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良
摘 要: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强化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方法,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要研修的课程,对于大学生成功就业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就我国目前就业形势来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为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创新就业指导课程应当作为高职院校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互联网+”推进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出发,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创新实践,以期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创新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之中,“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对各行各业产生一定影响[1]。“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经济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化,高校学生就业形势以及就业压力产生一定变化。高职院校应对此种情况,分析现阶段就业形势,立足于互联网背景下,探寻符合学生发展的就业指导课程,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积极变革就业指导课程,以适应学生发展需求、高校发展需求以及社会人才需求。
一、“互联网+”下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随着社会发展而变革,任何时期都会对教育教学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互联网+”时代也不例外。“互联网+”时代下,对各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同时给教育教学带来挑战和机遇。就“互联网+”时代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来看,将教育的实际需求与“互联网+”背景需求结合,能够为我国教育难题寻找突破点[2]。“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极大丰富了教学资源,增加了学习机会,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实践和空间的界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信息的表现形式,改变学习的认识方式,在此基础上,催生教育新需求,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3]。传统教学中,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固化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教师应结合教学资源多样化的优势,更新教育理念,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达成教学目标。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分析
就业率是社会评价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的指标之一,因此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需求。然而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学校为提升学生就业率,过于注重对学生就业技巧的培养,并没有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教学的开展缺乏科学性,导致课程设置与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种方式展开的就业指导课程,学生的就业态度不积极,对自我认知不全面,在投入工作之后,很难适应实际的工作环境,心理上也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并且高职院校在设置就业指导课程时,课程时间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设置过于浅薄,仅在大三阶段开展,对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没有进行跟进指导,导致学生对市场就业情况不能全面掌握,更难以调整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求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出现就业率不高,频繁跳槽的现象。造成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质量低下原因,除了上述学校原因和课程设置原因外,还包括学生自身原因以及教师原因。其中学生自身原因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受自身文化水平限制,导致在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开展时,教师只能采用比较浅显的表达方式,基于此种教学方式,学生往往不能领悟到就业指导课程的真谛。学生在该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眼高手低的心理特点,是导致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不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很难融入到教师所设置的教学内容之中,导致教师的就业指导目标难以完成。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具有一定独立的意识和想法,其中不乏一些个性较强的同学,在就业指导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不愿意与同学协作,共同完成课题,此现象是就业指导课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团结协作是现代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学生该心理特点,不仅不利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在实际工作中也难以融入到工作环境之中,导致学生适应能力差,不利于学生的就业与发展。教师原因主要表现在就业指导课程课堂效果不好,教学评价难以发挥其真正作用。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学校结合现代新形式进行教育改革,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展开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一味地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差,课堂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产生。
三、“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创新实践
(一)结合“互联网+”直观性,开展实践性教学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学资源获取便捷,教学方式开展多样化。利用互联网直观性的特点展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结合互联网技术展开的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教师在开展就业指导课题的过程中,结合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在职场礼仪、职业规则以及面试规范等,将以上内容以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并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情境化教学结束后,与学生共同讨论,巩固知识点,并展开科学教学评价,积极进行教学反思,纠正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利用翻转式课堂展开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以视频为课程载体,将就业指导课程的知识点以微课的形式开展。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符合学生新时代背景下的学习需求,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基于此种教学方式展开的就业指导课程,凸显“互联网+”教育的强大功能。教师需要结合本校学生实际特点以及实际需求,合理规划教学资源,开设高职就业指导微课,设置针对性课程内容。学生利用微课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强化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职业能力的强化,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结合翻转课堂的优势,不仅强化教师的现代化教育资源的应用,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更符合当下时代背景下,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以“互联网+”为先导,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就業指导课程的目标在于强化学生就业能力,使学生的能力与市场实际需求相匹配。教师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过程中以“互联网+”为先导,利用互联网教学的优势,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学生课堂参与度。将慕课类教学APP应用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之中,结合学生学情、身心特点以及课程内容,设置慕课内容,通过课堂线上线下的教学活动,密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情况,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基于此种教学方式,推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现代化、信息化变革,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就业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给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给就业指导课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高职院校教师应结合时代优势,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真正意义,发挥“互联网+”的教学优势,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提升,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爱玲.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职就业指导课质量创新研究: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职教论坛, 2018, 698(10):52-56.
[2] 吴彬瑛, 倪锋.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用研究[J]. 职教论坛, 2017(2):30-34.
[3] 韩明英. 浅析“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与改革: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J]. 现代交际, 2017(1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