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丹 姚雪 郑晶晶 李馨香
特殊教育是为了满足身心发育缺陷的儿童学习而提供的教育。可分为盲童教育、聋童教育、障碍儿童教育、言语障碍儿童教育、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教育等[1]。其中脑瘫儿童由于脑部病变常伴有智力、感官障碍,所以脑瘫儿童教育更具特殊性,需要多学科合作,基本囊括上述各种教育。因此需要大量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的人才,而这些人才不止需要耐心和爱心,还应具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和相应的技能。为实现这个目标,以工匠精神作为基础,研究工匠精神下特殊教育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以追求突破、精益求精、耐心专注的精神为内涵,结合特殊教育专业特点,在实践教学体系支撑下完成特殊教育人才的培养。
特殊教育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特殊教育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为了设计科学合理且具有操作性的特殊教育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结合特殊教育发展规律,以教育需求为导向,培养实践能力。将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内分解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保障和实践教学体系管理[2]。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计。按照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和能力水平递进原则,将特殊教育创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创新实践三个模块[3]。分别强调基本专项技能、专业实践技能及创新实践技能的培养。这三个实践教学模块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基础实践,主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相关的仪器设备使用,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专业实践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重要模块。培养以下技能:特殊儿童障碍及认知诊断与评估的基本方法、教育教学设计、沟通技巧等。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康复课程,满足特殊教育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复合知识技能的特殊教育人才。可以让学生到特殊教育学校、康复训练机构等地点进行实习。通过专业实训的形式,接触不同特殊儿童,要做到根据不同特殊儿童特征和行为症状进行诊断评估,给出相应治疗方案并进行康复治疗。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设身处地的接触病患,使学生更扎实的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践是培养特殊教育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创新实践以创新科研实验及论文研究为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科研实验包括自主实验项目、开放实验项目、科研课题项目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科研实验实验,从项目分析、设计到实施完全由学生团队自主完成,教师仅提供辅助指导。发挥特殊教育学生自主科研和学术积极性,调动学生创新意识。
特殊教育创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由浅至深构成,三大模块相互交融[4]。对学生而言,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块循序渐进,形成诊断、评估-训练-创新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还建立开发性创新思维模式,在实践中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真实了解特殊教育重要性。使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实践教学体系管理及保障。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管理是实现特殊教育创新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应引入科学管理机制:坚持全程监督、建立师生反馈机制,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主要包括:成立管理机构和相关管理人员按排;制定相关实践教学管理文件,规范实践教学制度;设置实践教学监督管理员,全程监督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师生互评反馈机制,将评价结果记录档案。
特殊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操性很强,因此对实践平台的要求极高,应建立长期实践平台和训练机构。经常到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见习,增加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兴趣。在现有基础上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经验教师队伍,可以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带领学生完成实践教学。实践平台和强大的师资力量都离不开充足的实践教学经费,是保证实践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
为了验证设计特殊教育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学习效果,进行实验论证。构建教学平台、教学保障、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四个评价指标。邀请20位特殊教育领域专家为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四项指标进行评分。规定0.85分(含)以上为优、0.75~0.85分为良、0.65~0.75分为中、0.65以下为不合格。
根据权重计算后得到各项评分结果,与传统实践教学体系评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两种实践教学体系分值结果
根据上表得分值可知,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评分结果为0.87,设计创新实践教学体系评分等级为优。而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的评分结果为0.74,等级为良。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具有更明显优势,学生学习效果更佳。
特殊教育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推进实践教学的开展,督促学生不断提升特殊教育工作的技能。秉持精益求精、耐心执着的精神品质,热衷于突破和创新,怀揣对特殊教育的敬畏和热爱,全身心投入特殊教育工作中去,成为特殊教育的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