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策略

2019-10-25 01:55劳颖明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小学高年级策略

【摘要】本文论述提高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效率的策略,提出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创作的空间、创造表达的机会、课外阅读与习作相结合的教学建议,从而增强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习作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052-02

学生写作文之所以困难,无非是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不会写;二是不懂写;三是不想写。不会写,是因为学生的阅读量偏少,词汇积累不足,根本就无从下笔;不懂写,是因为学生能够自如流利地表达,可是无法确定写的内容,也就是没有内容可写;不想写,是因为学生根本不愿意动笔。当然,也有其他原因,总体来讲也无非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要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提供自由创作的空间

要让学生提笔写作,最好是给学生提供自由创作的空间,如充分想象的空间、自由表达的空间等,鼓励学生敢于运用口头、书面的表达方式尽情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

策略一:让学生大胆表达

在2019年春季学期,我们学习了人物描写,而该单元的写作内容是写一个人。考虑到写人作文从三年级就开始,学生要么写父母,要么写同学,要么写自己,写来写去,毫无新意,于是,在作文课上,笔者煞有介事地对学生说:“这次作文,你们只能写我!”“啊?”学生觉得很惊讶。“对,就是写我!”笔者斩钉截铁地说。学生开始哀嚎,笔者猜他们的内心肯定是很矛盾的,也许他们把握不好写此文的界限,如果写“真实的老师”怕一不小心让老师不高兴,写“心目中所喜爱的老师”又觉得是违背自己的良心。笔者看出了学生的心思,微笑着说:“这一次写老师,老师的要求只有一个,把老师写得‘变态一点,写出我与其他老师的不同。越‘变态,越有趣。”学生听到笔者这一番话,顿时像拿到了“免死牌”。结果,学生大胆表达,有的是写我的课堂教学精彩片段,有的是写我改作业的不眠不休,有的是写我的火眼金睛,有的是写我独到的批评教育方法——学生的写作题材几乎没有一个是重合的,完全脱离了“摔跤了赶忙扶起来才是疼我的班主任,发烧了送去校医室才是亲切的老师”这一类的假大空文章。

策略二:换个方法表达

文章表达的方法有很多很多,为了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本学期笔者尝试让学生用文言文写作。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如在《杨氏之子》《人物描写一组》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名著,像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片段里,从外貌到穿着打扮,再到人物爽利的语言,曹雪芹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心思机巧、世故圆滑的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如果学生只是读了一遍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是无法品出其中妙处的。于是,笔者决定让学生结合电视剧里的片段及自己的直观认识,用文言文的形式模仿着写一写老师的外貌。由于这次的写作要求别具一格,学生在新鲜感的刺激下都能用文言文写出作文。

二、创造表达的机会

以考试为目的的写作是学生最厌倦的。平时学生在交谈中往往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为什么一到下笔习作就开始头痛、犯难?笔者认为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或者是缺乏合适的倾诉对象,又或者是缺乏一个交流的平台。对此,笔者为学生创造了如下表达机会:

策略一:寻找交流的对象

从教材出发,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依托。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给远方的孩子写封信。如果没有一个特定的对象,学生的写信对象无非就是以老师、同学、爸妈、朋友为主……学生在内心深处可能会认为这样的作文题目是多此一举,认为打个电话、视频聊天等就可以实现交流与沟通,实在没必要写信。为了让學生真正体验到与人交流的乐趣,笔者借着学校举办“百班千人”阅读活动的契机,与浙江省温州市岩头小学的陈雷雷老师约好给两个班的学生创造通信的机会。活动前,笔者还举行了一个仪式,把温州市永嘉县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分别列出来,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哦,有着与王羲之、谢灵运相关的文化源流。我们要与这里的学生通信,你们有压力吗?”“初生牛犊不怕虎”,在笔者的刺激下,学生都开始认真对待写信这件事。

