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深度融合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9-10-25 01:56刘晓飞亓春霞高腾飞
对外经贸 2019年7期
关键词: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刘晓飞 亓春霞 高腾飞

[摘 要]为了服务区域外经贸企业转型发展,快速培养高质量的跨境电商人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依托外贸、外语办学优势,从2012年起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形成了“分阶段、职场化、协同式”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主导搭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跨境电商平台,形成了推进全省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9)07-0135-03

Abstract: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in the local region, Shandong Foreign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exert the educational advantages on foreign trade and foreign language to explored the training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CBEC) talents since 2012. A “phased, working-environmental and collaborative” CBEC talent training mode was developed. A platform with deep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was established to support the model. A long-term and effective mechanism was formed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CBEC talent as well as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C-border E-commerc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es and Education; Training Mode

[作者简介]刘晓飞(1978-),男,山东广饶人,副教授,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亓春霞(1979-),女,山东莱芜人,副教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跨境电子商务;高腾飞(1982-),男,山东胶南人,讲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跨境电子商务。

2012年,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等八部委启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具有“外语+外贸+电子商务”复合能力的跨境电商人才呈紧缺状态,严重制约了外经贸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转型升级。

为了服务区域外经贸企业转型发展,快速培养高质量的跨境电商人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依托外贸、外语办学优势,于2012年开始探索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一套产教深度融合的“分阶段、职场化、协同式”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并主导搭建了由青岛跨境电商孵化基地、山东省跨境电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齐鲁跨境电商云学堂和山东省跨境电商产教联盟组成的跨境电商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并获批山东省跨境电商实训基地、山东省“十三五”科研创新平台、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首批外经贸行指委全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示范校等。

一、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外贸转型升级急需大量跨境电商人才

作为“互联网+”时代产生的对外贸易新模式,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带来了对相关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阿里巴巴等组织机构的研究报告,我国跨境电商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已严重制约了外经贸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转型升级。仅在山东,有3.5万家传统外贸企業,这些企业需要跨境电商人才约50万。

(二)跨境电商专业尚未设立,人才培养不成体系

教育领域的专业论证还未跟上,截至2018年,跨境电商还未成为专业,多数高职院校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研究还各自独立,未形成完善的体系,人才培养标准欠缺,具备实操能力的师资缺乏,实习实训条件不够充分,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跨境电商人才供给。

(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企业参与育人积极性不高

引入具有优势的跨境电商产业力量,开展协同育人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然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流于形式较多,校企合作利益共赢缺乏深度挖掘、相关机制不够完善。因此,产业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企业育人主体的地位和功能难以有效发挥。

(四)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脱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不紧密

由于缺乏企业提供的真实环境和真实项目,而且虚拟教学软件不够成熟,导致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脱节,实训环节严重缺失导致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不紧密,影响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

二、主要做法

(一)探索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1.明确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定位

对产业需求进行精准调研,明确了培养“强英语、通外贸、精电商”的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定位,确立了掌握五种知识、培养六种能力和具备八项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

五种知识:经济学知识、国际贸易知识、互联网应用知识、电子商务知识、跨境电商知识;六种能力: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和管理能力、国际营销推广能力、海外客户服务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外语表达能力、国际贸易谈判磋商能力;八项优良的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中外文化素养、交流沟通素质、团队合作精神、适应多变环境并抵抗压力的心态、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2.构建特色鲜明、“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外贸外语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分析跨境电商岗位职业能力和知识要求,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加大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等课程学时比例,奠定跨境电商人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基础;真实项目引领的实践教学体系。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开展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与创新实践教学。基本技能实践项目包括企业真实需要的商务翻译、网络应用开发类项目,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包括企业跨境电商运营环节项目如产品上传、营销推广项目或者企业完整跨境电商平台运营项目,综合与创新实践项目主要包括外贸企业准备转型跨境电商运营的项目;突出学生国际素养的素质教育体系。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校内素质教育与校外素质拓展活动相结合,借助相关课程教学、学院外语文化节、外语社团活动、外语角、外语讲座等方式突出培养学生国际素养,形成跨境电商人才所需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双孵化”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生在第1-4学期学习一系列创新创业必修及选修课程,第5学期在跨境电商孵化基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师指导学员组建学生创业团队,对基地引入的传统外贸项目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运营孵化,共同实现学生创业团队和企业项目的“双孵化”。

3.创新形成“分阶段、职场化、协同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前4个学期在校集中学习,引入企业真实案例用于教学;第5学期进入孵化基地,组建项目团队,与企业签订协议,参与运营企业真实业务;第6学期学生独立运营企业跨境电商业务,并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同时实现创业团队和企业业务的共同孵化。

从引入企业真实案例用于教学到学生独立运营企业业务,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职场环境,真正实现了基地、企业与学院协同育人。

