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佳,张雪彤,夏 鑫,王继红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眼科,江苏 无锡214062)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多见于健康状况良好的25-50岁男性青壮年,单眼或双眼发病,以黄斑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伴或不伴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脱离为特点[1]。根据病程长短,CSC以6个月为界限分为急性CSC和慢性CSC[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CGA) 是诊断CSC的常用方法,但上述两种方法为有创性检查,对患者全身情况有一定要求,且少数患者检查后会出现呼吸停止、哮喘、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3]。近年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广泛应用于葡萄膜炎、黄斑病变等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诊断与治疗[4-7],为CSC的无创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探讨CSC在OCT中的表现,以更好的诊断随访是目前临床诊断发展的需要。我们利用EDI-OCT测量28例CSC患者双眼和30例正常健康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值,对SFCT与CSC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本院2015年01月至2018年12月门诊确诊的单眼CSC患者28例(56眼)(CSC组)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眼28眼作为患眼组,相对应的对侧28眼作为对侧组,选取一般资料与CSC组相匹配的正常健康眼30例(30眼)作为对照组。患眼组根据病程分为两组,症状至就诊时的病程≤6个月为急性组,症状至就诊时的病程>6个月为慢性组[8]。
1.2 病例选取标准
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并行裂隙显微镜联合前置镜、眼压、眼底血管造影、OCT等检查。检查结果均符合CSC临床诊断标准[9]。
纳入标准[10]:①主诉单眼视物变形或视力下降;②首次发病;③眼底检查可见黄斑区神经上皮层类圆形脱离;④FFA检查可见源自RPE的渗漏病灶;⑤OCT检查可见黄斑区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伴或不伴小的RPE脱离。
排除标准[11]: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②高度近视>-6.00 D;③弱视、葡萄膜炎、青光眼、增殖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黄斑前膜、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营养不良、脉络膜新生血管等视网膜脉络膜疾病;④既往有任何眼部激光光凝或光动力疗法、玻璃体腔注射皮质类固醇等相关治疗;⑤6个月内白内障手术史或其他内眼手术史者; ⑥眼外伤、眼肿瘤等。
1.3 研究方法
采用海德堡EDI-OCT技术进行检查,检查时让受试者注视中央固视点,扫描黄斑中心凹处获取图像,使用仪器自带的测量软件,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高反射线外部至可见的巩膜内表面范围测定脉络膜厚度。所有测量均由1人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
2.1 一般资料分析
本研究CSC组28例,其中男23例(82.14%),女5例(17.86%),男女比例为4.6∶1;年龄23-53(平均41.68±7.63)岁;平均屈光度-0.55±1.45D。正常对照组30例,其中男24 例(80.00%),女6例(20.00%),男女比例为4∶1;年龄29 -50(平均40.13±5.01)岁;平均屈光度-0.66±1.38D。两组之间的年龄、性别和屈光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CSC 组与正常健康组临床资料分析
2.2 SFCT值分析
本研究患眼组SFCT范围278- 656 μm,均值为418.57±78.99 μm;对侧眼组SFCT范围260- 521 μm,均值为366.11±56.69 μm;对照组SFCT范围206-440μm,均值为301.03±68.68 μm。CSC患眼组SFCT与对侧眼组及对照组SFCT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对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C组中急性组患眼SFCT范围278-532 μm,均值为417.60±64.34 μm;慢性组患眼SFCT范围314-656 μm,均值为420.15±95.67 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图1。
图1 各组OCT典型扫描图 A为急性期组CSC,SFCT值362 μm;B为慢性期组CSC,SFCT值656 μm;C 为对侧组CSC,SFCT值318 μm;D 为对照组CSC,SFCT值268 μm;箭头处为EDI-OCT模式下巩膜边界。
近十年来,视网膜、脉络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目前CS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随着荧光血管造影技术的开展,发现CSC患者的脉络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12]。Fujimoto H等认为脉络膜静水压增高导致RPE破坏,引起渗漏,造成神经上皮层的浆液性脱离[13]。EDI-OCT的问世,使脉络膜厚度在疾病中的意义被人所知晓,因其无创性的优点,为研究 CSC 的病变特点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Goldenberg D等观察正常人SFCT范围为272-448 μm,距中心凹6 mm范围,上方最厚,中心凹次之,然后是颞侧和下方,鼻侧最薄[14]。然而脉络膜厚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Fujiwara A等[15]认为脉络膜厚度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脉络膜厚度越厚。Ding X等[16]认为60岁以下SFCT与年龄无关,6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脉络膜厚度每年减少约5.40 μm。性别也与其有关[17],男性SFCT比女性更厚。Sogawa K等[18]发现脉络膜厚度与屈光不正呈正相关,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收缩压也是影响脉络膜厚度的因素[19]。为了减少选择病例造成的结果偏倚,本研究在选择病例时,综合考虑了年龄、性别、屈光度等因素可能对SFCT测量值的影响,正常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和屈光度上与CSC组完全匹配,高血压患者也排除在外。本研究正常对照组SFCT均值为301.03±68.68 μm与文献报道[14]相近。
本研究中CSC患者患眼组的SFCT为418.57±78.99 μm,与对侧组366.11±56.69 μm及对照组301.03±68.68 μm比较有显著性增加,对侧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增加,与Imamura Y等报道一致[11,20]。患眼组中急性与慢性两组患眼SF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Hanumunthadu D等报道一致[21]。患眼组、对侧组与对照组SFCT差异显著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提示CSC患者脉络膜厚度的改变呈双侧性。脉络膜厚度增加是CSC发生发展的一个危险因素,可以作为一个筛选工具。Kang H等[22]的研究中发现16例自愈患者SFCT下降了9%,并未恢复正常值,这提示脉络膜厚度有阈值,超过这个阈值出现临床症状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Lehmann M等[23]将395 μm的阈值作为正常SFCT的上限,超过此上限,发生视网膜感觉层浆液性脱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当然,这一阈值的最终确定还需要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此外,本研究缺少自动测量软件,由操作者手动测量脉络膜厚度的标尺,其边界的确定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随着技术的发展,测量方法必将逐步精准。
综上所述,在CSC诊疗过程中,EDI-OCT模式作为一种无创的诊疗技术观察患者双眼脉络膜厚度,对于CSC的诊断及预后可以起到积极意义。EDI-OCT 检查技术针对脉络膜厚度的测量应用及对CSC早发现、早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