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茶,那人

2019-10-30 02:12
海峡旅游 2019年4期
关键词:山场茶人桐木

茶之于武夷山,是土壤、空气、植被的滋味被不断吸收后,终于有了一座山在味觉上的无数可能性;而茶之于武夷山人,是维持生计的工具,是深入骨髓的生活方式,也是自己热爱且擅长的手艺。每一杯出自武夷山的茶,都是风土条件与人类工艺的合并。这世间若要多一泡好茶,茶也好,人也好,哪个都跑不掉。

山场,茶人与山对话

清明前绵雨不断,把武夷山的山色浸得湿润透亮。我们试图逃脱三坑两涧的路标指示,寻找另一条通往山场的隐秘小径,却像贸然闯入茶之国度的外来者,在极其相似的沟壑岩石间迷失方向,身在其中,却无法辨其所踪。

如果能有幸跟着茶人走山,想必会是全然不同的体验。所谓“山场”,其实也类似茶田,意指茶叶的生长环境,是茶叶的内质基础。在武夷山,岩茶的山场共有大大小小上百个,被具体细分到了某山某坑某涧,每个茶人拥有各自不同的山场,像照料一亩土地那般,依循时节管理茶田。以正岩为例,每年四月下旬到五月中旬为采茶季,七八月要为山场翻土,十月则要松土除草,而如更新土壤等工作,则要在整个下半年陆续进行。曾有人戏言:“山场会越长越像它的主人。”茶人在这里付出了多少心力,都会如实反映在茶身上。

所以当武夷山人谈论山场时,他口中的“慧苑坑”“悟源涧”“流香涧”绝不只是一个地理坐标,而是一部迷你的地方风物志。仅是面积76平方公里的正岩山场,土质气候就拥有复杂微妙的变化,致使同一个山场的坑涧气息和岗顶风味各有千秋。因此在正岩、半岩这样的大范围内,武夷山茶人又划分出大小不一的山场,不同的岩和峰,不同的坑和涧,再细分下去,还有阴面、阳面之分,每个山场都拥有具体地质环境中的小气候,生长在不同山场的茶,一定拥有与别处不同的、也许只有反射灵敏的味觉神经才会发现的独特韵味。

武夷茶人有言,好山场的茶值得耐心去喝,用沸滚的水反复冲泡,茶香茶味会越泡越淡,但山场气息却越泡越清晰。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吸纳土壤、空气、植被的滋味,将山场气息融进自己的骨子里。无可复制的自然味道,使茶本身充满生命张力,而茶人做茶,便是与山、与风雨、与时节对话。对武夷山人而言,这并不是什么神秘天赋。一位经验老到的茶人,能够将不同山场的地质条件和植被分布谙熟于心,并根据每一年的气候状况,选择不同的做茶方式,是为“看青做青”。我们曾与龚兴隆师傅一同前往“水帘洞”,路上偶遇一条无名坑涧时,他随口说起这里在修建观光道之前,原本两侧岩群耸立、植被茂密,利于水汽下沉,因此坑底的茶都有一股独特气息,且水感较好。简单三言两语,就将这条坑涧的地理特征、植被气候以及茶树特性一一对应,令人叹服。

除吸收自然的味道之外,岩茶在茶人手中经历繁复的制茶工序,还将产生另外一部分香气。如花香,其实可以通过低温长时间萎凋,使花香烃类物质生成。在茶青萎凋时,从花香、果香到蜜香的转化往往就在一瞬间,完全依靠茶人的直觉判断。这样的等待看似乏味,实则需要茶人调用自己所有的感官,追溯、辨识、预判出适合每支茶的香气。这是一种长期生活在山林中的人所独有的感官经验积累,所以武夷山茶人的味觉,一定与大自然相连。当深褐色茶汤入口时,他们能迅速品饮出自己熟悉的风土味道,甚至精确辨识到一花一木,像对待自己的母语般无需思索。正如回应山房应红的精辟总结:“武夷岩茶的成长史,也是武夷山茶人的成长史。”每一杯出自武夷山的茶,都是风土条件与人类工艺的合并,也是茶人与山反复对话后留下的诗集。

