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圆
摘 要 国防教育是我国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爱国主义、树立保卫国家意识的重要阵地。中小学阶段作为我国各个教育阶段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学生牢固树立国防思想的黄金阶段。本文从中小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出发,分析中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水平,结合中小学课程和教学工作的现状,研究并提出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深化国防教育的方法与措施,希望能对国防教育水平在中小学时期的提高提供帮助。
关键词 国防教育;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7-0153-02
国防教育,是提高我国全体公民国防观念,塑造全体公民国防意识的社会性工程,是我国国防建设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肩负着保卫国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中小学作为青少年接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主要环境,是青少年人生中承上启下和塑造正确价值观与思想意识的关键环节,国防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融入与普及至关重要,直接关乎着每一位青少年国防意识的树立。
《国防教育法》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把国防教育作为一项专题教育,提出“要在国家宪法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本文从中小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出发,分析中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水平,结合中小学课程和教学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国防教育在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深化国防教育的方法与措施进行了总结与研究。
一、国防教育在当前中小学教育中的现状与问题
青少年人群基数大、全国范围内教育资源不均衡是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的客观背景,虽然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和教育资源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中小学教育以“分”为先、事事向分数看齐的情况仍然严重,很多学校在各项教育活动中对国防教育的重视仍不够高,容易出现给“分”让路的情况。
同时,多年来国防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的普及过程中,确实不少学校实施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开展了一些学军教育活动,增强了中小学生对军队和国防的认知,强化了中小学生的体魄和纪律作风。但是,国防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开展不能仅仅是走走队列、喊喊口号、看看报告,而应该着眼于牢固国防思想意识、加强日常作风养成等更深层次的方面。
二、在中小学教育中深化国防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一)国防学军教育中的方式方法要“活”。青少年具有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善于思考的特点,死板和硬性的灌输式方法容易引起中小学生的抗拒心理。
在国防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将军事训练和军事知识普及相结合,请军队的官兵到学校来进行主题宣讲和技能示范,面对面地接受军队的教育和洗礼,让中小学在校学生能够在学习军事知识的同时,理解军人的使命和责任,树立献身国防、吃苦耐劳的思想意识和优良品德。
同时,在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中可以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到军队参观,切身体会军队生活和部队环境,通过观看部队展览和参观军事训练,提高中小学生对我国当前国防建设和国防形势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国防觉悟,树立远大理想,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更加强大的国防体系,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出一份力。
(二)将国防教育与中小学的课程教学相融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将国防教育与中小学的课程教学相融合,尤其是历史、地理、音乐等文科和辅助课程,能大大提高中小学生对国防教育的学习和理解效率,是体现多科学融合、深化国防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1.在历史的熏陶中提高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水平。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热爱国防、献身国防的英雄事迹和光辉形象数不胜数,从儒家思想的“足食足兵”到孙中山先生的《国家建设》,再到毛泽东《论持久战》中对“厉行国防教育”的重点强调,足以说明重视国防和国防教育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优良传统。
以中国古代史为背景,让中小学生感受到我国国防教育的深厚底蕴。学文尚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儒、道、墨、法为代表的大家,尽管在为人、为官、为君上具有各自的见解并争论不休,但在爱国主义和国防建设方面却是高度统一的。所以在国防教育活动课程中,将古人对于国防建设和国防教育的理念和思想重点强调,让学生积极地去讨论和合作学习,能够让中小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我们中华民族在国防建设上的优良传统,牢固热爱国防的思想意识。
以中外近现代史为平台,学习和分析国内外近现代历程中的重要战争与国家决策,讲授国际战略格局在不同时代的变迁,将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与中国和世界的战略大局紧密联系,提高中小学生的宏观思维能力和眼光格局,从国家乃至世界的大环境中观察现状、思考问题、规划未来。并着重宣讲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抗争史和奋斗史,深刻领会到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独立和民族的尊严,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一往无前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中小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地将个体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提高自身热爱祖国、热爱国防的思想意识。
2.在地理的学习提高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水平。古往今来,国防离不开军事力量与策略,而军事都和地理密切相关。卓越的军事人才无不“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得“天时地利”者,可说无往不利。
在国防教育活动课程中要适应现代潮流和学生品味,多利用网络、多媒体、手机电脑等信息手段,适时将国内外战争和军事事例与对应的地理知识相穿插,从军事战略战术和军事地理知识出发,分析所学的地形地貌以及天文现象,使得国防教育与校本地理课程相辅相成,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责任感,在活跃积极的氛围中提高国防建设思想。
3.在音乐的陶冶中提高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水平。音乐是借助听众的感官与想象,并与情感产生共鸣的特殊课程,具有跟其他文化课程不同的特点,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将国防教育与音乐相结合,能引起学生更好的共鸣。
红色爱国歌曲那铿锵有力、源远流长的音符与旋律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但随着时代发展,一些年代久远的革命老歌无法吸引现代青少年的兴趣。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推广和开展老红歌新作新唱,在不影响爱国红色主题的前提下,将现代元素融入到革命、爱国老歌中,会大大提高爱国红色歌曲在现代青少年中的普及范围和热爱程度,潜移默化地提高中小学生对于国家和国防的热情。
同时加入分析体会爱国红色歌曲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的环节,更好地激发学生与革命歌曲在情感上的共鸣,提高自身的国防教育意识。
三、总结
中小学是人生中最单纯、最快乐也是最重要的阶段之一;中小学教育作为通往大学和社会的起点,是青少年积累知识、塑造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黄金时期。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中小学阶段中大力弘扬我国革命优良传统,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国防意识,是提高祖国国防教育水平和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李瑞荣.弘扬革命传统,培育奋斗精神[J].中小學校长,2005(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