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的作用探究

2019-10-30 11:19施亮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0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作用小学语文

施亮

摘 要:教材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素材却并未唯一素材,现代教育背景下应提倡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也是现代语文教育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将国学经典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有利于开发学生心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素养,强化他们的表达能力。为此,本文笔者总结实际教学经验,就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用

没有文化底蕴的人,内心是干枯的,种不进去东西,有文化底蕴的人,内心的土壤是温和的,毎接收到一个种子,都会长成一棵小苗。

一、启迪学生心灵

我国一直被世界成为“礼仪之邦”,《弟子规》《三字经》是基本的言行规范;《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曾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对学生心性的良好培养。今天的孩子张扬自我,很多时候缺少该有的内敛和礼貌,所以在学习国学经典的时候,引领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化礼仪,潜移默化之中孩子慢慢地就能知书达礼,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明理厚德。正如著名学者南怀瑾所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我们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应该是流淌在孩子们的血液中的。随着孩子们学习国学典籍,他们能用背诵过的语句来解释、比照、规范自己的言行,游戏时“谦让有度,虚心隆礼容天地。”的相互谦让;读书时“持之有故,言之有理。”的思考交流;立志时“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远大磊落。文化的传承正是为我们民族的下一代成长塑造好的品性与习惯的重要一步。

二、激发学生兴趣

国学典籍中蕴含着大量的优美诗词、名言慧语,涉及的历史故事,打开了孩子们了解祖国历史,感受文化之美的大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徜徉其间,如春风拂面,甘之如饴。另外小学阶段是孩子记忆的最佳时期,背诵很快,记忆长久。“少时学的好比石上刻的”,受益一生。可以意识地加大学生接触经典国学、优秀古诗文的背诵量,用讲故事的形式,一点点引导他们的兴趣。当学生开始喜欢古诗词,进而喜欢祖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时,可引导他们看《诗词大会》《朗读者》这样的文化节目,并乐于参与其中答题。这样学生除了喜欢传统文化知识,对语文的热爱也大大增加,愿意上语文课,课上愿意表达自己,与同学分享。升入初中后,这些孩子语文学习普遍省力,成绩优异。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徐特立强调“教书育人”,其实教師还是一个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职业。而我们从注重传授知识本身,到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的转变,也就是关注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的思考与实践。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其中“深厚的文化素养”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大量的积累、鉴赏、理解与运用。中国古代文明很多都是有文字记载的,诵读经典名作,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知晓方方面面的道理,而且使小学语文的学习得到有益的补充,从而提升自身的语言文字素养。“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弟子规》)除了使学生明白“信”的道理之外,其中的“苟”字,是“如果”的意思,而这个字将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多次出现。《千字文》中“川流不息,渊澄取映。”“临渊履薄,夙兴温凊”等句子让学生对“川流不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样的成语增多了理解;“见贤思齐”究竟是什么意思,是从哪里来的?读了《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生自然就会明白了。《笠翁对韵》中“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这些经典语句的积累,对仗、叠词的使用,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读这些经典读物,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怕是很难有机会弄懂这些的。

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经典的学习:利用早自习学生刚刚到校的时间进行晨读,把1-5年级应该积累的经典诗词文章编辑成PPT,每天早晨由晨读小当家带领学生高声诵读;每天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由学生自己主持汇报,汇报内容也是日积月累的诗词文章经典语句;语文课上除了教材内收录的篇章之外,还会在讲解时引入同一主题的诗词或是同一诗人的诗作,以加大学生的诗词积累,提高鉴赏能力;每天晚上,学生背诵一首诗词到微信小组群汇报,小组长检查督促。经过一系列的活动,加上日久天长的坚持,学生的积累量明显增多。

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国学经典的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文章或有故事,有主张;有情怀,有美感,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就会引用或活用经典句子。比如在一次统考中,语文作文主题是“友谊”,学生当堂作文中出现很多精彩的语句:“曾被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般的情谊深深感动过,也曾被韩愈、贾岛的惺惺相惜动容过,甚至为《生命的药方》中艾迪与德诺的不离不弃心头有温暖蔓延划过,不禁细品:友谊是什么?”再比如“携一缕清香,在记忆的无限苍穹上,漫无目的地翱翔。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看冬雪夏雨,春华秋实;看有你们陪我走过的,似水流年。”“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友谊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无论是在僻静的乡间林荫,还是在喧闹的繁华都市。”自从加入了国学经典的学习之后,学生写作不打怵了,文章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精彩语句,被老师和学生们争相传阅,学生写作的热情和能力都大大提高了。

北大中文系教授卢永璘认为:学国学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但现阶段小学语文教材中国学经典含量不够,每册书仅有一到两篇左右。教师在教学中又容易避重就轻,一带而过,造成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少得可怜,再加上各种各样的课外班学习大大占据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使他们离祖国的文化经典越来越远。

结语

国学经典是我国的文化精髓,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价值会在若干年后显现出来,不能只为眼前的成绩忽略了根基的教育,国学经典学习要从娃娃抓起。

参考文献;

[1]于四伟.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0):248.

[2]李灵玲.小学语文国学选文的特点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S3):126-128.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作用小学语文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