制茶,生活当如是

离清明没剩几天,桐木村终于云销雨霁,潘柳璐告诉我们:“可以做茶了。”于是一行三人跟着她的车,驶进福建与江西交界处的黝黝深山中。因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桐木村自1979年起便不再对外开放,偏偏这里又是世界最早的红茶发源地,拥有独特的正山小种制作工艺,二者相加,更为这里晕染了几分传奇。

潘柳璐家位于桐木村三港,是整个村的商贸中心。许是因为临近茶季,最近有不少年轻人都如归家候鸟般,陆陆续续回到村里。听说一起进村的还有江西来的一批采茶女工,趁着天晴,她们早早就受了委托,带着干粮和背篓赶往1000米海拔的深山,要到傍晚才会背着满篓茶青回来。我们抵达时天色尚早,虽然还没见着茶青,但迎面而来的招呼声已经都与茶有关。“今天你们家上山采吗?”又或是“你看今天能采多少?”问话人的语气,跟询问对方“今晚家里吃什么?”也差不了多少。听起来茶季采茶是件理所应当的事,但每每遇上这个时候,采茶依然是唯一重要的话题。

依照经验,桐木的采茶季要清明后才正式开始,金骏眉、小赤甘、大赤甘、老枞依次采摘。和別处规整的茶山不同,桐木的茶树性子野,大多散落在乱石与泥土之间,而且深藏不漏,有时一株低矮不起眼的茶树可能就有近百年的高龄。原始森林的物种多样性使桐木的正山小种拥有独特气息,同时也增加了人工采摘的难度。今天采茶工上山,估计也只能采到为数不多的明前茶。但桐木人好像不太在意这一天的收成如何,偶有已经采到茶青的人坐在家门口不慌不忙地摇青,几个邻居热络地围在旁边,打趣着:“今天还能采这么多啊?”他也只是嘿嘿一笑,顺道就话起家常。用潘柳璐的话说,做明前茶,是为了拿来跟明后做的茶有个对比。这更像是为迎接之后长达数月的制茶季所做的一次热身,世代为茶的桐木人,早已憋足了一股劲,技痒难耐。

夜幕四垂时,我们终于见到刚从挂墩摘下山的茶青,还带着深山的味道。潘柳璐收了十几家的茶青,称重记账,也才不过十来斤芽头。她打算今晚通宵,做出明前的最后一批金骏眉。三港的夜色清冷,只有一户人家搭了露天灶台,一锅锅煮着刚从山上挖回来的笋。当我们走进潘家的制茶房,顿时觉得又暖又香,茶青被潘父铺在竹筛上萎凋,一阵一阵发着清甜。见我们几个使劲吸着鼻子闻,他觉得有趣,自得道:“桐木的茶就是香吧?”

潘父的自信并非没有道理。隔天中午,我们如愿喝到这泡金骏眉,果真茶汤金黄、自带幽香。一边喝着,一边贪心地想:若是在五六月份做大茶的日子,或许还能见到桐木村松烟四起的景象。听说到了那时,桐木人会把一筐筐茶青运进做青的“青楼”里萎凋和烘干。整座三层高的木质房就像是一个巨大炉灶,通过烟道与柴灶相连,烧松木明火的热气进入焙茶房,茶胚在干燥过程中不断吸附松香,最终形成桐木正山小种特有的松脂味,而那,便是世界最初认识桐木时闻到的味道。

茶人,山中自有福分

身边许多做茶的武夷山朋友,大多是夫妻档。女生带着山一样的灵气,脑海里总有无数关于茶的想法和计划;男生则有山一样的持稳,年复一年心无旁骛地认真做茶。茶人世家,要顾生意也要顾手艺,還有什么比这更好的组合?

