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精制技术

2019-10-30 02:57邱岚王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工艺流程

邱岚 王燕

摘要    普洱生茶成品是晒青毛茶经精加工工艺制作而成,而普洱熟茶是普洱熟毛茶经精加工工艺制作而成,二者的工艺流程基本一致,只是普洱熟茶精制工艺多了一道筛分工序,其流程为(毛茶筛分)、定级归堆、拼配匀堆、静电除杂、风选、拣剔、蒸压、干燥、包装。本文阐述了普洱茶精制技术,以期为提高茶品提供参考。

关键词    普洱生茶;普洱熟茶;精制技术;工艺流程

中图分类号    TS27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7-0244-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消费者在市场上所见的普洱生茶、普洱熟茶产品大多是以砖、饼、沱的形状呈现,少数以散茶的形式包装。由晒青毛茶经过精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是普洱生茶成品,由普洱熟毛茶经过精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是普洱熟茶成品[1]。由晒青毛茶经过潮水、渥堆、发酵、翻堆、自然干燥制成的普洱熟毛茶,属于初制茶的范畴。普洱生茶精制工艺流程为毛茶定级归堆、拼配匀堆、静电除杂、风选、拣剔、蒸压、干燥、包装[2]。普洱熟茶精制工艺流程为毛茶筛分、定级归堆、拼配匀堆、静电除杂、风选、拣剔、蒸压、干燥、包装[3]。市场上一些普洱茶成品茶形状不规则、厚薄不均、松紧不适当,更有甚者撬开后发现有头发、鸡毛、茶果等杂物,说明厂家在生产产品时精制工艺不过关,处理方法欠妥。因此,本文梳理了普洱茶精加工工艺流程,以期为规范各厂家精制技术提供参考,改进普洱茶产品质量。

1    普洱熟毛茶筛分

普洱熟茶在精制工艺上比普洱生茶多1个环节,即需要对普洱熟毛茶先进行筛分,因为晒青毛茶发酵成普洱熟毛茶时,会产生一些小團块和碎茶,所以要先用圆筛机对普洱熟毛茶进行长短筛分,其目的是撩头、分孔、割脚。根据毛茶级别和即将生产的产品,可安装1.5目(2.0目)、3.5目(4.0目)、8目(10目)、12目、16目、28目、40目等不同目数的筛子,得到相对应的分孔茶,下一步工艺环节为归堆;也可根据此批原料的用途,如散装茶等,视情况定是否再进行精筛,如用圆筛机再进行复筛或用抖筛机更进一步筛分粗细,得到体形接近的分孔茶。

2    毛茶定级归堆

2.1    晒青毛茶定级归堆

对采购进厂的晒青毛茶进行全面品质评审,对照加工级别标准,确定毛茶级别。在定级的基础上,按原料产地、季节进行归堆,再按批次存放。

2.2    普洱茶筛分茶定级归堆

对普洱熟毛茶筛分后得到相对应的长短不同的分孔茶进行粗定级,按不同的级别归堆,再按批次存放。

3    拼配匀堆

拼配是一个产品最为核心的关键技术,须做到各原料相互取长补短、显优隐次、调剂品质、提高产品质量、保持产品稳定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茶叶的经济价值,提高经济效益。按产品品质要求,将预拼配的毛茶原料按每批次扦取500~1 000 g小样先进行开汤审评,内外品质兼顾,以嫩度、色泽、形态为主,要求拼配比例恰当、筛档匀称、不脱档、不露脚、不含有细末茶。拼配时按配方要求比例计算出该批产品每个原料所需数量,生产中原料搬运应轻拿轻放,根据场地情况多采用长方形堆匀堆,注意控制拼堆大小,数量可以视场地大小而定,一般为几百千克到10 t不等。不同原料一层层地投放后再拼配均匀,注意匀堆时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或间接踩到茶叶上进行操作。

4    静电除杂

将拼配匀堆好的茶叶投到原料输送机,调整进茶量,保证茶叶厚度2~3 cm,持续均匀投料,通过输送机运送至静电除杂机,根据原料条索粗细情况,调节进料控制器参数(15~20 Hz),适当调节输送滚动条(挡板)高度,第1、2个辊筒稍高,其余4个辊筒不能堵塞茶叶并能吸附杂物即可。将周转箱放置于出料口下方,编织袋置于杂质口处。静电除杂机是通过吸附方式剔除茶叶中混入的杂质,如毛发、扫帚毛、茅草、撕裂膜丝、铁屑、编织袋碎片、塑料碎屑等。茶叶过完静电除杂机后,过磅称重,规范堆码,标识清楚;再清扫设备,清洁使用器具和周围场地卫生。