(二)主导搭建“孵化基地+研发中心+云学堂+产教联盟”的产教深度融合平台

1.建成青岛跨境电商孵化基地

2015年10月,学院与青岛市李沧区政府签署协议,李沧区政府出资、中艺集团1688创意产业园提供场地、学院提供师资和学员、引进传统外贸企业特别是校友企业合作建成5000平方米的青岛跨境电商孵化基地,开展跨境电商实习实训,为企业提供跨境电商业务“代运营”团队,同时帮助传统外贸企业孵化跨境电商业务,实现了校企协同育人和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发展。

2.建设山东省跨境电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学院与青岛星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合作成立山东省跨境电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面向政府、企业等开展跨境电商课题研究、技术开发和其它专业服务。完成山东省商务厅《山东外贸形势报告—跨境电商专刊》、青岛市招标课题研究《青岛市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及路径选择研究》、青岛市李沧区、青海海北州等地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等。2017年4月,研发中心获批“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成为山东省跨境电商领域首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

3.建成齐鲁跨境电商云学堂

为有效补充线下教学与培训,建成公益性线上学习平台“齐鲁跨境电商云学堂”,面向全省高校师生、企业员工开展跨境电商教学和培训,提供视频点播、在线直播、线下培训录像回顾等功能丰富的培训资源。

4.牵头成立山东省跨境电商产教联盟

2017年3月,经省教育厅和省商务厅批准,学院牵头成立山东省跨境电商产教联盟,成员单位共计1481家,包括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等6家行业协会、青岛大学经济学院等11所本科、威海职业学院等29所职业院校、青岛新锦桥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等1415家行业知名企业。产教联盟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高校教师培训、企业职工培训等工作,搭建了一个山东省范围内资源丰富、灵活开放的跨境电商产教融合生态系统。

(三)构建“线下+线上”、“培训+孵化”的跨境电商培训体系

线下“互联网+外贸”营销实战培训、“eBay山东自主品牌卖家培训班”等实操培训形式多样,效果明显,与线上“齐鲁跨境电商云学堂”互补,满足了高校师生和企业员工不同的学习需求。

对企业员工的一般培训与企业项目孵化同步进行,为企业提供业务和人才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取得了突出的培训实效;例如:2017年在孵化基地举办“山东省品牌卖家亚马逊平台90天孵化营”,手把手帮助30家企业实现了跨境电商业务“0到1”的突破,并为企业培养了运营团队。2018年“优商100亚马逊、eBay全年孵化项目”帮助120多家企业实现跨境电商零的突破。

三、取得的成效

(一)输送了大量跨境电商人才

培养跨境电商人才1670人,孵化学生跨境电商创业项目52个,其中10个注册成立公司;企业提前一年到学校预定毕业生,2017年校园招聘会1450家企业到校送岗2.7万个,跨境电商岗位4266个。

(二)帮助高校和职业院校培养骨干教师

专业教师100%实现运营真实跨境电商平台,1名骨干教师被评为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5名教师被聘为山东省跨境电商专家库专家。同时还辐射山东省其他院校教师成长,为全省高校培养骨干师资200余人。

(三)质量工程成果丰硕

获省教改课题3项和“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標课题1项;主编、参编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跨境电商基础》等教材7部;获批青岛市重点专业、中高职办学联盟等项目3项。

(四)助推跨境电商产业快速发展

完成青岛市“十三五”重大招标课题《青岛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和路径选择研究》,促进青岛市获批全国跨境电商综合改革试验区;为青岛市李沧区、青海海北州等制定了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规划;牵头制定了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等山东省外贸新业态评审标准,为省内跨境电商企业发展评价提供依据;帮助企业孵化跨境电商业务162项,提供技术服务项目31项,助力企业转型发展;举办了“跨境电商进万企”专项培训、发展中国家电子商务研修班等培训活动,为全省1.2万家外贸企业培训企业职工2.7万人次;主办第三届、第四届山东省跨境电商生态峰会,省领导、各地商务部门领导、企业和院校代表3000多人参加。

(五)建立了“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长效机制

明确了产教融合中各方主体的责任权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产教主体协同育人流程等进行了规范,建立项目驱动机制对产学研真实项目管理、收益分配等进行了明确界定,完善了线上线下终身教育培训机制,培训效果明显。一系列机制有效运行,保障了各方利益,保障了育人效果,达到了互利共赢。

2018年,《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获评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被全国35所本科和高职院校学习借鉴,被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201次。

[参考文献]

[1]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指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杨善江.产教融合: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4(33).

[3]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8).

[4]刘立新.德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

[5]张秀芳,张吉国,刘兆玺.“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商与国贸本科专业教育融合模式探索[J].对外经贸,2018(2).

[6]陈岗.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探讨[J].对外经贸,2018(8).

[7]徐璐璐,谭艳华,江六一.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研究综述[J].对外经贸,2018(4).

(责任编辑:顾晓滨)

猜你喜欢
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