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小夏
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二语习得),首先是上世纪50年代由Lado(1957)提出的对比分析方法(Contrastive Analysis)。50年代末,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心灵主义指出,语言具有创造性,受规则的支配,人们能够理解和说出无穷无尽的新奇句子。由此,语言研究的重点从对外部因素的研究转向对大脑的研究,注重探讨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rice)。60年代后期,Corder提出了语误分析(Error Analysis)。70年代初,Larry Selinker把自成体系的二语学习者的语言称做中介语(Interlanguage,简称IL),强调学习者自身因素的重要作用。中介语一词的出现标志着二语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了。
近二三十年来,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研究者主要开展了对学习者因素及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研究。这一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在于研究者从语言习得的心理过程及规律出发,把学习者的心理特征、情感因素摆到一个重要位置,其中学习者的性格特征受到了应有的重视。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个体差异。毫无疑问,性格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现在仍然没有一个最终的判定标准能够清楚地分析性格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因为性格因素是复杂和难以衡量的。大多数的研究都关注学生的不同性格格类型和他们的考试分数之间的联系,而很少讨论不同的性格类型给外语习得能力带来的具体影响。
性格是指一个人的心理面貌,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征。心理学上常常把人的性格划分为外向型(extrovert)和内向型(introvert)。Eysenck(1970)采用二分法鉴定出目前被广泛接受的两种性格因素— —外向和内向两种总体性的性格。Eysenck进一步指出典型的外向型性格者爱交际,好聚会,通常有许多朋友,喜欢与他人交往,偏好在集体中进行互动式的学习,他渴望兴奋,乐于寻找机会,敢于冒险,做事常凭一时冲动,对人和事的反应迅速而及时。典型的内向型性格者喜欢安静,对人和事常比较矜持,长于内省;比之于人际交往,他们更喜欢沉浸于书本;除非亲密的朋友,他们一般与他人交往总有所保留且保持一定的距离;行动之前总是先做出计划;不凭一时冲动而做事;不喜欢兴奋,对日常发生的事情持谨慎的态度;喜欢事事保持良好的秩序,不喜欢频繁的改变。文秋芳(1996)也指出典型外向型性格的人擅长交际,喜欢聚会,广交朋友,热衷和别人进行交谈,耐不住沉默,不愿一个人独自学习,容易冲动。与之相反,典型内向性格的人比较寡言,在人多的场合感到不自在,喜欢独立思考,做事谨慎仔细,习惯于井然有序的生活方式。一般来说,外向型性格的人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好交际(以人为中心,讨厌孤独)和遇事冲动(易兴奋、喜变化);而内向型性格的人则相对自闭(专心于自己内心的体验)和遇事谨慎(先思后行)。
而在普通心理学研究中,按照 Eysenck 的理论,人的性格应包含3个主要层面:外向/内向;神经过敏/稳定 ;精神病/正常。然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除探索外向/内向心理的差异外,还拓展了自己的性格研究领域,把诸如移情、抑制、焦虑、自尊、冒险等作为性格研究的对象。许多外语教师认为,性格是导致外语学习成败的重要原因。优秀语言学习者通常被认为开朗、热情、自信,而内向紧张、缺乏自信等个性特征往往与学习差的语言学习者联系在一起。其实,许多学习者本人也把性格看作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认为,性格外向有利于第二语言学习,性格内向不利于第二语言学习。因为前者好交际,活泼,积极参与语言学习活动,并寻求更多的学习机会;而后者寡言少语,被动性大,不能主动参与语言学习活动,从而失去很多的学习机会。结果发现,被试者性格的内向与外向和第二外语成绩没有或很少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不管怎样,我们必须承认学习者确实在性格上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
外向性格者开朗、热情、富于冒险精神、爱说话、善交际,人们普遍认为他们更适合于学外语。内向性格的人缄默、害羞、不好动,因而被认为不适合于学外语。尽管如此,许多研究资料表明,性格与外语成就的关系显得极为复杂。尽管有很多学者做了测试,但试验结果缺乏一致性。一种解释是,不同研究者在测量外向/内向和语言水平的关系时,使用的是不同的测量工具。另一种解释是,缺乏性格变量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基础。
在外向/内向性格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关系上有两个主要假说:其一,外向型学习者在交际能力上优于内向型学习者。其二,内向型学习者在认知、学术语言能力方面优于外向型学习者。第一个假说的理论基础是,喜欢社交的学习者会更积极地参加语言活动,他们对语言输入更加敏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因而有更多的用第二语言交际成功的机会。此外,外向型学习者具有较强的短时记忆能力。第二个假设的理论基础是,许多研究表明,内向型学习者会取得更多的学术上的成果,或许是由于他们愿意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练习语言形式,如阅读和写作。因此比外向型学习者对语言结构的理解可能更加全面、准确。此外,内向型学习者具有较强的长时记忆能力。
究竟哪一类型的学习者外语学的更好些,至今尚无定论。很有可能两种类型学习者都具有各自外语学习的优势。然而,研究者们更倾向于认为,外语课本身的类别和特点可能决定哪些性格特征起作用。如果是口语课,测试的是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水平与外向性格有关。如果是写作课,测试的是语言知识,语言水平与外向性格无关系。Brown(1987 年)认为,教学方法本身有促进或干扰学习的作用。 性格的内外向与第二语言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与教学方法有关。王初明(1990 年)则深刻地指出“若把口语、听力、阅读理解以及写作技能全面加以考虑, 外向型的人在学外语时恐怕不一定比内向性格者优越。”
人们一致认为焦虑会对外语学习产生一定影响。经调查,焦虑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适当焦虑会促进外语学习。而过分焦虑会阻碍外语学习 。在考试中,一点焦虑都没有的学习者恐怕很难取得好成绩。因此,焦虑可能并不完全是坏事。
研究者普遍认为儿童比成年人外语学得好,尤其在语音方面,是由于儿童的移情能力强于成年人。一般来说,移情能力强的学习者,易于接受与自己的语言、文化、价值观念相冲突的东西。移情能力会随着儿童成长而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儿童学习外语时都有积极的自我概念。即使成绩一般,也不影响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自我意识也随之增强,语言自我的可塑性逐渐减弱。当自我的发展完成时,自我域的渗透性就非常有限了。
抑制是一种为保护自我而建立起来的心理屏障。这种具有保护性、抵制外部威胁的心理屏障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被认为是能够促进外语学习的冒险精神,也使学习者的自尊降低,引起焦虑。在外语学习方面,雪习者表现为不能充分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缺乏自信,因而获得较少的语言输入。
Brown(1973年)认为自我意识和抑制是在人们了解自身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儿童的抑制心理不明显,相对来说容易调整。这也能说明为什么儿童比成年人外语学得既快又好。
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中心,要想切实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能力和技能,必须使学习者了解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倾向。使他们可以自觉有意识地扬长避短,加强对薄弱环节的训练。这样教师和学习者同时努力,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提高学习者语言水平和自学学习能力。
学习者的性格是影响其外语学习成败的重要情感因素。然而,人的性格是复杂的,由各种因素揉和在一起,这些因素很可能不是独立地发生作用,还有可能和年龄、认知、动机、学习策略、环境等其它个体差异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在一起影响外语学习。但是目前还缺少有效的实验手段去探讨究竟哪些因素结合在一起才能够预测外语学习成绩人们期待着性格研究领域不断涌现出更新、更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使第二语言教学与性格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