5    风选

将从静电除杂机出料口出来的茶叶投入到风选机进料斗,调试风量控制器,调节分离板出茶闸门,控制进料斗投茶量,持续匀速投料,使茶叶从提升机进入电子振动器,均匀流入箱体,将5个周转箱放置于5个出料口下方。检验茶叶分级是否符合样品要求,否则重新调试风量,调节分离隔板出茶闸门等,风选去石,分出茶叶轻重,从而选别等级,直至符合质量要求。第1口原料一般体形较为粗大且含有石头,需再过1次风选,尽量将石头和茶叶分开,再进入下一道工序。第2、3口原料较为正常,可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第4、5口多为轻飘叶和碎茶,一般作为废茶处理。合格品过磅称重、规范堆码、标识清楚。清扫设备,清洁使用器具和周围场地卫生。

6    拣剔

按产品要求,人工拣剔黄片、梗片、老梗、茶果及非茶类夹杂物。

7    蒸压

7.1    清洁操作台及周围环境卫生

核对紧压半成品原料与加工通知单是否一致,核查内飞标识上数量与实际加工产品是否相符。检查原料净度和碎末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7.2    送样检测产品原料水分并记录

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3—2016)进行操作。蒸压前检测每批原料水分,紧压车间根据原料水分率、合理的加工损耗率确定称茶量。

7.3    称量

接通电子秤电源,将电子秤调零和内校。根据加工单要求称量规定净重。若有面茶和芯茶、底茶,则需按比例计算后,分别称量面茶、芯茶、底茶,按面茶、芯茶、底茶顺序均匀倒入蒸筒内,并用手撒均匀,避免出现“露芯”。在中心位置放1张内飞,盖2~3 g茶于内飞上方,避免内飞翻转,保持正面朝上。

7.4    蒸茶

将蒸筒置于操作台蒸汽孔上,一般蒸15~30 s(可根据茶叶原料的茶质、外形、水分、级别、黏合度等适当调整蒸压时间),将茶蒸湿、蒸软,便于压制成型。

7.5    揉茶

将布袋套在蒸筒上,翻转筒身,茶叶倒扣在布袋内,均匀地收拢布袋,快速均匀揉制茶叶,避免茶叶变冷不易成型,在揉制茶叶的同时在布袋中心区域把布袋打成1个结。饼茶和沱茶制作的有揉茶工序,砖茶没有此工序。要求揉茶力量控制合理,具有技巧性,需做到饼茶和沱茶撒面均匀、包心不外露、不起层不掉面。

7.6    压制

将揉好的茶饼放置于饼茶成型机、砖茶成型机或沱茶成型机底座模具中心位置,调节压力和定型时间。取出茶饼用卷尺测量,不合格品进行返工处理,合格品用石模定型。放置石模时力量须均衡,避免受力不均影响饼形。需保证饼茶和沱茶平滑、整齐、厚薄均匀。摊晾5~6 min取出,置于木架上摊晾,待布袋冷却后解开布袋,检验外观品质、有无杂物,若有杂物需进行处理、不合格品则应进行返工。普洱生茶紧压尺寸规格见表1。

8    烘干

压制后的饼茶、沱茶、砖茶先摊晾,检测含水量达到了14%~16%时,即可进入烘房干燥。首先清扫烘房,将置于木架上的待烘半成品推入烘房,依次排列整齐,生、熟茶不能置于同一个烘房内;然后检查温度表、湿度表是否正常运转,并打开蒸汽阀门、室内外排水阀,排水完毕后关掉排水阀。

生茶烘干温度一般控制在40 ℃±10 ℃。半成品茶饼水分含量10%以下,将摊放茶饼的木架从烘房移至摊晾场所。

9    包装

9.1    领取与核对包装材料

包装车间对照包装通知单领取包装材料,核实提取的包装材料与准备包装的实物是否相符,核对包装材质、色差、图文及标签标识(真实反映该批产品属性、净含量、生产厂家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等,标签标识文字应清晰可见)是否合格和正确无误;核查该批次产品的包装规格、净重、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接触茶叶的内包装材料,如盒、袋、箔、膜、纸等直接包裹或覆盖食品的包装材料,应符合国标《食品安全國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 4806.8—2016)的规定,并经紫外灯消毒后方可使用。包装容器应干燥、清洁、卫生、安全、无异味。

9.2    检测记录半成品水分

包装前需扦取半成品检测水分并记录,普洱茶(生茶)水分含量≤13%、普洱茶(熟茶)紧压茶水分含量≤12.5%、普洱茶(熟茶)散茶水分含量≤12.5%方可包装。检测方法为GB 5009.3—2016中的检测方法(120 ℃,1 h烘干法)。抽检半成品紧压茶(砖、饼、沱)净重、外观并记录。包装前须由质检员每日按包装总量的3%,称量半成品净含量。对照生产加工实物标准样,查看砖、饼、沱的外观情况,检查是否规整、是否松泡或过于紧实、厚薄是否均匀、是否有杂质。合格品进入包装工序;不合格品置放于单独的架子上并作“不合格品”标识,并提出处理意见。

