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构建新型安全生产防控体系

2019-10-29 03:25:34明安通讯员杨威韩天虹
中国安全生产 2019年11期
关键词:镇街萧山区隐患

☐文、图/特约记者 明安 通讯员 杨威 韩天虹

日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构建的“安责险+服务+执法”新型安全生产防控体系,被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在浙江省总结推广。

萧山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带领专家在企业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据悉,萧山区辖区内有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三场所三企业”等高危行业企业1500余家,安全生产压力较大。2018年以来,萧山区切实落实浙江省全面推广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以下简称安责险)的工作部署,创新推出“安责险+服务+执法”这一新型安全生产防控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萧山区共有656家企业(含高危行业企业、一般工贸企业)、151个建筑工地参保安责险,保额高达330亿元,企业安全生产防范力、约束力持续增强。2019年1-9月,萧山区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重保险,筑安全根基

“参保企业不仅能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获得保险公司相应赔偿,还能定期或不定期享受由第三方机构为企业提供隐患排查指导等服务。”萧山区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戴永水告诉记者。

据介绍,为充分发挥保险在安全生产中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有效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保证事故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早在2018年,萧山区就推进了安责险工作,坚持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突出公益”为基本原则,根据参保企业类别及风险等级,通过政府财政资金对首次参保企业给予10%~15%的补助,确保安责险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为了合理制订参保标准,萧山区多次召开由应急管理、住建、交通运输等部门以及工矿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参加的专题座谈会,汇总各方对推广安责险的意见建议,出台了《杭州市萧山区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试行)》,科学制定了安责险的险种、收费标准和服务内容,确保企业参保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

目前,萧山区的安责险由主险和附加险组成,主险包括从业人员伤亡责任保险、第三者伤亡责任保险和施救费用保险三项,其中,从业人员伤亡最高可获赔80万元/人,第三者伤亡每年最高可获赔800万元,应急施救费用每年最高可获赔100万元。

同时,萧山区将安责险增量拓面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对各部门、镇街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层层分解工作任务,有效落实工作责任,稳中有进推进安责险增量拓面。除非煤露天矿山、危险化学品、涉氨制冷等五类高危企业必须参保安责险外,在辖区其他行业企业中,以企业自愿参保为原则,鼓励其根据生产实际积极参加安责险,确保企业参保工作与安全生产风险相匹配。截至目前,共有165家一般工贸企业自愿参保安责险,行业涉及纺织、机械制造、建材等,保额累计13亿元。

“2019年,我们已着手在全区1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面推开,进一步扩大安责险保障服务覆盖面。”戴永水表示。

促服务,除安全隐患

“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三个多月来,一直跟踪指导服务,真心为我们企业考虑!”这番话,出自一家被浙江省应急管理厅挂牌督办、萧山区应急管理局责令停产停业整顿且公开曝光企业的负责人。

2019年3月,萧山区应急管理局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存在两项重大隐患:在役化工装置及酚醛树脂和呋喃树脂生产装置未经正规设计、可燃气体报警设施未设置在24小时有人值守场所。执法人员立即责令企业停产停业整顿。当时,该企业负责人难以接受,一度存在抵触情绪,直至萧山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沟通、交流,并会同企业所在地临浦镇组织5次安评机构、设计单位相关专家对整改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尤其是对整改期间的动火、外来施工等安全措施,反复进行叮嘱,终于让企业负责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主动加以整改。

实际上,这个案例只是萧山区推进“安责险+服务+执法”新型安全生产防控体系中加强服务的一个缩影而已。

为了积极破解中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难题,萧山区借好专业之力,启动审批“零跑”、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一企一标准、一岗一清单”、“隐患排查”等多个社会化服务项目,积极推动保险公司聘请专业服务机构,为参保企业免费提供一年2~4次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等,推动社会化服务机制在各行业、区域“开花”,目前已累计服务企业2500余家次。

在“最多跑一次”、一站式“零跑”服务中,调动社会力量点对点做好企业办事宣传引导、服务指导、回访疏导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应知应会率偏低的难题,“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98%。同时,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绩效考核和满意度测评,建立安全技术服务机构的诚信机制和“黑名单”制度,督促中介机构规范运作。

为了不断创新监管服务手段,萧山区还面向企业加强跟踪指导,尤其是针对查处和关停企业,应急管理部门开展一对一上门指导,推动企业主动整改,实现隐患闭环,赢得企业一致好评,2019年以来,收到锦旗两面、感谢信1封。同时,为有效发挥安全生产工作横向统筹协调、纵向服务指导作用,萧山区应急管理局还面向相关部门、镇街打造应急管理局领导班子“定向服务”和机关干部“一镇一联”品牌。其中,局班子明确一名领导联系若干个区级重点行业主管部门,做到大型会议、检查、培训“三必到、三服务”;机关干部加强与镇街联系,打造通过“2+2”模式(两名领导+两名干部联系一个镇街、平台),促进力量下沉,形成业务科室“块抓”、联系人“条保”,推动重点工作在基层落地见效。2019年以来,已开展镇街专题走访250人次、定向走访企业138人次,有效将安全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

强执法,抓隐患闭环

在抓好保险+服务的同时,萧山区还坚持问题导向,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进安全生产重点领域“7+X”专项治理行动,覆盖道路交通、消防、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有限空间、高处作业、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常态检查、每周督导、每月通报、定期会商等机制,用好“关、停、拆、罚、腾、拘”等行政手段,加强执法检查力度。

特别是江苏响水天嘉宜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发生后,萧山区进一步对危险化学品、“三场所三企业”等重点行业开展滚动式排查整治,萧山区应急管理局共检查企业748家次,排查隐患1315处,立案查处282家,移交公安部门处理3起;挂牌督办24家、暂时停产停业 58家,做到“全覆盖、零容忍、重实效”。

同时,针对部分违法行为突出的情况深挖根源,组织专项培训。2019年以来,萧山区已培训“三项岗位”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9304次,同比增长57.9%。积极推行“线上+线下”双线培训模式,自2019年3月启用安全生产网络培训平台以来,已完成注册4925人。结合执法中发现的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师资到部分镇街开展专题培训班,通过送教入乡、晚上开班等方式,帮助企业员工解决时间、路途和工学矛盾等问题。

为了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萧山区还在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目前已刊登专版、报道文章63篇,新媒体阅读量超80万人次。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企业,通过各类媒体予以公开曝光,以社会舆论监督有效提升执法威慑力,2019年已公开曝光隐患企业6期165家,并录制多部曝光片、警示片,定期进行巡回展出,较好地起到了“曝光一厂、警示万厂”的作用。

下一步,萧山区将继续深化“保险、服务、执法”三位一体新型安全生产防控体系,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猜你喜欢
镇街萧山区隐患
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大众科学(2022年8期)2022-08-26 08:58:38
隐患随手拍
补齐能力 短板打通安全管理“神经末梢”——连云港市大力提升镇街安全生产管控能力
蓬莱市人大:“三抓”实现镇街人大工作全面提升
完善镇街财政体制“新样本”
公民导刊(2017年7期)2017-05-30 10:48:04
鸟岛游
杭州市萧山区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