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学合一、德能并举”德育教育与创业教育实践相融合初探

2019-10-28 02:16贺志强任培华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德育

贺志强 任培华

摘 要: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育人新机制,是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的重要途径。以创新创业为载体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优化配置校内外资源,形成“创学合一、德能并举”创新创业与德育教育深度融合的第二课堂实践品,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创新创业;德育;第二课堂;创学合一;德能并举

一、“创学合一、德能并举”创新创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第二课堂建设意义及方法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第二课堂实践的重要意义

1.大学生德育教育是高职教育中重要的环节,随着形势的变化,以往德育形式和载体已经不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为德育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德育教育将创业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行为目标,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化,并督促学生利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加强创业意识,为创业活动提供稳定的思想动力。

2.潍坊职业学院“创学合一、德能并举”的融合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创学合一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注重创新教育,技能为基,创新为翼。精工匠心即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并重,加强德育教育,内修匠心,勇于创造。

潍坊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在关注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培养现状基础上,致力于发掘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德育元素,将创新创业精神与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不仅把创新创业精神与素养归结为一种市场化的工程师和企业家精神,而是重在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机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构建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新机制。

(二)实施“四个引领”为航标的“千日领航”工程、“七个一”人文素养提升工程,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德育教育深度融合

一是以德立学、学识筑基。提炼校园文化,打造书香校园,开展学风养成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发挥学生榜样的示范作用,促进学风建设。二是以德修身、能力塑造。实施《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七个一”工程实施意见》,坚持“三融合一对接”,共建“校中企、企中校”,育高素质人才;开展企业家进校园、优秀学子母校行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求学观、就业观、创业观。开展“三节两会一工程”校内文化品牌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等校外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育人水平。三是德技并修、技能立业。举办“大国工匠铸就辉煌”、“能工巧匠进校园”等工匠精神传承活动培育工匠精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使得德育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四是组织“优秀学子母校行”“企业家进校园”等主题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社团建设,办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实施学生“一日规范,百日竞赛”量化考核活动方案,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打造成为学校品牌思创融合实践活动项目,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的实验场所和活动平台开展活动,发掘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德育元素,不仅把创新创业精神与素养归结为一种市场化的工程师和企业家精神,而是重在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起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机制。

二、“创学合一、德能并举”创新创业教育与德育教育实践相融合路径与实践

(一)发挥文化引领,潍坊职业学院“德文化”品牌树立,营造创新创业与德育培养相融合的氛围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育工匠精神、增强人文素养上下功夫,把立德树人融入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德育为先、学识筑基、能力塑造、技能立业”校训文化为特色的“德文化”品牌初步形成,在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崇尚技能氛围的校园环境中,师生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创新创业实训区以工匠文化和质量文化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形成了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精益求精的文化氛围。教学区以专业文化建设为重点,以人文修养培育为底蕴,弘扬优良教风学风,融入企业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二)企业文化进校园,推动创新精神与德育文化融合

将“明德、尚学、强能、善技”的校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工匠文化。引企入校,企业在学校设立“歌尔奖学金”“国华奖学金”等企业奖学金,共同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组织,共建创新创业实训文化教育平台,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企业文化、工匠精神等内容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校内设立企业专家工作室,连续8年举办“企业家进校园”活动70余场,近百名省内外行业知名企业家到校作报告,2万余名师生参与,发挥企业家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工匠精神,传播工匠文化,激励在校学生刻苦学习、拓展综合素质、提升就业创业本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得到极大提升。

(三)开展精品社团活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德育综合素养的融合

以精品社团建设为抓手,成立社团联合会,规范社团管理,依托专业构建政治理论型、专业学习型、兴趣爱好型、科技創新型、公益服务型为主体的社团体系,成立学生社团210个,开展经常性、长效性、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社团活力,打造社团品牌,为学生成才发展提供平台。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青春正能量”“立志、修身、笃学、报国”“高举团旗跟党走,青春建功新时代”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集中打造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心理健康节、大型综合晚会、大学生运动会、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等活动为主线的“三节两会一工程”校园文化品牌。开展“十佳(示范)学生社团”“校园之星”评选,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实施“十百千”工程,拓宽创新创业与德育融合的实践育人渠道

实施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十百千”工程,开展“一学一做”主题教育实践,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培育了一批有活力、有特色、有品牌的活力团支部。搭建全覆盖的社会实践育人平台,组建涉及理论普及宣讲、国情社情观察、科技支农、教育关爱、文化艺术、美丽中国、助力扶贫等多个领域的各级各类实践团队100 余支,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学院志愿服务活动被山东省教育电视台、《齐鲁晚报》、潍坊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

(五)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实施精准扶贫战略

将“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打造成为学校品牌思创融合实践活动。组织了芳成农业、一品农人等10个创业团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并将活动固化为每年的制度性安排,其中3个团队被推荐参加了全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创业团队走进陕西省绥德县、山西省武乡县等省外贫困地区,沂蒙地区、安丘、临朐等省内贫困地区,与陕西省绥德县、山西省武乡县等贫困地区签订对口服务协议3项,与临沂市莒南县段家沟村等达成合作意向8项,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第三方数据调研报告显示,2016-2017届毕业生工作半年后自主创业率分别为4.8%,5.02%,自主创业率逐年提升,且明显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显著,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齐鲁晚报》等媒体刊登43位优秀创新创业典型,两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在2017年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上展出,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案例入选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报,4名学生获评“2017年山东省大学生优秀创客”。2019年学院被评为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参考文献

[1] 阳希.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教学的途径[J].中国培训,2019(6):8.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德育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成长课堂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