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亮
摘 要 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机械单一,即教师只是一味地注重知识性和技巧性的讲授,这便使得学生日益丧失了阅读兴趣,而且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做些总结,以望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8-0071-01
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无论是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发展,抑或是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最终都要落脚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来。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勇于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并贴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发展规律,通过读写结合训练、海量阅读和渗透阅读方法等多重有效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便为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读写训练,提高迁移能力
阅读与写作向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脱离了阅读的写作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找准读写结合点,并巧妙架设“读”与“写”二者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得以从读中悟写、从写中促读,以尽快开辟阅读教学新渠道,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实现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黄山奇石》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文章语言生动,富有情趣,而且作者还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刻画景物,一块本无生命的石头便惟妙惟肖地呈现在了读者眼前,字里行间无一不蕴含着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引导学生分析了文本内容之后,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出示了祖国各地旅游景点的图片,其中有北京故宫、杭州西湖、哈尔滨中央大街、四川九寨沟等等,并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谁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所见所闻?”待学生互相交流完毕,我继续说道:“看来同学们都去过不少地方,下面大家不妨仿照课文的结构和写法来写一写你去过的地方,并谈一谈你的感受。”如此,通过将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整合,既深化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认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和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引导海量阅读,拓宽阅读视野
现如今,我国仍处于一个教育相对应试化的阶段,学生所学知识大部分都是用来服务于考试。然而,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绝不可一蹴而就,而且仅仅依靠现行语文教材中有限的文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与学习需要。因此,让学生进行“海量阅读”势在必行,其无论是对于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抑或是对于拓宽学生阅读视野、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重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
在教学完《端午粽》一文后,我向学生问道:“学习完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有关端午节的疑问吗?”“怎么包粽子?”“为什么在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待学生充分阐述了自己心中的疑惑之后,我继续说道:“原来同学们还有这么多的问题,老师也没有办法在课堂上一一回答你们呀,大家不妨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图书馆查一查相关资料,说不定你们还会发现不少有趣的知识呢!”如此,通过对学生阅读的“兴趣点”进行充分挖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海量阅读兴趣,而且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这便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教以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学生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尚未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以学生的思维水平为依据,不失时机地向其渗透一些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这无论是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抑或是对于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都是至关重要的。
据我长期观察发现,学生在阅读时所遵循的方法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略读,即一目十行地读;另一种是精读,即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这两种阅读方法虽然在形式上相差悬殊,但实质却收效甚微,即阅读的质量和效率都不高。为此,我教以学生一种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即“精略结合,有的放矢”:拿到一篇文章后,先迅速阅读文本以获取总体印象,再阅读问题,利用“查读”的方式来定位答案在文本中的具体位置,如此便能既快速又准确地做出答案。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和正确率较之以往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要及时挣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并对阅读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进行积极地调整与优化,以使阅读教学长期以来“高耗低效”的现状得以及时扭转,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达成理想中的教学预期。
参考文献:
[1]劉桂华.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7(04):91.
[2]殷效青.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36):47-48.