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儿童科学与艺术整合的学习

2019-10-28 01:49陈晓芳
人民教育 2019年12期

【摘要】在儿童那里,科学与艺术并非泾渭分明的两个认知领域,而是一种浑然一体的和谐存在。科学艺术整合学习的过程对儿童深刻理解世界、掌握事物本质、追求自身与周围世界的和谐有着重要价值。

【关键词】儿童学习;科学与艺术的整合;全人发展

【作者简介】陈晓芳,北京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副教授(北京100044)

一般而言,科学注重理智,艺术依赖情感,因而人们普遍认为二者是泾渭分明的对立关系。但是在儿童那里,它们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儿童积极的情绪与其创造力正向显著相关

儿童“心物合一”的认识特点,决定了儿童是同时运用理智和情感并主要通过情感来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片树叶、一棵小草、一朵小花,在儿童眼里都是一个个与他“同等”的生命存在,都有一个同样会哭、会笑的灵魂。它们既有漂亮的色彩、美妙的形状、可爱的线条,同时又需要阳光、水以及各种养分来生长、繁殖,开花、结果。在儿童的世界里,美和自然的规律是那样和谐地存在。这就是儿童的认知、儿童的思维、儿童的情感,这就是儿童的艺术与科学。

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使儿童情感与理智常常合二为一。譬如,一个孩子会说,一位在成人看来长得很漂亮的老师“很丑,因为她总是对我们恶狠狠的,很可怕”。儿童看人、看物、看事,常以情感带动理智。

有研究表明,儿童心情愉悦时会思维开阔、语言连贯、行动积极,且学习效率更高;也有研究表明,儿童积极的情绪与其创造力正向显著相关。对儿童来说,情感是一切认知、学习的启动器和发动机,在积极情感的基础上,儿童开启了理智的认知行为。

然而,当今的儿童教育似乎忽视了儿童学习的这一至关重要的本质。在学校、幼儿园不难发现,教育者更重视儿童学习过程中的冷静、理性与严谨逻辑,漠视热情、感性、灵动和形象等要素,这使得儿童在学习中长期体验到的是一种呆板、枯燥和乏味,无法体验审美的愉悦、灵魂的跃动和心灵的放飞。因此,儿童需要管束自己的思想、压抑自己的情绪,才能“坐下来好好学习”。

笔者通过对我国中东西部18家幼儿园828名儿童学习现场进行观察与分析,发现在教师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儿童的“倾听学习”占学习总时长的48.08%,在儿童自主的区域活动中倾听学习只占总时長的17.88%;而儿童擅长和喜欢的“探究性操作学习”在集体教学中只占9.17%,在幼儿自主的区域活动中却占了34.10%。相应地,儿童在集体活动中心情愉悦的时长只占总学习时长的23.5%,神情专注约占44.43%;但是在幼儿自主的区域活动中,心情愉悦却占了总时长的67.23%,神情专注占了79.67%。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端坐静听”的学习方式压抑了儿童的学习热情。

依医学成像研究结论,人类大脑神经细胞相互联结,形成接收、传递、处理信息的神经回路和网络。新生儿带着数以千亿十的大脑神经细胞降临人世,从第一天开始,大脑神经细胞就在外部环境刺激的作用下以惊人的速度形成联结,即新的神经联结——突触联系。两岁幼儿的突触数量达到成人水平;3-4岁时,突触数量可两倍于成人,活跃程度约是成人的2.8倍,这时正是儿童学习和思维培养的关键期;在8-10岁左右,大脑就会开始突触联系的“剪枝”过程,按照“用进废退”的原则,很少使用或不使用的突触联系就会萎缩、退化,不断激活使用的突触联系将保留下来,成为永久性联系。因而儿童所接受的环境刺激和早期经验决定神经回路的形成、修剪、保留、强弱,为未来的学习、行为等提供了可能坚实或薄弱的基础。

人类擅长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有人擅长视觉学习,有人擅长听觉学习,儿童大都擅长“做中学”。有研究表明,不同的学习方式所获得的知识量占所要学习知识总量的比是不同的,倾听学习方式约占5%,阅读约占8%,试听结合约占18%,看示范演示约占30%,讨论约占50%,实践练习达到70%,学生自己担任讲师则达到90%以上。究其原因,是因为倾听学习仅仅是单独感官通道的理智参与,而视听结合、示范演示、实践联系、担任讲师,则在理智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的见识、经验、策略与情感,此过程使儿童知、情、意、行统一起来,使更多外界的信息进入儿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促使其改进原有结构,重新达到与外界环境的融通、适应与平衡。

儿童往往以一种科学与艺术整合的方式看待和把握世界

科学与艺术整合的学习是促进儿童理智与情感紧密联合的过程,是促进儿童知情意行联合一致、良性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儿童虽然分别主要运用相应的左右脑半球工作,但脑科学成像技术表明:儿童学习科学时,“艺术脑”中部分细胞同时也在工作,原因是儿童本就是形象地感知事物和概念的;儿童在学习艺术时,“科学脑”中负责抽象逻辑的部分细胞也参与工作,因为儿童在艺术学习中同样需要对形象具体、细节繁杂的外界生态进行简化抽象的处理,才能认识和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

丰子恺先生说:“儿童能够本能地将事物提纯、简化,把事物最主要的特征、本质的东西反映出来。在这一方面,儿童比大人做得好。”比如儿童在画完成人看来并不太像的竹子后,会在竹子杆上画上眼睛、鼻子和嘴巴,笑眯眯看着自己,鼻子圆圆,嘴巴大大,好像在说话……这就是儿童艺术的抽象、夸张、拟人、形变的艺术特质,它所传达的是儿童内心对所画事物的美好情感与亲和关系。所以,儿童画其所想而非画其所看,唱其所感而非唱其所听。正是在这样独特的表达中,使儿童的艺术具有了不同于成人的艺术灵性。

