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 钦 戚 婧
2018年11月26日,原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这对双胞胎由于一个基因被修改,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病毒。这一消息经人民网深圳频道报道后迅速激起轩然大波,震动了中国和世界。基因编辑技术使用一种切割细胞中特定DNA序列的酶——核酸酶,针对与具体疾病相关的基因进行删除、修复或替代。这一技术最初的重点主要针对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它可以用于攻击传染人类的病毒,或者通过修改蚊子等生物的基因来预防传染疾病(如疟疾)的传播。随着此项技术的扩散,基因编辑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如通过在猪身上或实验室中培育人造器官从而解决人类器官移植的供体短缺难题,通过改善动植物育种为农民和消费者带来好处,还有可能通过基因编辑挽救受气候变化威胁的濒危生物,或者创造新的生物燃料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毋庸置疑,基因编辑是人类的一次世界大发现,它在探索人类发育、疾病发展以及用于疾病治疗、造福人类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是,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发生后,基因编辑的技术风险进入公众视野,其面临口诛笔伐的舆论困境,正如凤凰网在事件发生后的评论所言:“贺建奎让基因编辑背了个大锅。”
在此次事件中,传统媒体的态度和立场出现了明显反转。消息公布之初,国内部分媒体传达的情绪是: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首曝这一消息的人民网深圳频道的新闻标题即为《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但是,随着果壳、丁香园等自媒体平台的转发、质疑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调查介入,传统媒体又陷入了一片恐慌,成为风险制造者,而传统媒体的风险传播又通过新媒体平台不断扩散,使基因编辑技术面临巨大争议。
1.风险社会与风险传播。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在其《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该理论指出,人们在享受着科学技术和物质条件进步的同时,也会被风险所包围,这些风险甚至可以毁灭整个地球。风险一般与政府的决策、科技的进步相关联,是指对一些决策所带来的潜在的负面影响进行衡量,通过评估来告知受众该事件在带来好处的同时存在的潜在危险。需要强调的是,风险并不等同于危险,危险是相对于过去而言具有现实的规范性依据,而风险是相对于未来而言具有潜在性和不确定性。风险一般多指科技进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风险传播是指新闻媒体把社会中潜在的危险以新闻报道的方式传播出来,让民众知晓相关信息,从而可以对关于健康、科技等相关风险作出自己的判断。此外,媒介还提供了一个讨论交流的平台,让个体、团体、机构等可以在此交流信息,从而推动民众对的风险认知以及作出正确的风险决策。在风险传播的过程中,媒体不是简单的传递信息者,还要引导民众对风险的正确认知。
当前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环境会对风险传播产生影响,而受众的态度、风险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风险传播的真实性。因此,在风险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如果媒体过多地强调风险,报道毫无根据的结果就会导致在沟通中出现偏差,从而放大风险,出现新的风险来源。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通过视觉化的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大篇幅地报道科技事件,可能会引发受众较为保守的成见,引发民众反对科技的呼声,引起社会恐慌和现实危机。
2.视觉修辞分析的三个维度。我国最早研究视觉修辞的学者冯丙奇认为,视觉修辞是通过对视觉意象的选择和匹配来提升传播效果的方法。随后,学者陈汝东在总结罗兰·巴特、杰克斯·都兰德等相关学者的研究之后,认为视觉修辞是一种媒介,视觉修辞通过利用图像、视频、动画等相关视觉符号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学者刘涛则认为,视觉修辞是研究图像采用修辞的哪些方式作用于受众,因此,视觉修辞的本质其实是“视觉劝服”。促使视觉劝服发挥作用的原因,是视觉符号构建的意象与人们的社会认知、情感体验、文化背景等方面建立了某些象征性联系。视觉修辞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视觉化的媒介文本、空间文本、事件文本。通过对视觉符号进行有效匹配,形成与之对应的视觉话语策略,从而发挥视觉修辞的沟通和劝服作用。
视觉修辞有三种分析维度,分别是视觉形式分析、视觉话语分析、视觉文化分析。视觉形式分析是对图像的研究,它的对象是图像文本,通过分析图像中的各种视觉元素和视觉符号,运用集合思维,对图像的颜色、空间、结构进行分析,明确它们之间是如何编码的,从而建构对某一事件的认知图景。视觉话语分析主要是对视觉文本进行话语结构分析,解释其背后隐含的意义,可对图像本文的标记性意义、隐喻性意义和原型性意义进行分析,从语境、隐喻、意象等修辞视角来构建视觉话语的图景,从而在关系、时间、空间、交互等修辞维度对视觉话语进行分析。视觉文化分析主要是对视觉文本生产过程中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明确所有的视觉活动都离不开视觉文化,不同的视觉元素进行组合,勾勒出想要人们认识的世界图景,并劝服人们采取行动。
