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困·扶志·强能”三维立体资助育人模式的建构研究

2019-10-30 03:15竺巧云卢尧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扶志资助育人模式

竺巧云 卢尧

摘 要: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能力需求的全面而充分发展的过程。扶贫、扶志、强能的有机统一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归宿点。基于此,结合独立院校的办学特色,构建三维立体资助育人模式,应实现从物质认定到需求认定、从无偿资助到多元化的“资助包”制度、从单一到多元的资助体系的三大转变,建构精准的济困型资助体系;以励志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精神资助的主要内容,将其贯穿于资助的全过程;坚持分群体、分层次的原则,搭建学习能力训练、职业能力训练和就创业能力训练三个平台,构建“模块+平台”的强能育人模式。

关键词:济困;扶志;强能;资助育人;模式

中圖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5-0143-02

自2007年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建立以来,逐步形成了以国家为主导、以高校为主体、以社会为补充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基本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全覆盖。同时,随着社会矛盾的变化,高校资助工作的主要矛盾也转换为学生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高校资助工作亟须建立“受助者需求”驱动下的物质、精神、能力全面发展的立体式资助育人模式,以求实现受助者成长成才、幸福感的提升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一、建构“济困型”资助体系,精准对接物质层面的需求

随着十年国家新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学院资助工作实现了“三大转变”,基本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覆盖”,逐步实现贫困生物质层面需求的精准对接。

1.实现从物质收入认定向需求认定的转变,建构精准的资助工作机制。根据个人申请、班级民主评议、二级学院初审、学院审核四级评议方式基础上,开展主题定向式走访,实现不同需求类型的认定。同时,注重消费大数据背景下的隐性资助路径的探索,实现资助的人性化。

2.实现从单一到多元的资助体系的转变,加大学院资助和社会资助的力度。加大学院事业收入提取比例,丰满资助内容,资助项目更显“立体化”,实现资助体系的多元化和层次性,逐步实现了“资”与“助”的有机统一。

3.实现资助方式的转变,实现无偿资助、激励性资助与有偿资助的有机结合。加大有偿资助的投入,尤其是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有偿资助项目,转变纯粹依靠无偿资助带来的“等、靠、要”心理,根据不同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个人的需求和能力特征,逐步形成“贷+助+补+免+勤”“助+奖+勤”“贷+助+勤”不同组合的“资助包”,实现“输血型资助”向“造血型”资助的转变。

二、建构“扶志型”资助育人机制,实现德性拥有的满足

扶贫要扶志。资助工作要秉承“他助不如自助”的理念,将德育融入工作的全过程,实现“扶志育人”路径多样化,实现育人工作“三走进”(走进寝室、走进教室、走进家庭),在“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环境,增强人文关怀和生命观照,促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健康品格和个性。

1.加强励志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培育诚信意识和契约意识。其一,实现育人活动的全过程。将其融入到大一迎新入学教育、贫困生认定、学贷款签约、征信知识讲座及毕业生诚信还款的活动中去。其二,树榜样,发挥典礼文化的育人功效,建立朋辈群体的互助工作机制。以国家奖学金、自强之星等评选活动为载体,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微博、迎新网等平台功效,举行“毓秀风华”颁奖典礼,发挥“朋辈群体亚文化”的功效,建立“学导制、班助制”等帮传带的工作机制,引导励志成才。其三,践行与志愿者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发挥“学院团委—二级学院团总支—班级团支部”三级学生组织的功效,以“雷锋月、感恩月、爱心募捐、三下乡”为活动契机,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其四,启动“行走计划”。以“访情递爱、践行师德、促新工作”为主题,分别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困难学生进行家庭走访,增强学校与受助学生家庭的“直面”交流,收获感恩心。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健康人格和个性。注重特殊困难学生学业、生活、心理“三维度”的关注,坚持“动态管理、定期关注、全面关怀”的原则,实现“点面”结合工作方式,实行“心理课程、普测、活动月、一对一的心理咨询”交叉渗透的工作模式,建立“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的多级管理与服务工作队伍,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需,建立有效的心理预警工作机制与良性工作循环,在实现“经济脱困”的同时,帮助其“心理脱困”。