众多研究表明,正是由于科学与艺术的整合——科学的内聚思维与艺术的发散思维的结合,促进了人的创造力发展。世界上众多科学伟人和艺术巨匠,均是左右脑协同发展和科学艺术双赢的典范。

儿童具有先天的审美能力。胎儿听到音乐会宁静安然;两个月的宝宝能配合音调变化手舞足蹈;6个月的婴儿经常随旋律摇摆跳动。这不能不说是儿童的审美本能,是人类千百万年生存繁衍遗存的文化基因在儿童个体潜意识层面的本能存在。儿童在1.5岁时掌握了客体永久性概念,便开始逐步具有了意识层面的审美,他们开始涂鸦、伴着音乐自由舞蹈。3岁以后开始喜欢各种角色扮演,展开角色游戏和戏剧表演。儿童通过这些艺术活动,用审美的方式把握外部世界的规则、自然的形式、规律和节奏,用审美的方式获得理解,获取力量,形成自信。

审美对于儿童而言是一种主客体交融的认知方式,它广泛存在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当儿童离开了物我混沌、纠缠不清的世界,将物体与自我作为客观对象审视时,儿童就产生了疑问。这时,儿童的科学认知就开始了'因而儿童的艺术先于儿童的科学。儿童的科学认知具有明显的具象性特征,形象、画面、动作是他们思维的中介和符号所以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把握往往是用—种艺术和科学天然整合的方式进行的。

儿童在审美过程中,运用的移情和抽象方式与儿童科学认知过程中的“同化”“顺应”具有类化的一致性。这种形象和抽象整合的认知特点,导致儿童把抽象的概念同头脑中留存的关于此概念的事物形象表象连接对照起来,有助于儿童更深刻地理解事物与概念的本质内涵。

如何促进儿童科学与艺术整合的学习

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对策。

一是“真善美”相统一的学习价值定位。求真、扬善、立美,既是科学艺术共同的基础,也是科学艺术共同的目标,更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本质诉求。求真,要求客观公正;扬善,意味着利他、利社会及自然生态;立美,彰显了人性的自由、愉悦,以及%k际关系、生态关系的和谐。

因而,我们在设计儿童学习活动目标时要“登高望远”,致力于儿童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把儿童发展的大目标与当前学习活动的具体小目标相结合,基于对儿童的认知与思维、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考虑,将“科学”问题探索的严谨思维过程与“艺术”审美表征的扩张发散的创造过程相结合,从儿童自身的需要和兴趣出发,激发儿童对学习活动内容、学习过程本身保持愉悦的情感和良好的體验。

二是体现自然与人文互动关系的“自组织形式的学习内容范式”。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世界万物既是“科学”客观的存在,又是“艺术”美感的呈现,自然事物的对称性、果实的圆弧形、海浪的曲线、苍穹的深蓝、地球的荧绿,无不给人圆满、和谐、刚柔相济的审美感受,同时又具引人探究、发人深省的神秘。这就是儿童科学与艺术学习内容和对象的“自组织范式”。

儿童的“诗性”逻辑、“泛灵”眼光、形象思维,是这些内容在儿童眼里本就一体的基础,儿童会认为新鲜的空气是甜的,黑色的云朵是苦涩的。只有当我们从儿童的视角去看世间的一切事物,才不会仅仅关注一个一个无法相连的“学科知识点”,而是把儿童的学习活动内容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中,用自然事理的逻辑、遵循事物问有机联系的线索,更多采用“主题教学”“项目教学”“问题教学”方式去连接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视界、不同层面的内容知识,让儿童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核心概念(价值观)一具体概念(事实与事理)一个别事实(现象与表象)”的知识架构和网络,并从中有意识地找寻到自己: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往哪里去?从而达到个体与人类共存共生的状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找到心灵的归属。

三是问题探究与审美表征相结合的学习过程策略。科学研究是“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寻求路径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人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但人既是肌体的存在物,又是心灵的存在物,不仅追求肌体存在,还追求舒适、愉悦的精神存在。因而,直觉体验、同理心、共情作用等使得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活得更舒畅、更自在。由于人的这一基本的“爱与归属”的需要,自人类有记载以来,祭祀、图腾等艺术审美表达便伴随人类生产、劳动、斗争和生活的全过程。所以,艺术的审美表征是人类灵魂诉求的自然流露,是集体潜意识和个人无意识的确定性存在。

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在问题观察阶段联合儿童的审美感知觉,让儿童去看、去听、去闻、去嗅、去触摸、去尝试,可以让儿童更接近问题的实质;在分析问题阶段渗透儿童的想象和联想,可使问题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更鲜明地连接起来,便于儿童对问题更深入细致的理解;在寻求方法阶段关注儿童的灵感、顿悟以及直觉,可扩展解决问题的思路,收获不一样的效果;在行动验证和解决问题阶段,融入联觉和移情作用,可促使儿童迁移当前经验到新的情境中解决新问题,进而促进儿童生存能力和心灵感应的螺旋进阶,使其成为一个理智与情感、个性与共性、独特与全面和谐统—发展的具有完整人格的人。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科学与艺术有机整合的幼儿学习活动创新研究》(课题编号:DHA160361)阶段成果

责任编辑 任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