应红和吴忠华师傅就是一对让人羡艳的眷侣。听说把应红娶进门的第二天,吴师傅就拉着她去仙店村看了一座山,很快,这里成为“回应山房”。白墙灰瓦、水榭楼台,不仅满足了应红“择一地而居,盖一座屋舍”的向往,也有吴师傅做茶所需要的一切。每次拜访回应山房时,车都要先行驶过一段狭长曲折的田埂,司机总是再三与我们确认地点,不敢相信有人住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如此迟疑地寻觅着,抵达山房时,真会有一种误入秘境的隔世之感。

虽然把家和茶房都搬到山旮沓里,但回应山房做茶却最忌闭门造车,反而“斗茶”氛围很浓,不单喜欢自家人关起门来比试,还喜欢跑出去参加斗茶赛,跟别人家斗。在应红眼中,“茶人的江湖,就是斗茶”。每年秋末冬初,天心村的斗茶赛如期举办,像武林大会般召集天心村的制茶高人同台竞技。因天心村的山场就是正岩山场,所以这里的斗茶赛就是用最好的茶底比拼茶人功力,如紫禁之巅的决战,因为有门槛而显得更有水平。应家人从不避讳自己将胜负看得很重,在应红看来:“一个做茶人服输了,还做什么茶?”往往临近比赛的那两个月,夫妻俩就把自己关进做茶室和审评室,在上百款茶样里精挑细选,反复选样、拼配、调试,才终于选定参赛的茶叶。而应红的父亲应魁寿老师更是出了名的“好斗”,每一泡茶到他嘴里,唯一的审评标准就是“是否擅斗”,从工艺风格到滋味性格全关乎一个“斗”字。

属于茶人之间的“斗技”,其实也带有“玩茶”的意味。像武夷山的商品大红袍,就不是一个树种,而是由不同茶种品种拼配而成,因此好的茶人也要是一名好的“设计师”,如同茶的月老,要让相互之间合适的茶搭伙过日子,达到香、水、韵的和谐。这样的趣味,被应红和吴师傅当成一种创作。自2013年开始,每年回应山房等级规格最高的那一份茶,就是他们为伴随女儿念念的成长而专属定制的“念念不忘”。以那一年的念念为灵感,吴师傅年复一年设计更新着这支茶的原料、工艺、风格和品种,把自己心目中的女儿描绘在茶里,将她的弱点和匮乏,视为成长的特点和必然。两岁之前,念念还很文静,笑起来带着春光明媚般的天真可爱,所以那两年的“念念不忘”基调明媚、气淡幽闲,甚至天气好的时候还能闻到婴儿身上粉粉的奶香;而四岁的她变得调皮,学会了张牙舞爪地耍赖,所以茶里加大了倒水坑肉桂的野蛮茶劲,但蛮劲过后,就是栀子花和鲜嫩橙花的清甜弥漫开来。应红说:“这就是自己的孩子,无论多调皮捣蛋,在我们心里都能温柔地开出娇艳的鲜花。”

聊起这些事的那个下午,我们坐在回应山房的庭院里,喝着应红泡的老枞水仙。再过不久,武夷山的茶季将至。茶人们不紧不慢,享受着最后一段悠闲的时光。此行路上有好些人告诉我们,没有人能天生懂茶、爱茶,但最终,武夷山人有机会通过茶,在与山共处的生活中自愉自足,这是一种福分。

猜你喜欢
山场茶人桐木
明代徽州山林经济规模初探
——以置产簿为中心
我要扶住一个人的念想(外一首)
安徽池州桐木坑磁铁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林权登记后产生权属争议如何确定处理程序
一个金陵女子与世纪茶人的邂逅
先祖余韵今犹在
一位福建茶人的普洱情怀
茶人赖法卫与香妃翠玉
果断选择
果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