策略二:从身边发现新鲜事

生活就在身边,不远不近;心灵就在这里,不离不弃。学生感觉写作有困难,是因为不会从生活中寻找题材,即不能发掘生活中的美,捕捉不到一些美与爱的瞬间。对此,笔者经常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身边的新鲜事。例如,世界杯开始了,笔者让学生观看比赛,让学生从世界杯中懂得什么叫规则,为什么每个人都必须要遵守规则;知道比赛是整个团队的比赛,而不是一个人在逞能;了解参赛国家的许多地理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懂得了:再“大牌”的球星,也要尊重裁判,遵守规则;强大的德国队,失去了团队合作,也会输球;乌拉圭因为团队协作能力超强所以取得了胜利;自己要强大,保持自我特色,在机会来临时,要抓住机会,为国争光;只有坚持自律,才能取得成功……相信这时让学生写一写他们眼中的世界杯(让学生边叙述边议论),将不会是什么难事。生活即作文,语文即教育,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下雨天,看看路上为我们护岗的志愿者们;校园的炮仗花开放时,写一写它的美丽;教室里来了一只小蜜蜂时,可以写写它到来后的故事……不需要学生特意写春游秋游或某个大型活动,只需要他们抓一个感兴趣的点来表现生活和思考,就是一篇好作文。

三、课外阅读与习作相结合

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我们要大力提倡并开展课外阅读。2019年春季学期,笔者精心组织学生阅读了《提灯的天使》。因为是初次这次尝试,在师生共读时,笔者设置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和领悟。

策略一:猜书

在学生未正式看书前,笔者提问:这个提灯的天使是谁?请你画出来。于是,学生有的画妈妈,有的画环卫工人,也有的画老师,说老师就是其心目中的天使。

策略二:发书

笔者参照电影首映式的做法,让学生评判谁的画作的认可度最高。获得票数最多的学生就可以上台领取一本《提灯的天使》。

策略三:观书

拿到新书后,笔者建议学生不要急着打开,而是先看书名,然后让学生思考:从“提灯”“天使”这两个词中,你想到了什么问题?你心中的天使是什么样的?请你认真观察封面和封底,然后思考: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写?

策略四:问书

在师生共读这本书的一周之后,笔者提出如下问题:你知道书中的天使是谁?你最喜欢书里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这本书和我们的猜想有哪些不一样?这是一本怎么样的书?你想提出哪些疑问?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进书本,试图从书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很多学生读到这里,已经开始从最初的兴奋走向了疲倦,这些提问可以刺激他们再次认真阅读文本,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策略五:理书

接下来,笔者就重点引导学生梳理人物的关系,提出问题:你认为书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她们的性格怎么样?在她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次要人物是谁?他们与主要人物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他们与主要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这本书的故事情节非常复杂,线索繁多,学生不容易读懂,所以笔者通过抽丝剥茧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一个主角和一条主线进行深入解读,这样学生才不会被迷惑。

策略六:画书

在学生梳理了人物关系之后,笔者就开始引导学生给这本书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厘清故事情节或文章结构,如关于情节的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弄懂故事的情节,学生把自己认为的书中最重要的事件串连起来,就能形成思维导图。又如,关于人物关系的思维导图,有一名学生把三个主角、三个不同的情节走向,以一棵树的形式表达出来(见下图),而主题思想,就是图中那个被啃了一口的苹果。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创作。就这样,每周布置一些任务,不断地刺激学生反复地读这本书,使学生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慢慢地,学生的体会就更加深了。在师生共读结束后,让学生写第四单元的作文《一件令你感动的事情》時,学生都能畅快地表达内心的思绪。

从这次的阅读与习作相结合的尝试中,笔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阅读与写作不分家,思维与享受不分家。教师只要坚持这样做,效果定会很明显。

又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是要求学生练习缩写,笔者就用刚刚读完的《喝月亮的女孩》一书,让学生先找出适合缩写的章节。经过筛选,学生明确了缩写的基本要求,即适合缩写的章节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有起因、经过、结果,而且能表现一个人物的鲜明形象,能突出人物的特点。这就说明学生已经明白了缩写的技巧就是删、缩、合、改、舍,可以去掉的是什么描写,必须保留的是什么描写,哪些语句可以合并,哪些要改动……这样的鲜活写作,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怎么可能实现?

担任过《山东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基础教育》主编的李振村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命,就是要让孩子们充满梦想和激情,这比学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确实,有了憧憬和向往,人心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热爱阅读,热爱学习。这应该成为教师们的教学追求。

作者简介:劳颖明(1974— ),女,广西南宁人,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基础教育。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小学高年级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