本文选择了《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日报》、《中国新闻周刊》、澎湃新闻、《新京报》这6家新闻媒体,针对它们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报道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日报》的报道,可以看出国家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态度;通过分析《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可以更详尽地了解基因编辑事件的相关内容;通过分析澎湃新闻、《新京报》的报道,可以了解新媒体对该事件的传播模式和普通民众对该事件的看法和态度。需要说明的是,选择这6家新闻媒体的新闻稿件作为分析对象,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权威性,上述6家新闻媒体均是具有较高公信力的媒体,它们所报道的新闻内容易被大众接受;二是专业性,由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特殊性,以上6家新闻媒体都有自主采访权,不会相互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报道,具有资料的一手性。
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日报》《中国新闻周刊》、澎湃新闻、《新京报》关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相关报道为分析单位。报道界定为有自己标题的、署名的或有来源的消息、特写、评论、图片(包括照片、漫画和图表)等。本文针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选择了《人民日报》5篇报道,共有图片10张;央视新闻7篇(条)报道,共有图片22张;《中国日报》3篇报道,共有图片33张;《中国新闻周刊》5篇报道,共有图片9张;澎湃新闻8篇报道,共有图片40张;《新京报》17篇报道,共有图片36张。共计新闻稿件45篇,图片150张,除去重复图片45张,共计图片105张。
1.利用原型和视觉刺点激起人们同情。要对视觉修辞进行分析,首先要从视觉形式分析入手,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新闻报道的视觉图景中,要首先分析图像的元素构成情况。在收集到的45篇新闻报道中,最初报道的新闻配图一般会先放上研究者贺建奎本人的照片,或者放置一张基因的图片,让画面处于一个和谐状态,新闻内容仅仅向受众传递这是一件什么事情,引起人们想要关注这件事情的欲望和好奇心,形成关于基因编辑婴儿这一事件的初步认知。但在随后的报道图片中,婴儿与试管、婴儿与手术刀等视觉图像相继登场,这建立起了反常的视觉结构,破坏了前面给人们带来的和谐感。
婴儿在不同国家、地区、民族都具有共同的内涵,它是纯洁的代名词,每一个人都与婴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一个人都是从婴儿时期成长过来的。因此,人们对婴儿的保护是一种天性,婴儿代表了新生,给人们希望与美好。作为一种视觉原型,婴儿一般与摇篮、母亲、护士、微笑、呵护等勾连在一起。但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相关报道中,大部分图片都将婴儿与试管、手术刀、医生等视觉元素相结合。在这些图片中,“婴儿与试管”“婴儿与手术刀”打破了视觉常规,建构起了“视觉刺点”,具有反常性和破坏性,让人们去思考图像之外的含义,从而不自觉地去同情这两个被实验的婴儿,情不自禁地去反对贺建奎这一基因编辑实验(见图1、2)。新闻媒体运用婴儿、手术钳等视觉图像刺激受众的理性认知,让受众形成持久且稳定的认同感。在这些图像叙事中,新闻媒体将婴儿建构成了社会风险中的受害对象,将其作为风险传播的载体,利用人们的同情心理,扩大了受众的风险认知。
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婴儿、手术钳等相关视觉刺点刺激了受众的情感,打开了视觉隐喻的一个切口,让人们通过这个切口去联想与其他元素的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新闻媒体通过情感诉求,促使这一危机事件被公众广泛讨论。
因此,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视觉实践中,由于婴儿是整个基因编辑事件中的薄弱环节,所有的新闻媒体都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视觉刺点”,并试图利用这个刺点,建立一种面向社会大众的风险认同。媒体利用婴儿这一视觉元素生产出来的视觉形式,无形中将基因编辑技术被用于人体实验的非法性勾勒出来。
