理服务、用药指导、生命体征监测、加强保暖、饮食护理等方面着手。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措施,办法如后。

(1)脑梗死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引导患者加强体位训练,减少典型屈肌或是伸肌痉挛的发生。引导患者多采取侧卧位,侧卧位时对患肢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免形成压迫,不利于血液循环,侧卧位时手掌心保持向上姿势。当处于仰卧位时引导患者将肩上抬并尽量往前方挺,有利于上肢可自然进行伸展,手握成空心拳姿势;在患肢的下方铺垫上软枕头;定期调整患者体位以免形成压疮或是发生挛缩。

(2)在护理时主要采取从近至远、从大关节至小关节的被动按摩顺序,并在此过程中引导患者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以及足部进行运动功能训练,每天训练2次,每次15-20min。最后由被动训练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中,以坐位、坐位站起、站立、行走、转移、上下楼梯、拾物等各方面进行训练,有利于改善患者各关节活动功能以及肢体运动能力。

(3)因脑梗死具有发病急的特点,患者无良好的心理准备,在脑梗死后还存在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大多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其加强交流,有针对性的给出心理疏导,改善其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4)患者出院后,采取电话随该的方式对其进行跟踪随访,起到对患者进行监督的作用,并有针对性的对患者相关疑问进行解答,并根据患者病情情况,给予患者运动训练相关计划。

1.3 观察指标

(1)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运動功能情况进行对比。此次对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所使用的评估量表为Fugl-Meyer评分表,主要对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情况、平衡功能情况、肢体感觉康复情况以及各关节活动情况来予以评估。

(2)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进行对比。此次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使用我院自行拟定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满意为100分,满意90~100 分;基本满意60~89分;不满意低于59分。护理满意度是满意与基本满意的总和。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对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包版为SPSS19.0,百分率用(%)代表,经(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代表,经(t)检验,P<0.05代表组间对比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ugl-Meyer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估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3 讨论

脑梗死因局部脑组织出现软化,并存在缺血性坏死因素而引发,一旦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将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造成影响[2]。行为护理指主要是行为调整、行为护理措施的开展,主要以行为医学与行为科学作为主要指导,对患者进行一系列行为护理措施。

综上,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具有确切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更高。

参考文献

[1] 杨文萍,蒋萍,苗丽竺.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2):247.

[2] 万正英.行为综合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预后康复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01):189-190.

[3] 张冬梅.行为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1):279-280.

猜你喜欢
康复效果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穴位帖敷中医护理干预
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疼痛控制护理有效促进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评价
整体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探讨早期介入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参芎龙蝎汤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