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雅居乐小学 郭绮丽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新课标四大教学内容之一,是小学阶段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对这方面的学习产生一定的阻碍,越是到高年级,“知行脱节”就越明显,厌学情绪就越严重。一节课里,学生对知识掌握接受程度有差异,有快有慢,老师又不可能根据每一个学生所需要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不能全部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发展。微课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按照认知规律,展示教学内容、过程的结构化数字资源,正好能弥补以上教学缺失。微课能将一节课中的某个知识点,特别是重难点和易混淆点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单独讲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要有选择性去学习,且不受时空限制。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教学中融入“微课”,能彰显其独特的优势和魅力。
微课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方面,有重要作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由于数学作为一个理性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略偏乏味和枯燥。微课主要通过“视频”这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媒介,用新颖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对数学略显枯燥的学科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微课视频有丰富的基础素材(包含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等),这些素材有的来自专家学者,有的来自任课教师,还有一些来自学生;而微课视频的内容不仅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又通俗易懂,使数学知识具体化和详细化,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微课在拓展学生思维、促进能力养成方面,也有重要作用。数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一道题目的解决方法有很多种,推理环节需要有条理地进行;同时学习新知识也是复习旧知识的过程,需要学生联系前后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对知识之间找到内在联系,进行有机地结合。在拓展学生思维方面,微课有很大的优势:微课形式比较短小,信息指向比较明确,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他们快速回顾过去知识,更易于理解掌握新知识。
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存在着不少弊端,往往只注重讲授,内容呈现方式较为单调,学生少有具体操作,渐渐地就会注意力不集中。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力是心灵的天窗”。“微课”的引入,能让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有趣起来,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微课”是指以教学视频为核心内容,时长一般为5~8分钟,突出课堂教学中对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指向明确,营造的是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相比一节课的复杂繁多,显得精简短小,成果简化。
图形与几何板块的知识小学生比较难掌握,教师的讲授又比较传统的话,很多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时,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掌握。“微课”就能把传统的教学和信息技术完美结合。教师要深度剖析教材和学生实际,把特别难掌握和理解的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或是知识的易混淆点录制成微视频,指向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微课通过生动的图文结合和通俗易懂的语言直观进行解读,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牢记知识。
例如学习《圆的认识》时,教师通常都会让学生思考车轮为什么是圆的,教师可以使用微课制作小视频,分别把车轮做成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和圆形等形状,并模拟出汽车在道路上行走的车轮轨迹。如下图:
(图 1)
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微课视频学习,直观感受,明白了车轮做成圆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圆心到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这个相等的距离,叫做半径。当车轮在地面上滚动时,圆心与圆上距离相等,车辆行驶起来就会平稳;相反如果车轮是三角形、正方形或椭圆形,中心与边缘距离不相等,车辆行驶起来就会抖,这样的微课视频,直观、形象,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这节课里,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信息技术进课堂作为多媒体辅助手段进入课堂,这是时代的发展,微课与几何的融合,能缩小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掌握的时间,还能避免学生因不爱听而走神。微课的设计立足于“一个知识点就是一个微课”,一个教学重点、一个教学难点或一个教学易混淆点就能构成一节微课知识点。“一个微课只讨论一个问题”的理念,能启发学生思考,由浅入深,层层突破又层层递进。
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时段,对知识的需求不一样,课内课外相结合,使图形与几何知识与生活联系更紧密。课前的微课主要是在预习阶段,学生还没有学习新知。学生在预习中会遇到很多疑惑的地方,教师在设计并录制课前微课时就应预设到学生的疑惑之处,借此通过微课学习,扫清数学学习的知识障碍;课中微课是在课堂上,在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的引导下的数学思维的提升;课后微课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完后,对本节课知识的深度思考,是对知识的延续和升华的认识,使本知识更加深刻,数学思维更加灵活。
微课对学生来说,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学习需求,还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有效辅助手段;不仅能满足学优生的求知欲,还能促进学困生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每位学生的各项能力的发展不尽相同,尤其在图形与几何知识差异上尤为明显,部分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思路和教学进度,尤其在一些概念、重难点的把握上更是存在很大的困难,教师在课堂上又难以照顾到每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微课的学习就可以平衡学生学习方面的差距。教师在设计微课时不仅要根据教材分层设计,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图形与几何”知识内容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学。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学中,把微课与现有课堂有效整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突破和学习重点和难点,解决疑难之处,为学生搭建直观想象之桥,经历数学思维提升的过程,丰富学生几何认知,培养空间意识,享受数学思考的快乐,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小微课”的“大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