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英 吴建发 柳洲(通信作者)
201318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上海
在育龄期女性中,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其致病因素多种多样,如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发生恶性肿瘤[1]。因此,一旦确诊需马上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2]。鉴于此,为探讨更加有效治愈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方法,特进行了此次对比研究,旨在明确宫颈微波手术联合干扰素α胶囊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确切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6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200 例。⑴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②没有宫颈癌。③无孕期、绝经期,有性生活。⑵排除标准:①伴有阴道炎患者。②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者。③3个月内应用过其他药物治疗。所有患者皆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两组,各100 例,参照组轻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46例,中度33例,重度21 例;年龄21~47 岁,平均(33.56±2.17)岁。研究组轻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48 例,中度32 例,重度20 例;年龄23~46 岁,平均(33.18±2.5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参照组:该组单独给予宫颈微波手术治疗:①术前常规检查:术前通过宫颈刮片检查、阴道镜检查、白带常规检查以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确定是否存在生殖道炎症或者宫颈癌病变。确定患者与手术指征相符后嘱其禁止性生活并停止应用治疗阴道疾病的药物。②手术实施:结合患者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严重程度调整微波治疗仪的具体参数,通常设定功率在40~60 W,凝固时间5~8 s,具体的凝固时间以及仪器功率参数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变化灵活调整,但应保持在上述范围内[3]。操作过程中应用仪器探头轻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区并进行垂直照射,然后对探头进行慢慢移动电酌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区域,直至病变区域呈现黄白色并且出血点已经凝固,完成操作之后清洁其阴道及外阴。⑵研究组:该组联合宫颈微波手术以及干扰素α胶囊治疗,其中宫颈微波手术治疗方案同参照组,干扰素α胶囊具体用法用量如下:术前2 d通过阴道给药,将其置于阴道穹隆处,睡前使用,1 粒/晚,1 次/d;术后7 d 继续以同样方式给药,连续用药10 d。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s,d)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s,d)
组别 n 创面愈合时间 阴道出血时间研究组 100 5.41±1.06 6.59±2.03参照组 100 8.53±1.94 9.76±1.64 t 14.113 12.147 P 0.000 0.000
观察指标:详细记录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以及阴道出血时间等恢复指标并加以比较。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经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面完全消失,宫颈表面光滑如初。②显效: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面面积减少>75%,宫颈表面较为光滑。③有效: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面面积减少>50%。④无效:未达上述指标甚或病情有所加重。治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参照组总有效率为87.00%,研究组为9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研究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以及阴道出血时间皆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在妇科慢性宫颈炎中,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病理改变。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白带增多、白带带血以及宫颈接触性出血等[4]。其发病率出现了逐年增长的态势,对此疾病的积极预防和治疗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宫颈癌。临床治疗该病主要有药物治疗以及微波手术治疗两种途径。
而将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用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治疗,可有效避免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情况,以及规避微波治疗的高热反应对患者机体组织带来的破坏。其中微波手术能够通过微波的可穿透性有效消灭炎性因子。而干扰素α胶囊的抗病毒作用十分突出,可结合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合成抗病毒蛋白而发挥抗病毒效果,减少炎症反应。另外,干扰素α胶囊对免疫功能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从而促使吞噬细胞不断增强吞噬功能,实现杀灭炎性细胞的目的[5]。应用宫颈微波手术联合干扰素α胶囊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能够进一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以及阴道出血时间,优化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过程中联合应用宫颈微波手术及干扰素α胶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