2.通过关联性联想唤起人们的共鸣。在各种符号中,能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的是图像符号。一方面,通过观看这些符号,人们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如焦虑、沮丧、恐惧、同情等;另一方面,人们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如反对、认同等。因此,对这种通过符号生产而使观看者产生情感反应的现象,希尔将其定义为“劝服权力”。不过,观看图像而产生的认同一般是不稳定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学者珍·科尔德森认为,要想形成稳定牢固的“劝服权力”,必须用这些图像反复、持续地刺激受众大脑。唯有经过反对、认同、接受、传播这一复杂且系统的体系,图像符号的深层含义才能被人们延伸和表达。因此,以上6家新闻媒体在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进行报道时,都会采取一种迂回策略。在早期的报道中,都是先陈述事件的基本情况,配有贺建奎本人照片、贺建奎实验室照片、婴儿等相关照片,让受众在心理认同上形成对该事件的基本认知。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受众变得冷静,有一部分受众就会思考,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并非洪水猛兽,基因编辑是不是可以用在农业、畜牧业等其他领域,之前压倒性的反对意见开始出现分歧。因此,在后期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开始利用关联性联想来强化受众对基因编辑事件的风险认知。
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相关报道中,新闻媒体采用最容易为受众所接受的影视剧来探究基因技术是否可行。由于基因技术相关影片较少,所以新闻媒体采用的是以克隆人为主的相关报道进行关联想象。如电影《克隆人》探究“爱”是否可以成为踏入科学禁区的通行证;电影《科学怪人》讲述了利用科学创造出来的怪人失控后开始杀人(见图3、4);电影《月球》讲述主人公在工作中遇见了一个被克隆的自己,产生了对身份认同的恐惧。通过这一系列影片,让受众在基因编辑技术与克隆技术之间产生关联性想象。影片给受众带来了一种风险事件的体验,在头脑中会增加人们对风险的记忆,从而强化他们对风险的认知。当人们提及基因编辑技术,就会与影片中的“杀手”“怪人”等意象结合在一起,认为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变的人类是极度危险的。通过一系列联想性的视觉符号,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让受众最终形成一种利益共识,在共同的伦理诉求下抵制基因编辑技术在人体上的实验。
3.在互文语境中锚定意义。互文性最早由法国文艺理论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提出,是指特定文本和其他文本之间的关联性。她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处在社会关系中,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该文本必然会与其伴随性的信息文本发生关联,并对该文本的阐释产生影响。互文语境探究的是文本内部和文本所在系统之间的释义规则。在视觉修辞实践中,互文语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图像和图像之间产生的跨文本的互文语境;另一种是图像和文字之间所产生的互文语境。在图像和文字所构成的互文语境中,对于图像难以表达出来的含义文字会进行补充,在叙述层面上起到评论和引导的作用;但同时图像也给了人们一个想象中的视觉认知空间,能够很好地利用文字进行视觉再现。
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报道中,各种视觉符号的结合构成了特定的互文关系。在新闻报道中,大量的婴儿和手术钳的图片、打开潘多拉魔盒的漫画与之相互呼应,使媒体从基因编辑技术的成果报道者变成了风险的传播者,受众在图片与图片所建立起来的互文关系中,只看了基因编辑技术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而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卫健委、中国科协、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等一系列相关部门的官方回应与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令人震惊不可接受,暂停相关人员科技活动”“坚决反对强烈谴责!”等文字内容相互呼应,在文字和图像之间形成了一种基调,即使用基因编辑技术会带来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这强化了受众对风险的恐惧。在此种互文现象中,文字起到了明确图像观点的作用,而图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文字的合法性。文字和图像的相互配合使事实更加准确地被呈现出来。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图像与图像、图像与文字之间的互文关系进一步强化了受众对事件的风险感知,从而建立起了对基因编辑技术的风险认知框架。
针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这一风险事件,各部门、各领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关心与回应,但是结果却完全一致,即一种压倒式的否定态度。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害怕基因编辑技术所带来的诸如道德伦理、基因突变等风险。因此,人们在媒体建构的反对框架中完成对基因编辑技术的风险认定,形成了对这一事件的统一认知。
大众传媒具有环境监测的功能,但由于网络舆论影响、媒介从业者认知能力局限等因素的制约,大众传媒在进行预警的同时也可能会放大社会风险,带来社会恐慌,从而导致社会公共利益受到影响。因此,新闻媒体在报道风险的时候,要注重社会效益,坚持辩证思维和平衡报道,既要提醒事物可能存在的弊端,也不要忽视事物可能带来的福祉,既要直面风险,又要善待风险,如此才能当好社会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