9.3    散茶包装

经过称量、装袋、装盒(听)、装箱完成散茶包装。铁听、小盒喷码(厂家防伪数字顺序),外箱再刷生产批次和生产日期。准确称量茶叶装入纸装或铝箔袋中封口(封口处周正、不倾斜),再装进铁听或小盒中,然后放入1份检验证书,用胶带纸封合纸箱,并用包装带打箍固定(包装带应尽量规整,保持外箱规整美观),成箱。

9.4    紧压茶包装

经过包绵纸、装纸袋(扎笋叶)、小彩箱、装箱完成紧压茶包装。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有的产品装纸袋后就直接装入小彩箱,有的不需纸袋用笋叶捆扎后装入小彩箱,有的先用纸袋装后再扎笋叶最后装小彩箱。绵纸对应位置处盖上生产日期,说明书检验员位置处盖上检验员编号,彩箱(纸盒)对应位置处喷上批次号、生产日期。外箱侧面用预先刻制并校核的唛版,在外箱空白处刷上批次号和生产日期。以饼茶为例包绵纸,先将说明书置于绵纸的中心部位,然后把合格茶饼放置其上,拉折绵纸的边角部位,以每饼折纸16~18折为宜,计算每折宽度,均匀的拉折绵纸,尽量保持每一折绵纸的宽度一致,并紧贴茶饼,打领部分需显示产品的生产信息,领节长度、宽度应视饼茶规格适当调整。折纸完毕,将防伪不干胶贴于绵纸领子处,包装后产品应规范整齐,折角平整清晰、美观匀称。将包装好的茶饼以7片/垛的规格按编号顺序摆好,并计算编号是否正确,若发现错误应及时纠正错误编号。将包装好的7片/垛装入纸袋,贴上带有编号的胶带。将茶饼置于底部笋叶的中心位置,将左右两侧的笋叶 紧贴茶饼,完全包裹好茶饼,并将盖头(带有编号)置于笋筒顶部,并用竹篾扎紧。先扎底部最下面1道箍,然后扎最上面1道箍,上下固定后,分别扎中间部分,共计捆扎6道箍,保持松紧度一致,不暴露茶饼,保障笋筒平整、立体美观。将笋筒依据编号装入小彩箱。将装好的小彩箱依据包装规格,按照编号依次放于纸箱中。将装箱单放入成品箱内,用胶带纸封合纸箱,并打箍固定(包装带应尽量规整,保持外箱规整美观),成箱。

10    结语

由于厂家引入了圆筛机、抖筛机、静电除杂机和风选机,目前的普洱茶精制工艺相对于之前的传统工艺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普洱茶真正作为主流茶类是在21世纪初,无论是在初制、精制工艺上,还是在机械化设备上,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4-5]。

无论是普洱生茶还是普洱熟茶的精制技术,均没有工夫红茶、绿茶精制工艺复杂,其原因一是普洱生茶、普洱熟茶大多都是以砖、饼、沱紧压茶的形式存在,而红茶为散茶;二是由于晒青毛茶体形较大,目前各厂家精制工艺都还未实现机械化联机操作。随着普洱茶的发展,人们对其需求会越来越高,未来精制工艺实现联机操作会成为发展趋势。

11    参考文献

[1] 陈文品,白文祥,杨柳霞,等.普洱茶产业发展和市场现状[J].中国茶叶,2006,28(4):20-22.

[2] 郑际雄.普洱茶(生茶)紧压茶加工技术[J].中国茶叶,2017(12):32-33.

[3] 郑际雄.普洱茶(熟茶)精制加工与压制过程控制因素分析[J].中国茶叶,2018(1):60-63.

[4] 陈云琳.云南普洱茶生产加工技术探讨[J].中国茶叶,2017(5):38-39.

[5] 彭功明.普洱茶产品研发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8(08):243-244.

猜你喜欢
工艺流程
燃气管道非开挖水平定向钻施工工艺及管理
连云港港口30万吨级码头引入“直通装船”作业模式
采用串讲法讲评工艺流程题
化学工艺流程题型解题模型建构及教学启示
中考化学工艺流程题探析
烟火制品自动压药生产线机械结构综述
关于临县刘王沟民间手工麻纸营销调查研究
汽车自动变速器再制造工艺探析
基于ED的直角接头生产工艺流程优化
针织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设计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