三、积极建构“强能型”资助育人模式,满足受助者自我实现的需求

实现受助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资助工作的最终价值依归。资助工作要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分群体、分层次”的原则,建构“模块+平台”的发展型资助模式,搭建“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创业能力”的训练“三平台”,服务于不同群体的发展需求。

1.搭建学习能力训练平台。其一,开拓专业技能项目。通过设立课程培训项目,免费开设外教口语、计算机、口才学等实用技能课程,提升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开展不同专业的技能大赛,强化专业知识;通过成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开展考证、技能培训活动,培育专业技能。其二,拓展科研竞赛项目。为更好地鼓励学生培养科研创新精神和能力,建立发展性资助体系,鼓励学生以“立项”形式,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学术论文撰写、科技产品的设计及专利的研发,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鼓励不同专长的学生组队参加国家、省级竞赛,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其三,发展国际交流项目。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使命担当的人才,积极推荐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出境交流,参加交换留学项目。通过校际文化交流、专业学科交叉学习,体验异地文化,提升国际思维水平。

2.打造社会能力训练平台。第一,探索发展性勤工助学资助模式,形成特色的“三自教育”的学生自组织育人模式。其一,专门成立由贫困生构成的“学生助理联合会”。以“学工事务中心、就创业服务部、助理发展部”为组织架构,根据学工职能“党建、帮困、奖惩、宿管、就创业、日常管理”工作为模块,下设“党员之家”“就创业服务队”“宣传策划、财务、外联、组织部门、第三大队”等机构,积极探索“团队化、项目化、制度化”的工作模式,经过项目执行、活动策划、组织工作等系列活动,提高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等能力和素养,打造一支精学业、强能力、高素质的“三强型”受助生干部工作队伍。其二,培育一支以退伍学生为主体的军事化管理、组织和纪律性强的干部领袖型队伍——“第三大队”。其以“军魂筑资”为文化内核,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以军魂育人,充分发挥其在征兵政策、平安校园建设等工作的带头作用,实现团队自身发展和反哺校园、社会的有机统一。第二,发挥党、团、学、社组织实践平台的育人功效。以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为活动载体,通过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党团学”组织的作用,为学生提升人际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执行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三,引入校外实践平台,提升社会实践能力。设立面向全体学生的、不同专业的、与勤工俭学、创业有机结合的校企合作项目,探索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选拔能吃苦耐劳的贫寒学子,在低年级时实行顶岗实习,提升社会适应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在高年级时通过专业实习,提升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3.搭建就创业能力训练平台。首先,开拓职业发展项目。以浙江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为契机,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明晰职业目标。同时,举办职场训练营,提供面试、简历指导、职场礼仪等服务,系统指导和帮扶学生提供就业技能。其次,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围绕就业困难群体中的贫寒学子,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与服务,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发挥省市政策的优势,做好优秀寒门学子的选拔和培育,发挥学院就业网的平台功效,重点做好贫寒学子的就业推荐工作,促其高质量就业。最后,以赛促创、项目驱动。其一,以国家和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着眼点,根据不同的兴趣和专长,组建创业团队,实现“创意、人力和资源”的自下而上的优化组合,逐步实现公司化运营。其二,实现创业项目驱动。引入企业项目、导师资源,实现与学生团队的人力、创意等资源的对接,不断探索模式培育学生创业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学院寒门学子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教育咨询、创意设计、电子商务、家具贸易、影视动画、旅游管理咨询服务等领域开拓发展,成功注册公司。

参考文献:

[1]  姜沛民.育人为本 需求导向 提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实效[J].中国高等教育,2016,(9):14-17.

[2]  廖述平,张丽红.基于学生发展的高校资助绩效评价研究[J].高教探索,2016,(4):20-25.

[3]  赵立卫.美国大学生资助的“资助包”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2005,(2):55-56.

猜你喜欢
扶志资助育人模式
扶贫·扶志·扶智
关于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
关于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
美丽中国:扶贫先扶“智”和“志”
“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助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