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通 李湘 罗佳 楚媛媛
摘要:城市技术的进步、物质资源的充备、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落后的农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选择去经济发展靠前、物质资源更丰富的大城市去打拼。这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涌现。所以本文主要结合当地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来提出相应的教育新策略,以帮助当地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策略;身心健康
一、精准扶贫下蒙泉镇留守儿童的现状和问题
蒙泉镇位于湖南常德石门县南端,1995年撤区并乡时,由原夏家巷、白洋湖、盘石、花薮“一镇三乡”合为一镇,取北宋黄庭坚所撰“蒙泉”。镇面积为235平方公里,人口数为62934人,其中0-14岁的儿童人口有12012人。留守儿童的比例也不在小数。根据此次调研活动的100名具有代表性的留守儿童数据统计显示,当地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情况为:父亲单独在外的占统计人数的43.6%,父母双方在外的占28.2%,父母在外打工三个月以上回来一次的占51.3%。统计的儿童中成绩优异者占38.5%且对学习感兴趣,学习态度为一般的人数占53.8%。感到孤独时会自行解决的占87.2%。遇到困难会寻求老师和家人的占33.4%。留守儿童,是一群受到地区经济差异影响最大的一群弱势群体,虽说现在国家精准扶贫越来越到位,也大力发展乡镇的美丽建设,使得有一部分人愿意回到乡镇工作,降低了一定的留守儿童的比例,但是大体的人口外流趋势仍没有很大的减少。由于父母不经常在家,就会出现一些家庭教育的缺失、儿童性格的孤僻、遇事不愿与家人沟通的情况,从而导致很多事情在选择和决定上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生活学习中、行为习惯等方面给学校德育带来了诸多问题。
1.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形成道德思维和道德行为的一个最关键和原始的时期。父母作为孩子的首要任课老师的长期缺位,孩子得不到正常的关爱、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儿童的委托监护人大多是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直系家长。他们大部分缺少文化和科学的家教方法。要么表现出“隔代亲”的宠溺、娇惯,要么表现出不是自己的孩子”管不了的无奈和放纵。长此以往,导致留守儿童的家教缺失[1]
2.现在是电子科技社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很多电子产品在少年儿童那都是不受限制的。这就导致少年儿童会受到网络上一些不好风气的影响,从而不利于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如有涉黄和暴力的电影、电视剧和电子书籍、反社会心理的言论、电子游戏的沉迷等等。这些都是危害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和道德思维、行为发展的因素。
二、应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新策略
1.教师资源的优创设计,由于乡镇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们要合理的利用教师资源。针对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生一师的人生辅导老师政策,即用老师来代替留守儿童内心所缺失的那部分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扩大教育范围,而不局限于知识的教学,也要更加致力于道德思维和道德品质的教学。具体实施就是农村教师下乡辅导课的形式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在校期间负责教师又可代替家长的职务参与学生的家长会议以及相关需要家长参与的相关事务。考虑到师资力量的不够相对留守儿童的庞大上,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创新方法。
2.构建信息科技技术普及小组为家庭高龄监护人普及互联网技术和高科技产品。此小组专门负责给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普及相应的互联网技术,如qq、微信、智能手机的使用,这样就可以让学校更为方便的管理和联系家长。构建父母、高龄监护人、学校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学生、老师、家长可以更加实际有效的了解相互的情况,从而更好的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季天姝.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工作新思路[J].学周刊,2018(4).
[2]刘俊生,何炜.从参与式扶贫到协同式扶贫:中国扶贫的演进逻辑——兼论协同式精准扶贫的实现机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12):205-210.
[3]王怀勇,邓若翰.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的法治路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5(3):134-146.
[4]陈义媛.精准扶贫和农业产业化双重背景下的产业扶贫:实践与困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2):5-10.
[5]赵敏.中国精准扶贫创新机制研究[J].学术交流,2019(5):124-130.
[6]方迎风.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增长与减贫效应——基于中国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9(1):15-25.
[7]谢治菊.大数据驱动下的教育精准扶贫——以长顺县智慧教育扶贫项目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18(1):43-52,75.
作者簡介:李通(1999.06-)男,湖南永州人,本科在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楚媛媛(1990.07-)女,湖南岳阳人,本科,助教,从事工作:专职辅导员。
指导老师:柳芳(1993.01-)女,湖南长沙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新闻传播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