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分期治疗促进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9-10-30 02:13李剑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8期
关键词:药物治疗

李剑

【摘 要】 目的:探讨在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针灸分期治疗对于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的方式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n=33)和参照组(n=33),分组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显著高于于参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结果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期针灸治疗在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骨折愈合速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针灸分期治疗;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8-140-01

骨折是目前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于交通行业的迅猛发展导致骨折人群逐年增加,胫骨中下段骨折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的骨折。胫骨中下段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特点,骨干周围软组织较少,肢体末端血液供应较差,因此在骨折受伤后易出现血液供应障碍,造成骨折不愈合或感染的情况[1]。所以对于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调查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6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6例作为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选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选取方式为随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参与本次调查的66 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3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共计19例,女性患者共计14例,患者年龄在19岁-61岁之间,平均年龄(49.3±2.9)岁;参照组男性患者共计21例,女性患者共计12例,患者年龄在22岁-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1±1.3)岁。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不具有对比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方法如下:选用愈伤灵胶囊(生产单位: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3021153,2010-08-02),用法用量:每天3次,每次6粒。

给予研究组患者针灸分期治疗,具体方法为:骨折愈合过程可分为3期,术后1-7天为早期,术后8-28天为中期,术后28-56天为后期,治疗原则:早期以调神止痛和行气活血为主,中期以舒筋活络为主,后期以补肝益肾为主;早期选取百会穴、太冲穴、血海穴、内关穴,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对皮肤进行消毒后,选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百会穴和内关穴以捻转补法行针,血海穴和太冲穴以捻转泻法行针;之后使用电子脉冲治疗仪与患肢连接,并将血海穴接入正极,将太冲穴接入负极,频率为2Hz,并根据患者忍耐程度调整电流强度;中期选取阳陵穴、丰隆穴、阿是穴,阳陵穴以捻转补法行针,丰隆穴和阿是穴以捻转泻法行针,并将阳陵穴接入电子脉冲治疗仪正极,阿是穴接入负极,频率为2Hz,电流强度根据患者忍耐程度调整;后期取侧卧位,选足三里、膈俞、大杼穴、肾俞穴、阿是穴,其中足三里、膈俞、大杼穴、肾俞穴以捻转补法行针,阿是穴以捻转泻法行针,肾俞穴以2cm的艾条进行温针炙,每个穴位炙3炷。

1.3 疗效观察和评价

1.3.1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有效)/总例数×100%。

1.3.2 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66例患者所有数据均行SPSS19.0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技术资料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差异为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研究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参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结果说明具有对比意义(P<0.05),见表1。

2.2 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44.27±3.55天,参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50.11±4.08天,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数据对比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胫骨中下段骨折作为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骨折之一,该病多压砸、打击、冲撞、跌倒等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2]。由于骨折易使滋养动脉断裂,同时胫骨的血液供应不如有较多肌肉包裹的骨骼充足,导致骨折愈合一般较差或时间较长[3],因此患者一旦形成该病将会对其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目前临床中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式游很多,但是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预后影响也有所差异[4]。据相关资料显示,针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治疗采用针灸分期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针灸分期治疗是将骨折愈合阶段分为3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其治疗宗旨为:早期调神止痛、行气活血,中期舒筋活络、接骨续筋,后期强筋壮骨、补肝益肾,该治疗方式在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手术疗效方面、缩短病程方面具有显著疗效[5]。本次调查特选取了66例我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针灸分期治疗的研究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相比于参照组更具优势,再一次验证了针灸分期治疗在促进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方面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实施针灸分期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缩短骨折愈合周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建华,马荣华.针灸分期治疗促进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的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108-109.

[2] 何旭.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针灸分期治疗的促进效果[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12):73.

[3] 刘重阳.针灸促骨折愈合的应用研究进展[J].特别健康,2018,(20):269.

[4] 张素敏,张建辉.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v.16;No.379(11):52-54.

[5] 金晓平.中医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J].健康之路,2018(3):230-230.

猜你喜欢
药物治疗
消化性溃疡合并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研究新进展
卒中后神经相关并发症的中西医药物治疗进展
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不同治疗方案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